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58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62篇
  51篇
综合类   536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96篇
园艺   69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乳酸菌以其安全、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表达外源基因,在食品、农业及医药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开发了一系列乳酸菌食品级基因表达系统。目前已建立了糖诱导表达系统、噬菌体φ31暴发式诱导表达系统、乳链球菌素调控表达系统、温控表达系统等。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以重组乳酸菌作为基因工程菌的时代将要到来。  相似文献   
992.
毛乌素沙区土壤养分对湿地退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湿地生态理论中空间替代时间的研究方法,以毛乌素沙区退化湿地为研究对象,选择距退化湿地水面不同距离,具有不同地下水位埋深的研究区域代表湿地不同退化阶段,通过分析5个不同阶段退化湿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随水平距离的变化特征,研究了土壤养分对湿地退化不同退化程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退化阶段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剖面均具有一个明显的富集层,既湿地退化前的泥炭沉积层。该沉积层在剖面中所处深度随退化程度的加剧而逐渐增加,且沉积层以上深度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趋于一致。土壤中全磷含量在剖面波动较大,分布特征无明显规律,不同水平距离全磷平均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说明湿地退化对全磷含量无明显影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流动沙丘入侵是导致毛乌素沙地湿地退化的首要原因,湿地退化导致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富集层深度逐渐下移,平均含量逐渐下降,而对全磷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3.
酒泉市制种产业从起步至今虽然还不到20年,但从基地规模、生产范围到种子产量、质量等均显示了较快的发展势头。特别是自从原酒泉行署把种子产业确定为区重点产业以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现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外贸制种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也成为酒泉市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994.
普洱市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区蝽类昆虫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样地调查及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研究了云南省普洱市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区刺栲+泥柯(华南石栎)+西南木荷群落(Ⅰ)、思茅松+小果栲+西南木荷群落(Ⅱ)、披针叶楠+耳叶柯(粗穗石栎)+刺栲群落(Ⅲ)、西桦+西南木荷+飞机草群落(Ⅳ)和人工植被(Ⅴ)的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共采集标本807头,隶属于18科82种。蝽科、缘蝽科、长蝽科和猎蝽科种类丰富,占全部种类的56%,长蝽科和蝽科个体占个体总数的69%。研究表明,捕食性蝽类在自然植被中占据优势,植食性蝽类在人工植被中占据优势。5个样地灌草层蝽类昆虫群落物种丰富度的排序为:Ⅴ>Ⅳ>Ⅲ>Ⅱ>Ⅰ,群落多样性表现为:Ⅳ>Ⅰ>Ⅱ>Ⅲ>Ⅴ。5个样地蝽类昆虫群落Jaccard相似性系数为0.217~0.488,任意2个样地蝽类昆虫群落为中等不相似或极不相似水平。蝽类对于植物多样性和植被性质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95.
谭道朝  卢维海   《广西植保》2010,23(1):33-37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稳则社会安,发展现代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有害生物对作物生产的产量和品质构成很大的威胁,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仅以粮食作物为例,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计,世界粮食生产因虫害常年损失14%,因病害损失10%,因草害损失11%,因鼠害损失20%。  相似文献   
996.
切割种子对二穗短柄草种子休眠及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打破二穗短柄草种子的休眠,对二穗短柄草种子进行了6种类型的处理:(1)不切割;(2)切掉胚乳1/4;(3)切掉胚乳1/2;(4)在背对胚的一面划一不伤及胚的裂缝;5)切掉胚乳3/4;6)全部切掉胚乳,只剩下胚,以探索各处理对种子休眠的影响。切割种子是打破二穗短柄草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切割处理对打破种子休眠有着显著的差异,其萌发率的高低顺序为(6)(5)(4)(3)(2)(1)。种子休眠被打破的难易,与种子切割点到胚的相对距离以及切割后剩下部分的百分比皆成负相关关系。分析表明,在自然条件下部分地损伤种子的胚乳,可以增加种子萌发的几率。作为模式植物,二穗短柄草的休眠特性对进一步研究植物种子的休眠机理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997.
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靶标酶。研究AChE活性及农药对酶的抑制作用,对昆虫抗药性研究和新农药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Yang et Li的抗药性及其AChE尚无系统报道。作者测定枸杞木虱AChE最佳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998.
蛴螬是鲁东地区花生田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在明确该地区花生田蛴螬发生种类和为害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优势种——暗黑鳃金龟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分布情况、发生原因,提出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人工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99.
旨在鉴定出潺菜病叶病原菌和筛选出防治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Dastur)的最佳药剂。本试验对潺菜病叶进行了组织分离,经过纯化鉴定病原菌为寄生疫霉。试验使用7种杀菌剂并采用了含毒培养基生长速率法来测定对寄生疫霉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药后48 h,百菌清的EC50值为13.60 mg/L,毒力指数较大,对寄生疫霉菌抑制效果非常显著;恶霜锰锌和代森锰锌的EC50值为16.99、28.62 mg/L,抑制效果较显著;甲霜锰锌、霜霉威和烯酰吗啉的EC50值分别为为56.23、57.16、60.71 mg/L,效果一般;二氯异氰的EC50值为319.21 mg/L,毒力效果较差;药后24 h各药剂对寄生疫霉的抑制效果与药后48 h抑制效果相似。在7种杀菌剂中百菌清对寄生疫霉抑制率最高,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00.
玉米季横垄坡面土壤剥蚀率与径流含沙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玉米全生育期横垄坡面土壤剥蚀率与径流含沙量之间的关系,以川中丘陵紫色土区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开展玉米全生育期土壤剥蚀率和径流含沙量变化特征研究,并分析土壤剥蚀率与径流含沙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玉米全生育期土壤剥蚀率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2.0mm/min降雨强度条件下土壤剥蚀率分别为1.5,1.0mm/min降雨强度条件下的1.87,4.59倍;同一降雨强度条件下,土壤剥蚀率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先降低后增加,苗期显著高于其他生育期。(2)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产沙量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先降低后增加,苗期最大(306.6g),抽雄期最小(64.6g);除玉米抽雄期外,其他各生育期产沙量随降雨强度的增大逐渐增加,且苗期和拔节期产沙量在降雨强度间差异显著;玉米各生育期径流含沙量在降雨过程中呈波动变化的趋势,降雨强度越大,其波动幅度越强。(3)玉米全生育期土壤剥蚀率与径流含沙量呈幂函数关系,且两者间达到极显著水平。研究结果可为揭示紫色土区坡耕地水蚀机理和区域水蚀预测预报模型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