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世界胭脂虫的研究和利用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胭脂虫的分类学、生物学特性、生态学、培育及加工利用等方面近30 a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胭脂虫共有9种,其中具重要经济价值的为Dactylopius coccus Costa;发育起点温度为16.7 ℃,近30 ℃时发育最快,其发育、存活及繁殖的理想温度为26 30 ℃,在胭脂虫培育地区,降水是影响胭脂虫自然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用胭脂虫干体加工生产的胭脂红色素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制药业.胭脂虫的寄主仙人掌也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可果用、菜用、药用及作为牲畜饲料.秘鲁为胭脂虫的主产国,现采用大棚培育胭脂虫的方法.本文同时展望了胭脂虫生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2.
胭脂虫实验种群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人工气候箱,按照正交设计方法,设置了8种不同温度、湿度、光照条件组合,运用生命表技术,对胭脂虫进行了种群动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5℃以下,胭脂虫卵有少量孵化,但不能完成世代;2D、25、30℃条件下胭脂虫能完成世代。从培育的胭脂虫的怀卵量、种群趋势指数及大小方面比较,以温度25℃、相对湿度60%和80%、光照强度980lx和601x的组合条件为好;胭脂虫的雌雄性比远大于1:1,环境因子对性比具有较大的影响;胭脂虫的种群趋势指数一般大于20,平均约40,对培育十分有利;发育起点温度为9.0℃,世代有效积温为822.9日度;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温度为影响胭脂虫发育的最显著因素,而湿度和光照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3.
云南常见食用胡蜂种类及其食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蜂又称马蜂或黄蜂 ,为膜翅目 ( Hymenoptera)的捕食性肉食昆虫 ,可捕食多种昆虫 ,筑巢群居 ,雌蜂有一毒囊分泌蜂毒。由于胡蜂捕食许多农林害虫 ,可作为天敌用于生物防治。蜂毒对治疗血栓病等有良好效果 ,人工饲养胡蜂和提取蜂毒技术的发展 ,使蜂毒应用于医药卫生行业成为可能 [1 ]。另外 ,许多胡蜂的幼虫和蛹可供人类食用。据记载 [2 ] ,中国民间很早就有食用胡蜂幼虫和蛹的习俗 ,唐代刘恂《岭表录异》中有胡蜂采集和烹调方法的详细记载。世界上许多民族有食用胡蜂幼虫和蛹的习俗 ,在墨西哥 ,常见的食用胡蜂有 1 0多种 ,食用方法有生吃和…  相似文献   
54.
为筛选和研究可有效抑制奶牛乳腺炎主要致病菌的中药复方及其抗炎效果,本文通过对黄连、黄柏、赤芍、苦参、连翘等5味中药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组方,采用平板打孔法、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研究了各单味中药及其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同时研究了筛选出的中药复方的不同剂型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急性炎症和棉球致肉芽肿的慢性炎症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4株菌对5味中药的敏感性强弱依次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中药方3和方7对4种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较强,且以方3的搽剂及膏剂对急、慢性炎症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本研究结果为研制防治临床奶牛乳腺炎的药物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5.
小鼠经滴鼻途径吸入不同剂量纳米金团簇(1 mg/kg·bw、0.2 mg/kg·bw、0.1 mg/kg·bw),观察纳米金团簇急性毒性表现及纳米金团簇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结果显示,小鼠染毒后无明显临床异常,未出现死亡,血常规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暴露后第5天时白细胞略高出对照组,14 d时,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5),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显著升高,血尿素氮(BUN)、肌酐(CREA)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组织形态学结果发现染毒组小鼠的肺脏、肝脏病变主要表现为炎症、坏死。体内分布结果表明,纳米金团簇经滴鼻暴露后主要分布于肺脏、肝脏,这与组织形态学结果一致,说明纳米金团簇主要靶器官为肺脏和肝脏。  相似文献   
56.
为了探讨运输应激对动物肺脏免疫机能的影响及黄芪生脉饮的调控作用,本试验通过构建大鼠模拟运输应激模型,研究黄芪生脉饮对模拟运输应激大鼠体质量、皮质酮含量、肺组织结构影响,及肺脏组织IL-1β、IL-6、TNF-α和IFN-γmRNA表达和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黄芪生脉饮组,分别给黄芪生脉饮组大鼠连续灌服黄芪生脉饮,对照组、模型组大鼠灌服生理盐水7d后,将模型组和黄芪生脉饮组大鼠置于35℃、60r/min的水平摇床上每日摇晃2h,持续3d以构建模拟运输应激模型,于第3天结束后立即乙醚麻醉采集血清、肺组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和黄芪生脉饮组大鼠体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黄芪生脉饮组大鼠血清皮质酮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模拟运输应激可引起大鼠肺脏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而黄芪生脉饮组大鼠肺组织结构炎性浸润、水肿程度均较模型组轻微;模型组大鼠的肺组织IL-1β、IL-6、TNF-α和IFN-’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黄芪生脉饮组和对照组(P0.05),且黄芪生脉饮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肺脏组织IκB(和p65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黄芪生脉饮组(P0.05),而黄芪生脉饮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模拟运输应激可诱导大鼠肺组织的炎性损伤,黄芪生脉饮可通过NF-κB信号通路抑制大鼠肺组织的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缓解大鼠模拟运输应激性肺脏组织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57.
豫薯8号新品种高产生理基础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时期豫薯8号及徐薯18品种地上部,地下部生长动态的调查,对比,分析,探讨了豫薯8号甘薯品种高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58.
白蜡虫孵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蜡虫卵孵化主要受温度的影响,湿度和光照对其孵化行影响不大。白蜡虫卵在温度12℃温度范围内卵都能孵化,以20-25℃条件下孵化率较高,达95%左右。  相似文献   
59.
豫薯四号是洛阳农科所以高干率型较抗黑斑病甘薯品种济南红为母本,以高产、抗黑斑病材料宁薯一号为父本,1980年杂交选育而成。1990年4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是河南省命名的第一个食用型甘薯品种,获省科技三等奖。形态特征特性顶叶、叶均为绿...  相似文献   
60.
西安西郊三桥湾子村汉代(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木桥遗址出土的木材经鉴定为冷杉属木材(Abies sp.)、樟科桢楠属木材(Phoebe spp.)、紫葳科梓属木材(Catalpa spp.)、壳斗科麻栎属槲栎类木材(Quercus Sect.prinus)、楝科香椿属香椿(Toona sinensis)、榆科榆属木材(Ulmussp.).该鉴定结果对陕西三桥汉代木桥的考证、陕西森林的历史变迁、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树木分布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