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84篇
农学   76篇
基础科学   85篇
  68篇
综合类   498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209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对林业企业电网实现最佳无功补偿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确定电网实现最佳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公式及具体方法,为提高电网功率,缓解林区供电紧张的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2.
王莉 《山西林业》2006,(3):30-31
垣曲县是一个山区县,总耕地面积2.69万hm2,其中坡耕地就多达1.53万hm2。自2002年以来,该县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0.67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0.24万hm2,荒山还林0.43万hm2。在4年的退耕还林实践中,该县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出一整套符合县情的行之有效的退耕还林造林模式,并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得到充分应用,有利地推动了全县的退耕还林工作,使历年来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达到了设计的要求。1刺槐造林模式造林密度:每公顷1995株,株距2m,行距2.50m。适用范围:全县所有的退耕地及荒山造林。苗木规格:1年生、无病虫害的一级苗木,地径0.80cm以…  相似文献   
63.
王莉  刘树老 《热带林业》2007,35(2):35-38
文章从人的角度出发简要探讨了高等级公路景观的内涵,从景观设计的原则、内容方面就高等级公路的景观设计展开论述,然后从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出发对高等级公路的景观设计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64.
木麻黄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5a的引种试验,木麻黄不仅能生长,而且能开花,年高生长46~170cm,胸径年生长量1.8~12.0mm,地径年平均生长量5.1~20.5mm。与乡土树种马尾松相比,木麻黄的平均高、胸径生长量是马尾松的2倍,开花株率23%。  相似文献   
65.
对不同光质条件下长鞭红景天悬浮细胞生物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水平进行检测,探讨长鞭红景天次生代谢和环境调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长鞭红景天悬浮培养细胞生物量变化为S型曲线,6~9 d进入直线生长期,PAL活性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细胞指数生长期急剧上升,至细胞干质量最大时,活性最大,生长停止期时急速下降至初始水平;2)不同光质在较长时间辐射处理下,长鞭红景天悬浮细胞生物量表现出一定的差异,PAL活性也随之不同,其中长时间的红光处理有利于酶活性的提高,但生物量显著低于白光处理.  相似文献   
66.
在四倍体刺槐试管苗的生根培养阶段,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根原基,主要取决于6-BA和NAA的质量浓度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生根培养过程中,单加NAA0.3mg/L,可使组织培养苗发根早,根系发达,须根多,最终能形成完整的健壮植株;当培养基采用低无机盐质量浓度的Ms培养基即l/2MS时,试管苗发根早,且根多而粗壮。  相似文献   
67.
试验在不计饲养成本的条件下,研究了自由放牧、半舍饲、全舍饲3种饲养模式对当雄藏系母绵羊体重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9月龄到周岁阶段,补饲燕麦干草的半舍饲组较自由放牧组试验羊体重下降少;燕麦青干草+精料颗粒料全舍饲饲养组,试验羊6月龄体重可达成年羊体重的73.18%,9月龄体重可达成年羊体重的88.80%,周岁体重可达成年羊体重的112.06%;在晚间补饲燕麦青干草和精料颗粒料的半舍饲条件下,试验羊6月龄体重可达成年羊体重的70.23%,9月龄体重可达成年羊体重的86.09%,周岁体重可达成年羊体重的93.43%;与其他各试验组相比,以全舍饲的燕麦青干草+精料颗粒料组为最好。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黄蒲蒲公英和科根橡胶草2个品系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对不同Ca2+浓度的响应,分析其种子及根部对Ca2+的响应特征。【方法】以新疆当地黄蒲蒲公英、科根橡胶草为材料,2020年设置室内试验。设0(CK)、0.04、0.08、0.12、0.16 mol/L 5个Ca2+浓度处理。【结果】与CK相比,0.04 mol/L Ca2+处理未显著影响黄蒲蒲公英和科根橡胶草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其余Ca2+处理下的种子萌发参数均随着浓度增加呈降低趋势。根系参数与种子萌发参数表现一致,根系总长度、表面积、体积均随着Ca2+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科根橡胶草的细根长度(直径(d)<0.5 mm)在0.04、0.08 mol/L Ca2+浓度处理下大于黄蒲蒲公英。【结论】黄蒲蒲公英和科根橡胶草在不同的Ca2+浓度处理下的根系生长适应性不同。尤其在0.04、0.08 mol/L Ca2+浓度处理下科根橡胶草细根长度要大于黄蒲蒲公英,发芽率也要大于黄蒲蒲公英。  相似文献   
69.
对湖州黄桃锦香“Y”形整形技术进行调查和研讨。结果表明,“Y”形比开心形整形黄桃成熟早1~3 d,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优果率高,达88.4%,比开心形提高7.3百分点;产量高,667 m2产量1 643 kg,效益提高3 665元。黄桃“Y”形整形管理方便,修剪难度小,通风透光好,病虫害防治、套袋、采摘容易,果实品质好,可在湖州市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70.
【目的】阐明玉米-大豆带状间作下大豆植株冠层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光环境变化规律,明确种植密度对间作大豆叶片光合特性、产量形成及茎秆抗倒的影响,为构建寡日照地区间作大豆合理群体密度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大豆(川豆-16)和玉米(正红-505)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主因素为种植方式,设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和大豆带状单作2个水平,副因素为大豆的3个种植密度(PD1=17株/m2,PD2=20株/m2,PD3=25株/m2),研究种植密度对间作大豆冠层内部光环境变化、叶片光合特性、植株生长动态、田间倒伏率及产量构成等的影响。【结果】2年结果表明,在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系统中,大豆生长中后期受高位作物玉米遮荫和自荫性增加的影响,其植株群体冠层内部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光合能力、分枝数及产量显著降低,但受玉米影响的程度因大豆种植密度的不同而不同。在间作模式下,PD1和PD2处理的大豆植株群体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比PD3处理分别增加了45.4%和24.8%,净光合速率分别增加了46.1%和12.3%,单株有效荚数分别增加了53.2%和27.2%,单株分枝数分别增加了270.4%和140.9%,田间倒伏率分别降低了50.3%和19.3%。相关性分析发现,间作大豆的田间倒伏率与冠层内部光合有效辐射、叶片净光合速率、茎秆抗折力、茎叶干物质比、单株分枝数及单株有效荚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单株无效荚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模式下,20株/m2的大豆密度(PD2)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群体冠层内部光环境,降低植株田间大豆倒伏率,增加光合产物积累,从而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