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7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金叶榆、金枝梾木和俄罗斯红叶李3种彩色树2a生苗木为试材,测定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细胞膜透性、叶片含水量以及高生长等指标,分析了3种彩色树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在轻度干旱胁迫条件下,金叶榆和金枝梾木受到的影响小于俄罗斯红叶李;重度干旱条件下,金叶榆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而金枝梾木和俄罗斯红叶李受到的影响较大。3种彩色树的抗旱性强弱排序为:金叶榆金枝梾木俄罗斯红叶李。  相似文献   
92.
微波法提取槐米中芦丁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利用微波辅助碱溶酸沉从槐米中提取芦丁的最佳工艺条件。粗产品的得率为22.4%,纯度为61、1%。利用此法提取芦丁提取率高、成本低,是一种很好的芦丁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93.
以“紫红龙”、“晶红龙”、“粉红龙”火龙果为试材,比较了常温库贮藏过程中这3个品种火龙果果实的腐烂率、呼吸速率、失重率、果皮的显微结构、电导率、果皮厚度、含水量、果胶和纤维素含量的变化及差异,分析造成3个品种耐贮性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参试3个品种火龙果的耐贮性为:“粉红龙”>“晶红龙”>“紫红龙”。火龙果采收时果皮越厚,蜡质层越完整,表皮细胞和厚角细胞层数越多,细胞越小,则原果胶含量越高,耐贮性越好。贮藏过程中,火龙果果皮细胞解体率越慢,则含水量峰值越晚到来,原果胶下降越缓慢,耐贮性越好。而采收时果实的呼吸强度、膜透性、含水量、纤维素含量与火龙果耐贮性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4.
利用化学镀法在桦木单板表面沉积Ni-P合金镀层制得镀镍桦木单板。测试了镀层与单板表面的结合强度,对比分析测试了镀镍前后单板的抗拉强度、胶合强度、表面润湿性及导热性,同时还分析了其环境适应性(如抗低温、耐高温和耐腐蚀等性能)。结果表明,镀层与单板表面的结合非常牢固,经表面镀镍后,抗拉强度和表面耐磨性有所提高,胶合强度和表面润湿性稍有下降,导热性能显著提高。镀镍桦木单板具有良好的抗低温、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能,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5.
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探讨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80℃条件下,液料比(体积:质量)10:1,70%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0.5h,山楂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6.
<正>(上接本刊2019年第3期"贵州省火龙果生态栽培管理技术(二)")6火龙果花果期的管理6.1人工辅助授粉由于部分红肉型火龙果品种花结构较特殊,加上火龙果是典型的夜间开花植物,开花时昆虫活动少,自然授粉率偏低,影响产量。因此,生产上应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措施。一般开花半小时后即可开始  相似文献   
97.
<正>敖汉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近代以来,因水土流失、沙化蔓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敖汉旗几代林业人持续开展大面积植树造林,不断改善人居环境。2002年,敖汉旗获得“全球500佳”环境奖荣誉称号。在防沙治沙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敖汉旗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森林草原景观效益。本文通过调查沙地苗木保存率、  相似文献   
98.
以“台农1号”百香果为试材,研究了其果汁黄酮类物质组分、含量及发育变化。结果表明:果汁中共检测到42种黄酮类物质,金丝桃苷、夏佛塔苷、异荭草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堪非醇3-新橙皮糖苷是果汁中的5种主要黄酮类物质,花后30 d为各黄酮种类和含量富集最高的时期,后随果实发育下降,花后50~60 d黄酮含量略有回升。综上所述,百香果花后30 d黄酮含量最高且组分丰富,但鉴于此时是果实发育前期,果汁量少且酸含量高,仅推荐作为天然抗氧化保健品及功能性食品开发等用途,而鲜食宜在花后60 d,即果实完全成熟后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