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5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能源牧草柳枝稷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能源作物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因其种植成本低、管理简便、生长用期短、收益高并对环境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而成为能源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柳枝稷的能源开发特性、栽培与管理方式、生物技术改良方法以及生物燃料的转换工艺等方面综述了能源作物柳枝稷的研究进展.并以生物技术为出发点,针对柳枝稷的生物学特性讨论了如何引种...  相似文献   
32.
以5~6年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进行了坑贮肥水节灌配肥试验,结果表明坑贮秸秆肥水是一项经济省工、增产增效的果园节水配肥改土技术,可在旱地果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3.
桑白蚧属同翅目,盾蚧科,是桃树普遍发生的一种害虫,随着李树面积的扩大,1998年发现该虫为害李树。经过3年的观察,基本上摸清了它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1.为害症状 以若虫、成虫群集在2~4年生枝干上刺吸树体汁液,种群密度大时,枝条被虫体覆盖呈灰白色,造成树势衰弱,严重影响李树产量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34.
新疆南部农田裸地土壤呼吸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2-06-28-2013-01-08在新疆焉耆盆地设置农田裸土桶装培养试验,采用动态密闭气室法(Li-8100,USA),监测地表温度和土壤呼吸地表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试验包括3个处理:原土、含1.25%和2.5%玉米秸秆的混合土.结果表明:①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特征均呈单峰型曲线,最高值出现在12:00-16:00,最低值在5:00-7:00.②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特征为: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其中,在夏季有2个峰值:出现在7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3个处理土壤呼吸速率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在夏季均不显著(P>0.05),在秋季均呈极显著相关(R2>0.90,P<0.01),在冬季均呈显著相关(R2 >0.40,P<0.05).夏季和冬季的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用Q10值表示)分别为1.21 ~1.52和1.65 ~2.25.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性疾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对猪群不同程度的侵袭,再加在大部分猪场的另一免疫抑制性病菌——支原体的多发,使猪群的免疫力、抵抗力严重下降,疾病的混合感染现象十分普遍,在技术服务中我们发现副猪嗜血杆菌病常作为继发、并发感染出现在一些猪场的保育舍和生长舍,使猪群的死淘率大大增加,给猪场造成较大甚至是巨大损失,笔者结合实际,谈点对该病的认识和控制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6.
马腺疫灭活苗制作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腺疫病是马属动物的一种最急性传染病,尤其幼驹最易感染本病。为防治本病发生,我所经多次试验,试生产出马腺疫灭活苗。经测试,无论从安全还是效力上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 菌种的采集与鉴定1.1 菌种采集1997年9月22日于我局二场马二队发病幼驹无菌采集化脓下颌淋巴结脓汁,用采集脓汁注射小鼠两只,同时接种于血清肉汤与鲜血琼脂平板,脓汁抹片镜检。1.2 菌种鉴定1.2.1 抹片镜检为革兰氏阳性链球菌。注射小鼠分别于18h、23h死亡;无菌环境下用死亡小鼠心血、脏器切面渗出物接种血清肉汤、鲜血琼…  相似文献   
37.
<正>随着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民众生态环保理念意识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对园林树木、景观生态要求全面提高,针叶大树因其树形婆娑,姿态优美的特性,在中国城市园林生态景观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雪松、白皮松、油松、云杉、柏类等由于苗木原植地和移栽地区域条件的差异性,移栽针叶大树成活率便会受到较大影响,做好针叶大树移栽与后期管护工作,是保障针叶大树移植后成活率的前提条件[1]。本文分析了针叶大树移栽措施与后期管护要点,并结合实际做好相应整理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38.
39.
利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对果树害虫进行防治,结果表明,该灯具有防治效果显著、可控面积大、易操作、无公害、投资少、对天敌相对安全等特点,又具有明显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是果园较理想的防虫工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0.
氟苯尼考纳米乳制备及其抑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制备氟苯尼考纳米乳并了解其抑菌效果,本试验进行了处方筛选、物理性质考察、抑菌圈试验,通过测定氟苯尼考在多种油相中的溶解度,确定最佳油相;再以乳化剂-助乳化剂(Smix)体积比Kv值及Smix-油相体积比为考察指标,结合伪三元相图筛选最佳处方组成;利用染色法鉴别纳米乳类型,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纳米乳微观形态;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度分布、Zeta电位;采用离心及长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经抑菌圈试验观察氟苯尼考纳米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微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橄榄油为最佳油相,EL-40为最佳乳化剂,丙三醇为最佳助乳化剂,优选的Smix体积比Kv值为2.0,Smix-油相体积比为8:2。氟苯尼考纳米乳最佳处方组成为:氟苯尼考120 mg,N,N-二甲基甲酰胺0.1 mL,橄榄油2 mL,EL-40 5.7 mL,丙三醇2.3 mL,水6 mL。氟苯尼考纳米乳为水包油(O/W)型,外观呈球形,大小均匀无黏连,平均粒径28 nm,粒径呈正态分布,Zeta电位为-0.454 mV,经离心试验及长期试验样品稳定,对4种常见菌体外抑菌效果强于同浓度氟苯尼考溶液。本试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纳米乳制备方法简单、可行,且纳米乳稳定,抑菌效果良好,在畜牧养殖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