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3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目的]试验研究了7种不同糖源(葡萄糖、蔗糖、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粘米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饲料的表观消化率及对黄鳝[初始质量为(21.08±0.43)g]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7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黄鳝.试验饲料配制,使用秘鲁鱼粉、大豆浓缩蛋白和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1:1)为脂...  相似文献   
52.
在水温25~30℃下,将体质量为(110.23±0.43)g的草鱼饲养在3.0 m×2.0 m×1.2 m的加盖网箱中,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组)、0.5%和2%的由芽孢杆菌、乳酸菌以及酵母菌复配且以麸皮为载体制成的微生态制剂(8.0×10~9 cfu/g)的膨化饲料饲养60 d,探究微生态制剂对草鱼生产性能和肠结构、菌群及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2%微生态制剂显著提高草鱼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P<0.05),显著降低饲料系数、脏体比(P<0.05);饲料中添加2%微生态制显著提高肠伸展率、中肠肌层厚度和绒毛高度(P<0.05),提高中肠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增加草鱼肠道菌群α多样性、丰富度;改变草鱼肠道微生物组成,门水平上,对照组的草鱼肠道微生物中梭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含量最高(63.56%、32.52%)。0.5%添加组的草鱼肠道微生物中梭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含量最高(61.82%、20.27%)。2%添加组的草鱼肠道微生物中厚壁菌门含量最高(64.20%)。属水平上,2%添加组草鱼肠道优势菌属直接发生改变,Paeniclostridium和Erysipelatoclostridium丰度大幅上升。随着微生态制剂添加量的增加,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增强,组成中与无机离子转运和代谢、碳水化合物转运与代谢、氨基酸转运与代谢等功能相关的菌群丰度升高。综上可知,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乳酸菌以及酵母菌等组成的微生物制剂可作为生产草鱼绿色饲料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3.
为研究黄鳝幼鱼对水体中Cu~(2+)的耐受性,在水体硬度(以CaCO_3计) 60 mg/L、p H为7.2、水温(26.2±1.2)℃的条件下,对体质量(12.52±0.12) g的黄鳝幼鱼进行了Cu~(2+)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Cu~(2+)对黄鳝幼鱼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_(50))分别为6.764、4.971、1.930、1.029 mg/L,安全浓度(SC)为0.109 2 mg/L; Cu~(2+)对黄鳝幼鱼的毒性为高毒等级。黄鳝幼鱼急性中毒症状表现为:离开水底做无规律游动,体表分泌大量黏液,肛门红肿,身体绷直,将吻端探出水面,鳃腔内可见血块。建议在黄鳝养殖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铜制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54.
采用同一营养水平的饲料配方,试制了非膨化沉性硬颗粒饲料和膨化浮性颗粒饲料(简称非膨化饲料和膨化饲料)。设非膨化饲料、膨化饲料和膨化与非膨化饲料混合投喂三个处理组(A非膨化饲料组; B膨化饲料组; C非膨化饲料∶膨化饲料=1∶1组)。每个处理三个平行,网箱养殖。结果:三个处理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等均有差异;全鱼营养成分、水分、蛋白质和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结果表明:膨化饲料喂养草鱼生长速度更快,肥满度较大;而非膨化饲料喂养的草鱼脂肪含量更低,肥满度相对较小;混合投喂介于两者之间。因此,草鱼养殖户可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不同加工方式的饲料投喂。  相似文献   
55.
(接《新饲料》2014年12期63页)2.2饲料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对湘云鲫形体指数的影响表3所示为饲料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对湘云鲫肥满度、肾脏指数、肝胰脏指数、内脏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响。经8周的饲养试验发现,添加150mg/kg天蚕素抗菌肽组肥满度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金霉素添加组和200mg/kg天蚕素抗菌肽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显著高于250mg/kg天蚕素抗菌肽组(P<0.05)。饲料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对肾脏指数、肝胰脏  相似文献   
5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对断奶仔猪小肠黏膜固有层免疫球蛋白A(Ig A)浆细胞数量、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及黏膜中白细胞介素(IL)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21±2)日龄断奶、初始体重(6.7±0.9)kg的长白×大白去势仔猪100头,按完全随机区组法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5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中添加0.15%、0.30%和0.45%Ala-Gln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15%~0.45%Ala-Gln均显著提高仔猪断奶后第7、14、21天十二指肠以及空肠黏膜固有层Ig A浆细胞数量(P0.05),特别是0.30%Ala-Gln组仔猪在断奶第14天空肠Ig A浆细胞数比对照组增加22.6%(P0.05);在回肠中,0.30%Ala-Gln主显著提高断奶后第7、14天仔猪Ig A浆细胞数(P0.05)。2)断奶仔猪空肠黏膜SIg A含量随着Ala-Gln添加量呈二次曲线增长规律。在断奶后第7天,0.30%Ala-Gln组仔猪SIg 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提高了70.4%(P0.01);在断奶后第14、21天,0.15%、0.30%Ala-Gln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了SIg A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15%、0.30%Ala-Gln可显著提高仔猪早期断奶后第7天黏膜IL-2、IL-5含量,分别显著提高断奶后第14天IL-5、IL-2含量(P0.05),其他添加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中Ala-Gln添加量的增加,各组IL-6、IL-10的含量呈线性增长趋势,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Ala-Gln可提高肠黏膜固有层Ig A浆细胞数量、黏膜SIg A分泌量及IL含量,提高断奶仔猪肠道黏膜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57.
神经调节素受体降解蛋白1(neuregulin receptor degradation protein-1,Nrdpl)是一种新的E3泛素连接酶,可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等。研究采用RACE方法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肝脏中克隆了Nrdpl的全长cDNA序列;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该基因在草鱼不同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该序列全长cDNA大小为1 865 bp(GenBank登录号:JX864048),其中开放阅读框为954 bp,编码31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大小为36.09 ku,pH为7.0时理论等电点为5.83;5’和3’非翻译区的长度分别为291 bp和620 bp,在3’非翻译区发现2个mRNA不稳定信号(ATTTA)和1个多聚腺苷酸加尾信号(ATTAAA)。该蛋白序列没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其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为主,不含β-折叠。氨基酸序列保守性分析表明,草鱼Nrdp1与斑马鱼、虹鳟及人的同源性分别为98%、94%和89%;该基因在心脏和脑中的表达量较多,在肌肉和血液中表达很少。  相似文献   
58.
试验选用45头体重为(196.20±16.08)kg的6月龄健康锦江黄牛,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牛。采用能量单因素变量设计,按照我国《肉牛饲养标准》(2004)中200 kg重量级肉牛日增重1.2 kg时综合净能推荐量80%、90%、100%、110%、120%5个能量水平配制试验日粮。结果表明,高能日粮有利于提高锦江黄牛日增重;在本试验营养水平和饲养条件下,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Ca和P的平均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3.61%、74.80%、82.75%、82.58%、83.16%、79.46%、63.27%和64.67%;锦江黄牛在6-7月龄的消化能维持需要量为66.989 MJ/d,代谢能维持需要量为32.849 MJ/d;6-7月龄锦江黄牛每增重1 kg需要35.535 MJ消化能或33.194 MJ代谢能;6-7月龄锦江黄牛的消化能和代谢能总需要量可按DER=35.535△W+66.989和MER=33.194△W+32.849计算。  相似文献   
59.
壳寡糖与金霉素在肉仔鸡生长性能上的对比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400羽1日龄健康肉公雏[初始体重为(43.0±0.4)g]以研究壳寡糖与抗生素(金霉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对比效应。试验鸡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鸡。处理1为金霉素组,其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42日龄)添加量分别为80 mg/kg和50 mg/kg;处理2至4为壳寡糖组,3组前期添加量分别为50 mg/kg、100 mg/kg、150 mg/kg,后期添加量同前期。试验期为42 d,分别在21日龄和42日龄计算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结果表明,4个处理肉仔鸡在1~21日龄时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当壳寡糖水平为100 mg/kg和150 mg/kg时,22~42日龄和1~42日龄的肉鸡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金霉素组(P<0.05)。壳寡糖和金霉素组肉鸡之间的饲料转化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壳寡糖剂量的增加,22~42日龄和1~42日龄肉鸡的饲料转化效率呈现出改善趋势(P=0.10;0.16)。由此可知,肉仔鸡日粮中添加一定水平的壳寡糖具有较好的促生长效果并能用于替代肉鸡日粮中的金霉素,本试验获得的最佳添加量为100 mg/kg。  相似文献   
60.
本研究旨在探讨L-精氨酸(L-Arg)对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诱导的猪宫内生长受限的缓解作用.试验选取40头预产期相近、2~4胎次的长白×大约克夏妊娠母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处理Ⅰ(正对照)、处理Ⅱ(负对照,注射L-NAME)、处理Ⅲ(L-NAME+1.0%L-Arg)和处理Ⅳ(1.0%L-Arg),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孕85~105 d,处理Ⅱ、Ⅲ世猪连续21 d于颈背部皮下多点注射2.5 mL的L-NAME溶液以诱导宫内生长受限(IUGR),剂量为15.0 mg/kg BW.处理Ⅰ和Ⅳ母猪则以相同方式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妊娠第85天、第105天耳静脉采血,分娩时取胎盘血液以测定一氧化氮(NO)、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含量.记录窝产仔数、窝活仔数、窝仔重、窝活仔重、仔猪初生重及活仔初生重,计算IUGR发生率.结果表明:1)在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添加1.0%精氨酸,窝产活仔数由11.20头显著提高到12.60头(P<0.05),窝活仔重由16.21 kg提高至18.26 kg(P<0.05),仔猪IUGR发生率由17.49%降低至6.35%(P<0.05);2)注射L-NAME的母猪窝产活仔数降低了19.64%(P<0.05),窝活仔重降低了27.14%(P<0.01),而仔猪IUGR发生率则显著提高至34.49%(P<0.01).但在注射L-NAME的同时给母猪补充1.0%精氨酸后,窝产活仔数、窝活仔重达正常水平,仔猪IU-GR发生率与正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给妊娠母猪注射L-NAME,胎盘血清NO、TNOS合成量显著降低(P<0.01),但饲粮中补充1.0%精氨酸后,胎盘血清NO、TNOS合成量恢复至正常水平.由此可知,给妊娠期母猪饲粮中添加1.0%精氨酸后抵消或逆转了由L-NAME诱导的胎盘血清TNOS、NO合成最降低及胎猪生长受限作用,促进了胎猪在宫内的生长发育,并有效地预防了IUG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