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采用RAPD方法,对40个来自于吉林省代表性稻瘟病病菌的单孢培养物进行生物学特性指纹分析,并与传统生理小种鉴定结果相比较。在筛选的26个引物中,每个引物对代表菌株分别扩增2.12条带。经过0~1聚类分析,在0.6遗传相似水平下,将不同地域和不同生理小种的菌株均划分为8个遗传谱系。病菌通过RAPD方法聚类谱系,未能与其所属生理小种结果形成对应关系,但与对鉴别寄主中的个别品种致病的菌株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不同地域的代表菌株经RAPD方法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域的菌株可以组成同一谱系,同一地域内的菌株在系谱图中近缘性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12.
利用分子标记法对吉林省稻区的87份稻瘟病菌菌株的DNA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7份菌株根据带型相似度>85%的标准可划分为11个遗传宗谱;吉林省的水稻主栽品种在遗传背景上与JL01和JL04 2个优势稻瘟病菌宗谱具有相似的共进化的同源宗亲关系,这是导致品种的抗性水平不高、抗病周期较短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以来,猪伪狂犬病毒(PRV)变异株在我国多地区流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主要猪病病原为阴性的仔猪为基础,建立了PRV变异株AH02LA单因子发病模型,并研究了其主要病理学变化。研究发现PRV会引起仔猪非化脓性脑炎,这一病理变化将有助于猪伪狂犬病的临床快速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水稻抗稻瘟病广谱基因型鉴定及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稻瘟病是世界范围内水稻主要病害之一。掌握水稻广谱抗病基因型及病原菌的致病特征特性,对培育抗病品种、指导品种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抗稻瘟病单基因系水稻品种与稻瘟病菌互作,鉴定出Pi19、Pi20、Pi12、Pi9、Piz5、Piz-t为吉林省水稻广谱抗病基因型,筛选出2014-17-1,2014-66-1等可用于抗性评价标准菌株,建立了一套以IRBL9-W(Pi9)、IRBL12-M([Pi12(t)]、IRBLta-CT2(Pib)、IRBLz-Fu(Piz)、IRBL5-M[Pi5(t)]、IRBLkm-Ts(Pik-m)、IRBLta2-Pi(Pita-2)这7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品种组成的生理小种鉴定体系,优势小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猪链球菌2型与马莲球菌兽疫亚种生物学特性的初步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从病死猪分离了数株莲球菌,其中2株编号为9801、9802。经鉴定,9801株为猪链球菌2型,9802株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9801株系从暴发流行地区的病猪中分离,同时在该流行地区还发生畜禽从业人员感染相同血清型的链球菌而死亡的病例;9802株系从散发病猪中分离。临床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特点。病理变化均呈现典型的败血症变化,但肝、脾、肺等病变上有一些差别,而染色镜检基本一致。对免均敏感,对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楚雄州猪细小病毒痛和弓形体病的流行情况,分别运用乳胶凝集试验(LAT)和间接血凝试验(IHA)方法,对采自楚雄州部位地区的496份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猪细小病毒病阳性数146份,平均阳性率为29.44%,最高阳性率为56.67%;弓形体病阳性数45份,平均阳性率为9.07%,最高阳性率为21.82%。  相似文献   
17.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临床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用中间试制生产的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在河南3个猪场进行了临床试验,先后免疫猪7000多头,观察发病率和生产指标。屠宰场跟踪随机抽样,观察屠宰后肺部病变,结果表明:猪支原体肺炎发病率减少,肺部病变减轻,而生产指标有明显提高,饲料报酬率提高。这表明猪支原体活疫苗对猪安全有效,能有效预防猪喘气病。  相似文献   
18.
从市场随机抽取3 类9 种消毒剂, 按农业部最新颁发的“兽用消毒剂鉴定技术规范( 试行)”进行试验, 在10 ℃条件下对口蹄疫细胞病毒和口蹄疫模拟粪毒分别作用5 min , 30 min , 比较其灭杀效果。试验动物为1 ~2 日龄乳鼠。还比较了现配现用与配好后暴露于空气中一定时间的灭杀效果。结果表明: 氯制剂类和复合酚类消毒剂对口蹄疫细胞病毒的灭杀效果较好, 同一消毒剂在相同条件下对口蹄疫模拟粪毒灭杀效果比对口蹄疫细胞病毒差, 但在降低稀释度, 延长作用时间时也有较好灭杀效果。而双链季胺盐类消毒剂对口蹄疫细胞病毒和口蹄疫模拟粪毒无灭杀作用。复合酚类消毒剂配好后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越长灭杀效果越差, 15 d 后完全丧失灭杀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多采用杂交、营养控制、使用促长剂等多种途径提高商品猪的瘦肉率。米文正报道杜洛克与本地猪杂交后胴体瘦肉率可提高到54.21%;四川种猪试验站报道杜洛克和荣昌猪杂交一代胴体瘦肉率可达53.81%还有些地方用汉普夏、大约克、长白猪做父本与本地猪进行一元、二元杂交均取得提高瘦肉率的显著效果,可见引入瘦肉  相似文献   
20.
南方夏季猪高热性疾病调查与回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2年入夏以来,华东、华南每年夏初高温季节在大多养猪地区都会发生所谓的猪无名高热病,有明显的传染性,农村个体散养户和规模化猪场都有发生。2006年已造成猪百万头以上的损失,常规的抗菌和抗虫治疗几乎无效。对其致病原因,一直以来有各种诊断结果,但尚未能确定其病原。虽然疫情随着高温降低,已呈下降之势,但对周边地区仍构成侵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