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0篇
  2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研究养殖过程中光照环境(光色、光照度和光周期)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生长和摄食的影响,采用初始体质量为(3.17±0.07)g的大菱鲆幼鱼为研究对象,共设置5种颜色的LED光源(冷白、红色、蓝色、绿色和暖白),并在冷白光源下设计5种光照度[600、300、100、25 lx和黑暗对照(0 lx)]和5种光周期(24L∶0D、16L∶8D、12L∶12D、8L∶16D和黑暗对照),养殖试验周期为65 d,试验结束后,对大菱鲆幼鱼的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进行测定,同时对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神经肽Y(NPY)的水平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红色光源处理组大菱鲆幼鱼出现了较多的死亡,但光色、光照度和光周期对大菱鲆幼鱼的存活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红色光源处理组幼鱼的生长和摄食性能显著低于冷白和绿色光源处理组(P<0.05);光照度300、100 lx处理组幼鱼的生长和摄食性能较高且显著高于600 lx处理组(P<0.05),持续光照组(24L∶0D)幼鱼的生长和摄食性能显著低于12L∶12D...  相似文献   
22.
对影响怀头鲶(Silurus soldatovi)自残行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以怀头鲶仔稚鱼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饲养密度、饥饿、光照周期、容器颜色、个体大小5种因素对其自残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饲养密度、饥饿、光照周期、个体大小对怀头鲶仔稚鱼自残行为影响显著,其中饥饿对其自残行为影响最大,24 h后自残死亡率最高可达70.0%;容器颜色对其影响不显著,投饵可以缓解仔稚鱼的死亡,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怀头鲶仔稚鱼自残行为,建议生产上适时下塘、及时投饵,并积极探索新的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23.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水流刺激对不同体重(小、中、大3种规格的体重分别为13.348g±1.751g、21.71g±1.247g、30.308g±3.009g)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幼蟹运动行为的影响,研究了幼蟹在水流刺激(23cm/s)1h及恢复12、24h时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氧氮比和血蓝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小、中、大3种规格幼蟹最大耐流流速分别为23.0、26.7、31.0cm/s,水流刺激对幼蟹的运动行为影响显著。当流速为23.0cm/s时,3种规格的幼蟹均在水槽底部顶流爬动;流速高于23cm/s时,小规格组幼蟹趴于拦网区不动。幼蟹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随体重增大而降低,在水流刺激1h后,3种规格幼蟹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和血蓝蛋白含量均下降,而氧氮比升高;静水中恢复12h,其氧氮比恢复至正常,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和血蓝蛋白含量升高,至24h恢复到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水流刺激1h后和恢复12h时幼蟹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差异显著(P〈0.05),恢复24h后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4.
基于对四川省武胜县的调研,分析了武胜县耕地撂荒的现状及原因,研究发现造成四川省武胜县耕地撂荒的原因主要来自4个方面: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制度因素和人为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遏制耕地撂荒蔓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5.
在25℃、5%CO_2实验室条件下,于20%FBS-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松江鲈肾组织细胞系,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第75代松江鲈肾组织细胞传代培养后,0~2 d处于潜伏期,2~4 d进入对数生长期,4~6 d进入稳定期,其群体倍增时间为55.2 h。经液氮冷冻保藏1月后,复苏细胞的存活率为(90.8±1.37)%。35代松江鲈肾组织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40,核型公式为K(2n)=16m+10sm+14t。病毒敏感性试验表明,松江鲈肾组织细胞对鱼类诺达病毒不敏感,对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敏感,测定病毒滴度为106.53/mL。镉离子敏感性试验显示,松江鲈肾细胞存活率随着氯化镉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半致死浓度为(130±9.1)μmol/L,可用来作为镉离子检测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6.
一、“鱼虾康”的特点:1.主治细菌性鱼虾病。该药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表现出极强的杀菌作用,能防治细菌性鱼虾病,如对虾养殖中的红肢病、烂鳃病、黑白斑病等,淡水养殖中的草鱼的细菌性老三病即烂鳃、肠炎、赤皮病。  相似文献   
27.
28.
1984年—1986年西安地区猫流行以呕吐、腹泻、发热、白细胞减少为特征的泛白细胞减少症。我们对本病进行了诊断和分析。报告如下: 一、流行情况据对1425只病猫调查,本病仅见于猫,尤以一岁以下的幼猫最易感染,占发病总数的80.5%,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据调查,1979年西安市某动物园  相似文献   
29.
根据2014年1月对江西省不同重点公路沿线农田里白菜中的重金属Pb及其相关环境因子的调查,重点研究了临近公路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Pb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交通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道以及国道以上级别的公路土壤中的Pb含量超过当地的土壤背景值,属于污染区域;临近公路蔬菜中的Pb含量虽然在国家限量标准范围之内,但单因子污染指数仍大于1,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性;郊区土壤平均值低于当地的背景值,属于无污染区域;临近公路蔬菜中Pb含量很低,属于绿色蔬菜。公路沿线交通环境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和蔬菜中重金属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的车辆流动量是主导因素,车流量与土壤和蔬菜中Pb的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0.
采用动物毒性试验方法,对强普生Ⅲ号进行了毒性、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率与给药剂量成正比,强普生Ⅲ号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44.20±2.96 mL/kg,LD50的95%可信限为47.26~41.35 mL/kg,表现为无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试验,实验期间小鼠的临床表现、体质量变化、饲料消耗量、血常规检查、血清生化检查等各项指标,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各组脏器剖检和病理学切片检查也均无病理学变化。吸入毒性试验,试验组鸡整体状况正常,72 h内无中毒反应和死亡,血清生化指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