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41.
为了验证高压诱变对小麦品质改良的有效性,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分析了39份小麦高压诱变后代的醇溶蛋白遗传变异情况,并测试了小麦高压诱变后代的理化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39份高压诱变材料出现24条迁移率不同的电泳谱带,与对照相比共有6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发生的变异可分为三大类,共37种,变异率达94.8%,变异主要发生在ω和γ区,6条变化的谱带均与8项品质性状相关显著或极显著.总体趋势是当经过高压诱变之后,醇溶蛋白谱带数总量减少,但是部分面团相关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42.
为探讨小麦植株茎秆结构组成特征,以黄淮麦区38个小麦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8个小麦品种株高平均为83.8 cm,穗长、倒1节间长、倒2节间长、倒3节间长、倒4节间长和倒5节间长平均分别为9.9、27.4、20.3、12.5、9.4和4.1cm,在株高组成中所占比例平均值分别为11.90%、32.90%、24.19%、14.85%、11.23%和4.78%,各部分所占比例大小排列顺序为倒1节间长>倒2节间长>倒3节间长>穗长>倒4节间长>倒5节间长,其中以倒1节间(穗下节)所占比例为最大,接近株高的1/3,以倒5节间(基部节间)为最小。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新疆库车县牛球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采自库车县2个规模化牛场共98份新鲜粪便样品进行球虫检查和种类鉴定。结果显示:球虫总感染率40.82%(61/98);奶牛和肉牛球虫感染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呈递减趋势,不同年龄段牛的球虫感染率差异极显著(P<0.01)。共鉴定出8种艾美耳球虫,分别是椭圆艾美耳球虫(E.ellipsoidalli)、牛艾美耳球虫(Eimeria bovis)、柱状艾美耳球虫(E.cylindrica)、邱氏艾美耳球虫(E.zuernii)、亚球形艾美耳球虫(E.subspherica)、阿拉巴艾美耳球虫(E.alabamensis)、奥博艾美耳球虫(E.auburnensis)和加拿大艾美耳球虫(E.canadensis),以椭圆艾美耳球虫、牛艾美耳球虫、柱状艾美尔球虫和邱氏艾美耳球虫为主要感染种类。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博斯腾湖水生植物地上部分的 Na、K、Ca、Mg、Cl、N、P 7种元素的测定,发现不同水生植物盐分(Na、K、Ca、Mg、Cl)的积累能力不同,表现为:沉水植物(18.96±8.81)%>浮叶植物(5.70±0.20)%>挺水植物(4.07±1.78)%,沉水植物盐分含量显著高于挺水植物及浮叶植物。浮叶植物N累积量最高(2.94±0.73)%,其次是沉水植物(1.74±0.86)%,最低的是挺水植物(0.94±0.31)%。P平均含量在0.05%~0.10%。方差分析表明,3类水生植物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沉水植物盐分含量受其生长环境影响,大湖区沉水植物盐分含量极显著高于小湖区。相关性分析表明,沉水植物元素组成与水质因子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矿化度(TDS)都存在密切关系。不同种类的沉水植物元素组成不同,金鱼藻([WTBX]Ceratophyllum demersum)的盐分积累量显著小于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蓖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WTBZ],金鱼藻的N含量显著大于后两者。  相似文献   
45.
 根据抗病等位基因Pi ta、Pi b与pi ta、pi b感病等位基因在DNA序列上的差异,合成Pi ta引物YL155/YL87和YL183/YL87,Pi b基因引物Pi bdomF/Pi bdomR和Lys145F/Lys145R。利用这两套分子标记检测了176份云南地方稻种抗性基因Pi ta和Pi b的分布。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72份含有Pi ta基因,占40.9%,其中99份粳稻中有28份含有Pi ta基因,占28.3%;77份籼稻中有44份含有该基因,占57.1%;抗性基因Pi ta在粳稻和籼稻品种中的分布频率存在明显差异,籼稻高于粳稻;Pi ta基因主要分布于玉溪、保山、临沧、思茅等地区。而176份供试材料中仅有33份含有Pi b基因,占18.8%,其中99份粳稻中有18份含有该基因,占18.2%;77份籼稻中有15份含有该基因,占19.5%;Pi b基因主要分布在滇西部的怒江、保山和昭通等地区。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8及17份材料在温室进行Pi ta和Pi b基因抗性鉴定,结果与分子鉴定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46.
为了提高学生对《动物生理学》课程知识点的自主学习主动性和实践应用能力。基于OBE理念和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模式,以动物医学2020级学生为实施对象,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通过设置学习目标,结合线上学习资源和线下讲授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对动物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7.
马来西亚吉隆坡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揭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港口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规律,为当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马来西亚吉隆坡市2000,2005,2010,2015,2020年5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基于交互式数据语言(IDL),采用指数分类法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并应用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吉隆坡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最后采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5年吉隆坡市土地利用数据。[结果] 2000—2020年吉隆坡市种植园和林地大幅减少,建设用地迅速增加,港口与城市圈中部区域种植园主要转化为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化、不规则化,景观类型空间连通性降低,景观异质性增强;2025年吉隆坡市建设用地和种植园面积分别为1 624.12 km2和2 216.99 km2,与往年相比,建设用地增加,种植园减少。[结论] 2025年吉隆坡市土地利用类型仍主要以种植园为主。宏观来看,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种植园的数量持续减少。未来发展规划需进一步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对种植园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48.
为了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套作大豆籽粒品质的影响,以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为3种大豆品种:贡秋8号、南豆25、桂夏3号;副因素为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基腺嘌呤(6-BA)、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烯效唑(S3307),并以喷施等量清水作为对照(CK)。结果显示:R8时期,与CK相比,DTA-6处理显著提高了大豆籽粒的氮素含量与氮素积累量。R6时期,DTA-6处理的叶片氮素积累量增加17.7%~63.1%,茎秆氮素积累量增加7.0%~60.9%;R8时期,DTA-6处理的籽粒氮素积累量增加15.4%~24.9%。喷施调节剂促进了氮素向籽粒的转移与蛋白质合成。R8时期,与CK相比,DTA-6、S3307处理显著提高了南豆25和桂夏3号的大豆籽粒氮素占比;DTA-6处理后的贡秋8号、南豆25、桂夏3号中的籽粒蛋白质总量分别较CK增加45.8%,47.1%,29.0%,蛋脂总量较CK增加42.2%,45.2%,24.0%。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改善大豆花荚期叶片氮代谢,促进氮素积累与向荚果分配,提高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量,改善大豆籽粒品质,以DTA-6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9.
王甜  刘剑 《河北农机》2023,(1):19-21
为探究玉米收割机机械化作业对后茬小麦生长的影响,以及整个过程是如何影响小麦生长的,笔者采用对比试验研究了玉米收割机机械化作业对后茬小麦生长的影响,并进行了一定的结果分析。结果发现,在玉米收割机机械化作业的一年内,实验区的小麦出苗率和产量都明显低于对照区。这表明,玉米收割机的机械化作业后会在各个方面,包括土地质量、秸秆遗留物等方面对小麦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小麦的产量降低。但是玉米秸秆的碎屑原则上应该在足够的时间后丰富土壤,增加土壤养料,帮助小麦生长。玉米收割机的机械化操作在短期内会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也会在后期的秸秆中出现病虫害,因此必须采取支持性的生产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处理方式的南瓜子副产物饲粮对滩羊体外发酵、氮代谢及生产性能的影响。体外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饲粮精粗比为50:50,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体外瘤胃发酵试验所用日粮与中期日粮一致。饲养试验选择月龄、体重相近的宁夏滩羊公羔32只,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饲喂全混合日粮(TMR)、颗粒TMR、纤维素酶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酶菌复合发酵全混合日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共85 d(前期、中期和后期各25 d,每阶段更换饲料并有5 d饲料转换适应期),前期、中期、后期(日粮精粗比分别为45:55、50:50、55:45)南瓜子副产物添加比例分别为19.1%、21%、15.5%,采用相同的管理水平。结果表明:纤维素酶FTMR组、酶菌复合FTMR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对照组、颗粒TMR组(P<0.01),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高于对照组、颗粒TMR组(P<0.01),各组间乙酸均差异极显著,各试验组丙酸高于对照组(P<0.01);酶菌复合FTMR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高于颗粒TMR组(P<0.05),颗粒TMR进食氮、总排出氮和沉积氮均最高(较对照组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