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鸡传染性鼻(窦)炎是鸡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呈现急性或亚急性,由副鸡嗜血杆菌感染引起,在育成鸡和产蛋鸡群高发。本病不仅可导致育成鸡明显的停止生长发育,临床还会发现产蛋量明显下降和大量死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对鸡传染性鼻(窦)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如何进行生物防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2.
跳甲是油菜苗期最主要的虫害。以42个油菜品种(系)为供试材料,通过分析田间跳甲为害指数和测定4种主要防御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油菜对跳甲的抗性,从中筛选抗跳甲油菜资源。田间跳甲为害指数统计结果显示,芥菜型油菜品种大辣芥、白芥和甘蓝型油菜品种青杂12号、青杂2号的为害指数2年都较低;青杂12号、大辣芥、白芥的PAL、PPO、POD、SOD活性最强。综上,甘蓝型油菜品种青杂12号、芥菜型油菜品种大辣芥和白芥抗跳甲能力最强,可以作为抗跳甲资源。  相似文献   
33.
菌核病是目前油菜上最重要的病害,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防治油菜茵核病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药剂防病效果好。病株、病指防效均在80%以上,可增产油菜籽591.7kg/hm2,且对油菜安全,无任何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对山茶成活率的影响,为生产上山茶的嫁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油茶为砧木嫁接山茶花,研究其最佳嫁接时间和嫁接方式。[结果]5月份气温适中,植物生长势良好,嫁接成活率最高。通过比较切接、腹接和锯口接3种方式对山茶花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腹接山茶花的成活率最高,达44.91%。[结论]山茶花最佳嫁接时间为5月份,最佳嫁接方式为腹接。  相似文献   
35.
在新时代背景下,"双创"人才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为了提升观赏园艺专业"双创"人才的培养质量,对观赏园艺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双创"能力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36.
油菜种子发育是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发育阶段,包含了复杂的发育过程和调控网络,有效地解析种子发育的转录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甘蓝型春油菜品种青杂5号为研究材料,利用RNA-seq技术对种子发育的后期(30-DAF,40-DAF)2个发育时间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基因,并利用GO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注释差异基因功能和可能参与的调控途径。结果表明,从油菜种子灌浆后期的2个时间点的转录组中分别检测到70 850和65 193个表达基因,筛选得到2 65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 941个基因下调表达,713个基因上调表达,29个基因表达差异倍数|log2Ratio|≥10。GO基因功能分析显示,生物学途径中富集最显著的条目是染色质组装相关的等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方面富集最显著的条目依次是蛋白质代谢、营养库活性等功能类别,而在细胞组件方面富集最显著的条目是染色体相关的等细胞组件。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显示注释基因最多的途径是次生代谢途径,其次是淀粉、蔗糖代谢途径、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碳代谢途径和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育后期的转录组分析表明,种子发育30-DAF时期次生代谢物、脂质代谢等表达活跃,40-DAF时期逐渐转变为蛋白质、氨基酸生物合成、光合碳代谢、碳代谢等表达活跃,提示油菜种子灌浆后期仍处于复杂的物质与能量代谢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37.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哺乳期饲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荣昌母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和乳成分的影响,以确定荣昌哺乳母猪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SID Lys)的适宜需要量。选取2~3胎血缘相近的荣昌母猪50头,到妊娠110 d时按体况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SID Lys水平为0.60%(组1)、0.70%(组2)、0.80%(组3)、0.90%(组4)和1.00%(组5)的饲粮,哺乳期28 d。结果表明:1)提高饲粮SID Lys水平有减少母猪体重损失的趋势(P=0.068 9);高水平(1.00%)的SID Lys比0.60%~0.80%SID Lys显著降低了1~14日龄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但饲粮SID Lys水平对仔猪哺乳全期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P0.05)。2)哺乳第14天的母猪血清尿素氮含量随饲粮SID Lys水平的提高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组3~组5显著低于组1(P0.05)。饲粮SID Lys水平对哺乳第28天的母猪血清胰岛素、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促黄体素和促卵泡素水平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了血清雌二醇水平(P0.05),其中组4显著高于组1、组2和组5(P0.05)。饲粮SID Lys水平对初乳的成分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常乳中的非脂固形物和乳蛋白含量及乳密度随饲粮SID Lys水平的提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组4和组5显著高于组1(P0.05)。通过对母猪哺乳期体重变化、血清尿素氮和雌二醇含量进行二次曲线模拟,得到荣昌哺乳母猪饲粮SID Lys的适宜水平为0.83%~0.89%。  相似文献   
38.
<正>甘露蜜又叫森林蜜,是首先由寄生在树木枝叶或枝干上的昆虫(蚜虫、介壳虫、木虱等)采食植物汁液或是树枝所分泌的甜汁,经消化吸收后,排泄于植物表面的一种含糖的代谢产物[1,2]。它含有比蜂蜜高几倍的矿盐和糊精物质,蜜蜂取食后不易消化,易引起中毒,严重时,蜂王和幼虫可中毒死亡。甘露蜜食用后对人体没有危害,还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对蜜蜂危害极大。现将重庆某县甘露蜜中毒病例的诊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蜜蜂传染性疾病都具有一定的潜伏期或隐性感染,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表现出症状,一旦内外环境适应病原的生存和发展,便会引起病害的流行。本文主要对蜜蜂传染性病原的体外培养镜检、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最新研究进展、发展趋势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0.
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吉19在我省高产制种技术:实行宽窄行种植,父母本错期播种,母本较父本迟播3~4d实行双向覆盖,可达增温保墒作用,加强田间诸项管理是保证制种高产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