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55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40篇
  60篇
综合类   410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33篇
园艺   119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61.
河北省退化山场土壤系统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提出用土壤系统熵来表征退化山场土壤的退化程度,并对退化山场土壤及化肥培肥后的土壤系统熵值进行了计算。提出向退化山场土壤生态系统中引入负熵流是改良土壤,使退化山场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有序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2.
在孕穗、抽穗扬花、灌浆3个小麦生育期,分别用蜂蜜模拟麦蚜蜜露危害小麦,最后分小区收获、脱粒、室内考种并测定小麦产量和主要营养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蜜露危害程度的加重,小麦千粒重、面粉淀粉含量、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在小麦3个生育阶段均呈下降趋势。3个生育期分别被害后,小麦籽粒千粒重、蛋白质含量受影响程度最明显,湿面筋含量次之,淀粉含量变化不大。蜜露危害对小麦产量与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在小麦3个生育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3.
农民科技信息协会是在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以农民为主体、由部分农业科技人员参与指导的社会团体。农民科技信息协会是现行政府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一种很好的补充。政府应该在加强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科技信息协会发展,以建立起立体化的、双向互动的国家农业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4.
目前,职业学校专业门类繁多,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三种课程设置的比例如何定位意见还不一致。有一种说法,认为职业学校文化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专业理论课是为专业技能课服务的。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那么,该怎样评论这种观点呢?它站得住脚吗?它对职业教育实践的利弊又将如何?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就这一问题谈一下个人的拙见,供大家商讨。  相似文献   
65.
针对我国农业节水与农业水费的现状 ,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阐述了调整农业水费对促进我国农业节水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作用 ,并利用水利经济原理推算出有利于农业节水发展的节水水价。  相似文献   
66.
土壤肥力分级的酶活性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近20年来在不同土壤类型上进行的土壤酶活性研究结果,总结了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以及土壤酶活性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综合指标的可行性及研究进展.对红壤、黑土、水稻土、潮土、黑垆土以及果园土、银杏园土、茶园土、菜园土等土壤类型表征土壤肥力的酶活性可行性指标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7.
磷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体内磷循环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杂交玉米蠡玉16和冀单28为供试作物,采用供高磷(250 mol/L)和低磷(5 mol/L)营养液的石英砂培养方法,研究2个玉米品种的各器官干重和磷积累与分配、体内磷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中的循环、流动及磷的吸收和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与供高磷处理相比,低磷处理的2个玉米品种各营养器官的干重、磷含量和木质部中运输的磷量显著降低; 而磷在体内韧皮部的再循环显著增加,并且玉米各部位叶片活化出的磷主要是通过韧皮部循环至根中后,再经过木质部向上部新生叶运输的; 体内光合产物与磷向上部叶的运输是不同步的过程。低磷时,与冀单28相比,蠡玉16的根冠比高010,整株干重和磷含量增加269%和120%,磷吸收和利用效率提高121%和133%,木质部总磷向上部叶运输的比例高306%。说明低磷条件下,磷高效玉米品种生物量大是由于具有较大的根冠比,木质部中更大比例的磷被分配到上部新生叶以及其具有较高的磷吸收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8.
乌龙茶以它独特的品种香气深受消费者喜爱。哪怕是相同的加工工艺,茶叶品种不同做出的乌龙茶香气也有差别。为此笔者从湖北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乌龙茶品种对比试验园中选择乌龙茶品种10个,以2个绿茶品种为对照做扁形茶,感官审评外形和内质,打分排队作品质比较。旨在发现做扁形绿茶品质特优的乌龙茶品种,在湖北绿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69.
70.
稻麦玉米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了解秸秆残留还田是秸秆直接还田的基本形式。该文通过逐步推导,给出了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的系列公式,并将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建立在5个参数的基础上,即农作物平均株高、收割留茬高度、叶部生物量比例、枝叶脱落率和秸秆机械收集损失率;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结合对试验数据收集整理,给出了小麦、玉米、水稻三大农作物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的参数体系,并估算出了三大农作物的秸秆残留还田量,分别为7 106.92、4 543.48和6 392.95万t,合计为18 043.35万t,占三大农作物的秸秆总产量的31.13%;三大作物人工收获秸秆残留还田量为1724.47万t,机械收获秸秆残留还田量为16 318.88万t,后者是前者的9.46倍;进而以农作物面积为权重,推算出全国的秸秆残留还田量为25 330.08万t,计算出单位面积耕地的残留还田量为1.87 t/hm2,与基本还田量的最低需求3.0 t/hm2相比尚需增加60%以上,与基本还田量的一般需求4.5 t/hm2相比尚需增加1.41倍。论文最后指出了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需要继续深入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一是开展更广泛的田间实测,进一步提高小麦、玉米、水稻三大农作物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参数的精准度,尤其是收割留茬高度和秸秆机械收集损失率这两大参数的精准度,以便更确切地估算三大农作物的秸秆残留还田量;二是针对棉花、大豆、油菜等主要经济作物进行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研究,建立全国主要粮经作物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的参数体系;三是建立区域性的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的参数体系,逐步实现各区域秸秆残留还田量的定量估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