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5种不同动物蛋白源饲料饲料异育银鲫鱼种60d后,测其摄食0、3、8、13、18和23h,肠组织和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银鲫在未摄食前肠蛋白酶活性很高,摄食后酶活性开始缓慢下降,然后上升,分别于8 ̄13h达到最大值;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均在摄食后立即下降,到18h降到最低,然后缓慢回升。  相似文献   
32.
本文综述了氨氮对水产动物的危害、影响氨氮的因素以及解毒机制;为水产动物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无机盐对饲料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含不同金属离子无机盐对纤维素酶及木聚糖酶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KI、MgCl_2、MnCl_2、KH_2PO_4、FeCl_3、CaCl_2对纤维素酶具有激活作用,而CuCl_2对其起抑制作用;NaCl、KI、KH_2PO_4、CaCl_2对木聚糖酶具有激活作用,MgCl_2、ZnSO_4、CuCl_2、MnCl_2则对其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4.
用3种鱼类致病性细菌(嗜水气单胞菌、鱼害粘球菌、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在不同密度下对鳊和鲤进行人工接种感染和自然感染,在相同时间和相同外部条件(温度、pH)下,鲤的抗病性强于鳊,其总的死亡率比鳊鱼低36.7%;人工感染比自然感染更能迅速使鱼致病,在48 h内,2种鱼人工感染组的死亡率均比自然感染组的死亡率高;受伤鲤比健康鲤更容易染病,其死亡率(66.7%)远远高于健康鱼(40.7%)。鲤和鳊感染同种菌后表现的症状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3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核苷酸对草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10.79±0.25)g的健康草鱼720尾,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0.015%、0.030%、0.060%、0.120%和0.180%核苷酸的饲料。试验期60d。结果表明:1)饲料中添加核苷酸对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以及体成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核苷酸显著降低了草鱼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显著增加了草鱼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SZ)活性及补体3(C3)含量(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核苷酸对草鱼生长性能和体成分无显著影响,可提高草鱼的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当饲料核苷酸添加水平在0.082%~0.150%时,草鱼的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较佳。  相似文献   
36.
混合菌剂固态发酵棉粕脱毒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找到一种脱毒较为彻底且稳定的棉粕脱毒方法,以复合芽孢杆菌为发酵剂,通过添加由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甘露聚糖酶组成的复合酶研究其协同微生物固体发酵棉粕脱毒的发酵过程参数。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复合酶协同微生物发酵棉粕脱毒培养基及脱毒条件,在此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发酵脱毒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用SPSS17.0软件分析试验数据。确定了酶法协同微生物固体发酵脱毒工艺条件为:棉粕:麦麸=90:10,(NH4)2SO4 1%,复合酶40 U/g底物,发酵温度40℃,发酵初始pH 6.0,含水量50%,接种量6%(W/V),装量为70 g/250 mL三角瓶,发酵时间为6天。在此条件下,游离棉酚的去除率达96.52%。  相似文献   
37.
为探究GCRV弱毒疫苗母源性免疫的草鱼母本及其子代免疫因子(IgM、C3、LSZ)表达特性及代间传递效应,采用ELISA、Rt-q PCR等方法检测了草鱼母本产前40 d接种疫苗后,母本血液、子代早期发育阶段及2月龄幼鱼3种免疫因子的蛋白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经GCRV弱毒疫苗免疫的草鱼母本血液、早期胚胎及幼鱼阶段IgM蛋白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样品。子代各阶段中,28日龄的夏花样品IgM蛋白活性水平最高,而5日龄水花样品中蛋白活性最低;从受精卵发育至3日龄水花阶段,实验组样品免疫因子C3和LSZ的蛋白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鱼中IgM、C3和LSZ蛋白的活性水平随着发育进行,总体上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从卵细胞至3日龄水花阶段实验组样品C3和LSZ蛋白活性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受精卵IgM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最大,实验组表达量为对照组的3.4倍。从24 h器官形成期至3日龄水花样品中,实验组C3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从卵细胞至3 h囊胚期阶段,实验组LSZ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2月龄草鱼体肾、头肾、脾脏组织中IgM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感染GCRV病毒后,实验组死亡尾数(2尾)低于对照组死亡尾数(5尾)。研究表明母源性免疫可在草鱼进行代间传递,并对子代起到一定程度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8.
39.
为探明人α-干扰素在转Hu-IFN-α基因草鱼F1代中的表达水平,以转Hu-IFN-α基因草鱼F1群体为材料,随机抽取332尾鱼分离其血清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人α-干扰素基因在转基因草鱼F1代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转人α-干扰素基因草鱼F1代表达率为52.1%,表达水平偏低,其表达水平受外界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0.
为找到一种脱毒较为彻底且稳定的菜籽粕脱毒方法,以复合芽孢杆菌为发酵剂,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葡萄糖和硫酸铵添加量、料水比、接种量、起始pH、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等发酵条件对硫代葡萄糖苷降解率的影响。在此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评价了料水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硫代葡萄糖苷降解率的影响,用Design Expert7.1.6软件分析试验数据建立了菜籽粕混合菌固体发酵条件的一个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极显著(P<0.001),拟合度良好。得出混菌固体发酵脱毒过程的工艺参数为:接种量7.7%,发酵温度44℃,料水比1.000∶0.585,发酵时间53h。在此条件下,硫代葡萄糖苷降解率达到了94.850 6%。本试验确定了混合菌发酵菜籽粕脱毒的最佳条件,为混合菌发酵菜籽粕降低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的研究提供了相应的工艺参数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