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itector,GC-FID)同时测定饲料样品中香芹酚、百里香酚、丁香酚、肉桂醛等4种香味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样品前处理方法和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优化,确立了较优的检测方法。饲料样品先经去离子水润湿,加入乙醇超声提取2次,提取溶液合并后定容,得到的样品溶液使用HP-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进行分离测定。基于该法对不同饲料样品进行测定,4种香味剂在15 min内可实现基线分离,在1.0~500μg/ml时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定量限为20 mg/kg,平均回收率为75.9%~108.5%,RSD≤8.1%。通过对实际样品分析,并将结果与现有文献报道方法比较,发现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对饲料香味剂产品进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32.
对18年生落叶松人工纯林采用不同大小的林隙间伐,辅以不同的整地措施进行近自然化改造,同时以相同强度的常规均匀间伐处理为对照,分析改造后第1年和第2年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改造后第1年和第2年林下草本植物种数、密度、盖度、平均高和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有较大幅度增加,改造后第2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均匀度指数除外)(P<0.05);近自然化改造林下草本植物优势种中喜湿植物明显增加;无论是改造后第1年还是改造后第2年,不同大小林隙处理间林下草本植物种数、密度、盖度、平均高和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改造后第1年,经整地的大林隙、中林隙和小林隙林下草本植物密度、盖度和乎均高均显著高于不整地(P<0.05),第2年,整地措施对草本植物的影响效果下降;与对照相比,改造后第1年和第2年林下木本植物种数、密度、盖度、平均高和多样性指数均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近自然化改造有利于林下草本植物的发育和草本植物多样性的提高,但对林下木本植物的影响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3.
为实现甜高粱茎秆残渣生产蛋白饲料的规模化应用,该研究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进行优化组合,添加不同质量分数尿素对甜高粱茎秆残渣进行生料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试验通过对比发酵前后粗蛋白、真蛋白、粗灰分和粗脂肪质量分数变化发现:添加4种菌的复合菌株,再添加1%尿素发酵8 d后能使以甜高粱茎秆残渣为底物的饲料中纤维素由33.00%降低至24.09%,半纤维素由20.99%降低至17.69%;粗蛋白质量分数由2.27%提升至7.14%,真蛋白由2.01%提升至6.41%。该研究简化了甜高粱秸秆残渣规模化生产饲料蛋白的工艺,为该工艺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4.
35.
农杆菌介导的BcWRKY2基因原位转化玉米茎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原位转化方法将植物抗旱相关转录因子BcWRKY2基因导入优良玉米自交系郑58、K10、黄早四和M017.采用正交设计对玉米品种、菌液浓度、乙酰丁香酮浓度(AS)、真空处理时间和表面活性剂Silwet-77浓度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转化率影响顺序依次是菌液浓度>品种> AS浓度>真空处理时间>Silwet-77浓度.确定了最优转化条件为品种郑58、真空处理时间20min、菌液浓度为OD600=0.9、AS浓度100μmol/L、Silwet-77浓度0.05%.PCR及RT-PCR分子检测试验说明,BcWRKY2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并且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36.
今日的富豪王石,也曾有过尴尬的"行贿"经历,行贿金额20元。1983年5月7日,我乘火车经广深铁路抵达深圳,开始做起玉米生意。我们将玉米卖给饲料厂的同时,也开始拓展成品鸡、猪饲料的销售业务。公司的客户分散在珠三角和湖南、江西、广西等华南地区。  相似文献   
37.
东新2号系2005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的菠菜新品种,为中晚熟晚抽薹大叶类型杂种一代。 该品种生长旺盛,植株整齐一致性好,纯度95%以上;叶片大,戟形或阔箭头形,叶尖钝圆,有1~2对浅缺裂;叶片长8~18cm,宽4~12cm;叶柄平均长4~8cm,宽0.3~0.7cm;叶面稍皱:叶色深绿;单株叶数平均21片,单株重26g左右。  相似文献   
38.
不同载体预混合饲料中维生素E近红外光谱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维生素E是重要饲料添加剂,其含量的准确测定对饲粮配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不同载体稀释剂预混合饲料中维生素E的快速定量方法,旨在说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对不同载体预混合饲料的适用性,对日后建立预混合饲料中维生素含量的近红外速测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商品维生素E粉剂,以市场上常见的二氧化硅、脱脂米糠和石粉为载体稀释剂,通过混匀机混匀配制了浓度范围为5—250 IU·g~(-1)的维生素E预混合饲料,并采集其近红外光谱。研究比较了不同扫描次数和分辨率对近红外光谱质量的影响,比较了不同载体稀释剂预混合饲料中维生素E的特征峰及不同光谱预处理方式下维生素E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定量精度,并从PLS模型中的VIP Score值的角度来分析模型的差异性。【结果】16 cm~(-1)分辨率和32次扫描次数为适宜的光谱采集参数;不同载体稀释剂预混合饲料的近红外光谱差异明显,二氧化硅、脱脂米糠和石粉为载体的预混合饲料维生素E主要特征吸收峰不同,分别位于8 700—8 200、7 100—7 450、6 020—5 550、4 440—4 200、5 210—4 760,8 550—8 050、7 410、5 950—5 200、4 400—4 050、4 750—4 600 cm-1和8 550—8 050、7 250、5 950—5 200、4 600—4 000、4 800—4 700 cm~(-1)其近红外定量模型的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分别为SNV+1st Deriv.(2,15)、MSC+1st Deriv(2,21)和SNV+2st Deriv(2,15),其校正决定系数  相似文献   
39.
在相同立地上的不同类型的微立地环境中,测定白桦幼树生长指标和土壤含水率,并以邻近微环境外的4株白桦作为对照,分析微立地环境对白桦幼树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伐根和倒木等粗大木质残体构成的微立地对白桦幼树的生长均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凸凹地形微立地对幼树生长的作用因所处立地条件而异,凸地形、凹地形分别在下坡位和上坡位有利于白桦幼树生长。灰烬堆微立地在上坡位不利于白桦的生长,中、下坡有利。白桦人工造林时,根据立地条件科学选择微立地作为栽植点可以有效改善幼林的生长表现。  相似文献   
40.
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玉米和豆粕为主要原料配制基础日粮,将450只1日龄雌雄各半的健康艾维茵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6个重复,每重复组15只鸡,试验期42d。维生素A的5个添加水平分别为3000、6000、15000、30000和60000IU/kg。在整个试验期内,与3000、6000IU/kg维生素A组相比,30000、60000IU/kg维生素A组的肉鸡生长速度与饲料转化效率有趋于显著的下降趋势(P0.10),15000IU/kg维生素A组生长速度也有降低的趋势。随日粮维生素A水平的增加,肉鸡对日粮粗蛋白质与钙的消化率呈一次线性降低趋势(P0.10),其中,日粮维生素A水平为3000~6000IU/kg时消化率较高,维生素A水平为30000~60000IU/kg时较低。日粮维生素A水平为15000IU/kg时,提示肉鸡维生素A临界过量;日粮维生素A水平达到30000IU/kg以上时,提示肉鸡维生素A过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