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生姜姜瘟病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当地生姜生产经验和农业措施防治试验,本文探讨、总结了对姜瘟病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2.
齐牧遥  赵丹  王芬  谢云  陈五岭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0):1102-1106
为筛选并优化用于防治葡萄白腐病的混合拮抗菌工业生长的最优培养基,试验选择复合诱变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PT2′,与具有较高拮抗能力的广谱拮抗菌QM34混合培养,以吸光值与抑菌圈大小为标准,筛选最佳培养基;进而在确定的培养基配方中加入少量的MnS,观察其对混合菌株发酵液拮抗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粉液体培养基对混合发酵液中的菌数和发酵液的拮抗能力均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确定其最佳配比为:玉米粉150.0 g/L,α-淀粉酶1.5 g/L,糖化酶1.1 g/L,CO(NH2)2 5.0 g/L,KH2PO4 5.0 g/L。低质量浓度MnS可以提高混合菌株的拮抗能力。  相似文献   
103.
富士苹果营养转换期肥料氮去向和土壤氮库盈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15 N同位素示踪技术,以5年生烟富3/SH6/平邑甜茶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0,50,100,150,200,250kg/hm2)对营养转换期富士苹果肥料氮吸收利用、土壤残留和土壤氮库盈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肥料氮的利用率逐渐下降,且树体吸收土壤氮素的比例逐渐降低,而来自肥料氮的比例逐渐升高;施氮1个月后,5.75%~12.99%的肥料氮被树体吸收,29.62%~39.74%的肥料氮残留在0—60cm土体中,47.27%~64.64%的肥料氮通过其他途径损失。随施氮水平的提高,树体吸收的肥料氮量和土壤残留氮量逐渐增加,但肥料氮利用率和土壤残留率却不断降低,同时损失量和损失率不断增加。残留在土壤剖面中的肥料氮主要分布在表土层(0—20cm),各土层15 N丰度随施氮水平的提高显著提高。随施氮水平的提高,土壤氮素总平衡由亏缺转为盈余,表明低施氮水平会造成土壤氮肥力的下降,过量施氮则会加剧土壤氮素累积。施氮水平与土壤氮素总平衡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3147x-16.144(R2=0.990 2),当施氮水平达到51.30kg/hm2时,土壤氮库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04.
以6a生苹果为试材,采用~(15) 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果实膨大期等氮量分次(1次,2次,8次)追施N肥对~(15) N-尿素吸收、利用、损失及0—60cm土层氮素累积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膨大,植株新生器官(叶片、新梢和果实)Ndff值以8次施氮处理最高,1次施氮处理最低;果实成熟期,8次施氮处理~(15) N吸收量分别是2次和1次施氮处理的1.61倍和2.10倍;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15) N分配率均以8次施氮处理最高,1次施氮处理最低;随时间推移,8次施氮处理0—60cm土层~(15) N残留量逐渐高于2次和1次施氮处理,且主要集中在0—40cm土层;在果实成熟期,8次施氮处理~(15) N肥料利用率为17.65%,显著高于2次(10.99%)和1次施氮处理(8.37%),而~(15) N损失率为47.54%,显著低于2次(59.05%)和1次施氮处理(67.92%)。综合考虑,果实膨大期8次施氮处理效果最佳,可使氮肥在树体需肥的关键期充分发挥作用,能显著降低氮肥损失,保证稳定充足氮素供应,提高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5.
为研究中华鳖养殖过程中,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变。在放养前、养殖中期和养殖后期3个阶段采集水样,进行理化、浮游生物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后期NH4+-N达2.38 mg/L,显著性高于养殖前和养殖中期。共检出浮游植物5门62种,种类组成以绿藻门、蓝藻门为主;浮游动物4类39种,以原生动物、轮虫为主。浮游植物生物丰度和生物量以绿藻为主,浮游动物以桡足类为主。养殖中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平均丰度达到最高值,分别为4762600、1634 ind/L;养殖后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生物量达到最高,分别为18.09、10.106 mg/L。养殖中期的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0.1779、0.0604,显著性低于养殖前;养殖中后期,纤维新月藻为绝对优势藻;中华鳖养殖前后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H)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中华鳖养殖过程中,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较大,而浮游动物变化较小;养殖水体表现出先变差再逐渐变好的趋势,养殖中期水体稳定性差,需要进行积极调水。  相似文献   
106.
成都市双流区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气象精细化服务的新需求,以成都市双流区为例,对智慧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探索气象为农服务的新途径。从农业气象观测方式方法、信息化程度、关键技术试验研究、精细化程度、人才队伍、部门联动、服务水平等方面总结了当前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双流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新需求,提出增强智慧气象新理念、完善现代农业气象监测网建设、建立都市现代农业气象大数据平台、深化为农气象服务产品、推广主动定制式"气象微超市"服务、构建都市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新模式等发展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7.
为了解中华鳖胚胎的发育及稚鳖雌雄分化的性状特征,通过监测胚胎重随着孵化时间、质量和稚鳖外形形态的变化,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法,分析了胚胎性状与质量的关系,建立回归方程。在胚胎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稚鳖的背甲长、宽和头长等部位生长数据进行了测量统计,结果表明,背甲长、宽和头长与胚胎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从外观观察稚鳖性别差异明显,根据外观性状参数进行验证分析,正确率达89.5%。  相似文献   
108.
正黄河鲤鱼是我国淡水名鱼之一,肉质细、味鲜美、病害少、生长快,黄河鲤在淮北养殖基础好,消费群体广,养殖规模增加快,鱼种需求量大。为此,在安徽万水源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开展黄河鲤夏花在中华鳖养殖池塘套养,进行黄河鲤冬片鱼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黄河鲤鱼夏花暂养成活率达91.36%,黄河鲤冬片鱼种平均规格112.2 g,投入产出比为1:1.26,取得了较好养殖成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9.
介绍了良好农业规范(GAP)在山西省出口果蔬产业推广和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使出口果蔬产业能更好地贯彻和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AP),提高出口农产品食品的质量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C)对育肥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根据体重相近的原则,将75头17月龄左右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头牛。对照组(C0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YC; 2个试验组分别在试验后期(第61~120天)基础饲粮中添加100(L100组)和150 g/d(L150组) YC,另外2个试验组分别在试验全期(第1~120天)基础饲粮中添加100(W100组)和150 g/d(W150组) YC。预试期14 d,正试期120 d。结果表明:1) W150组肉牛的平均日增重为1.02 kg/d,分别比C0、L150和W100组提高了10.8%、8.5%和12.1%(P0.05),比L100组提高了7.4%(P0.05); W150组肉牛的料重比显著低于C0和W100组(P0.05)。2) L150组肉牛的背膘厚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W100和W150组肉牛的背膘厚度显著高于C0组(P 0. 05); W100组肉牛的大理石纹等级为2.81,显著高于C0组(P0.05)。3) L150组背最长肌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C0和W150组(P 0.05),C0组背最长肌的蒸煮损失显著高于L150和W150组(P 0.05)。4) W150组背最长肌的油酸比例显著高于L100组(P0.05),亚麻酸比例显著低于W100组(P0.05); C0组背最长肌的二十碳一烯酸比例显著高于L100组(P0.05)。各组间背最长肌的各氨基酸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试验全期(第1~120天)添加150 g/d YC对提高肉牛生长性能和改善牛肉品质都有促进作用;试验后期(第61~120天)添加150 g/d YC对改善牛肉品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