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3篇
  31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重庆甘薯土壤养分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市江津区59个甘薯土壤样本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甘薯土壤整体偏酸,仅有不足1/4的土壤适宜甘薯生长;有机质含量偏低,有机质<20 g/kg的土样占83.1%;近2/3的土壤全氮、钾适合甘薯生长,分别占69.5%和77.9%,而全磷<0.6 g/kg的土壤占66.1%;有效N、P、K属缺乏范围的分别为45.7%、37.3%、66.1%;土壤中量元素交换性钙、镁适量和丰富分别是11.9%和66.1%、27.1%和35.6%;微量元素有效铜、锌、铁、锰含量不存在缺乏现象(有效硼除外)。  相似文献   
22.
【目的】旨在探究施加溶磷菌肥联合构树对铜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为土壤铜污染的改良及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方法】采用江西德兴铜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毛竹林地筛选出的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为微生物菌剂,制成溶磷菌肥,通过土壤熟化试验,设置对照(CK)、生物制剂(SW)、溶磷菌肥(JF)3个处理,测定土壤pH、有机质、有效铜含量指标,探究溶磷菌肥对土壤有效铜含量的影响;以1年生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盆栽苗为供试植物进行盆栽试验,测定构树生长特性、铜积累量等指标,探究溶磷菌肥对构树铜富集特性及对铜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溶磷菌肥能改良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同时活化土壤重金属铜能力突出,有效铜含量较对照处理提高9.26%~38.04%;生物制剂对土壤pH、有机质、有效铜影响不显著。两种处理均能提高构树生物量,菌肥促生效果更显著,地上、地下部生物量较对照处理分别提高91.44%~345.85%、156.58%~306.50%。生物制剂可促进无铜、低铜污染中构树转移能力,提高构树地上部铜富集能力;菌肥能增强构树根部富集能力,促进构...  相似文献   
23.
采用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了饲料中甲磺草胺的农药残留。样品用乙腈提取,QuEchERS净化,在Waters C18色谱柱上进行分离,经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梯度洗脱的条件下检测。结果表明,在0.002~0.500 mg·L-1,甲磺草胺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在0.10、10.00、162.00 mg·kg-1添加水平下,甲磺草胺的平均回收率为91.5%~103.0%,相对标准偏差为1.39%~5.41%(n=5),仪器对甲磺草胺的最小检出量为4.00×10-3 ng,甲磺草胺在饲料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1 mg·kg-1。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要求,适合饲料中甲磺草胺的检测。  相似文献   
24.
对新发布的GB 2763-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涉及草莓、浆果和其他小型水果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进行了归纳分析。通过比对发现,涉及草莓的限量标准有125项,其中108项限量标准有配套检测方法,登记农药的限量标准增加到17种,核实修订了嘧霉胺和甲氰菊酯限量标准及阿维菌素和嗪氨灵的每日允许摄入量。针对当前存在的限量标准数量不足、生产用药和登记农药限量缺、配套方法不全等问题,建议进一步扶持农药登记,加快制定草莓产品的限量标准,并补充完善相应的检测方法,推动出台一律标准限量,为草莓质量安全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
26.
本研究以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种子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浓度(0、0.01%、0.04%、0.08%、0.16%、0.32%、0.64%和1.28%,w/w)硝酸铵溶液引发0(对照)、3、6和12 h对其萌发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深入理解氮沉降对草地植物种子繁殖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氮浓度、引发时间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碱茅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活力指数存在显著影响(P 0.05)。碱茅种子萌发能力在硝酸铵溶液浓度为0~0.08%时呈上升趋势,但在硝酸铵浓度为0.16%~1.28%时呈下降趋势,并在硝酸铵溶液浓度为0.08%引发3 h时保持最高水平,这说明适度氮引发促进了碱茅种子的萌发,而过度氮引发则相反。因此,适当的氮沉降可能会促进盐碱化草地中碱茅种子的萌发,但过量氮沉降则会抑制其萌发。  相似文献   
27.
黄鑫  王菲  吴丹  孔凡青  王茜 《河北渔业》2023,(12):33-40
为探究白洋淀淀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0年10月在白洋淀淀区共设置10个采样点位,对其进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调查及测定pH值、电导率、总磷、总氮等9个水质理化指标。结果表明:白洋淀淀区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门,18科,28属,35种。其中,以节肢动物门为主,共11科,16属,17种;软体动物门次之,共5科,8属,14种;环节动物门最少,2科,4属,4种。基于PCA和RDA结果分析表明,COD、CODMn、TOC和pH值是影响白洋淀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28.
外源ABA与盐胁迫对银边吊兰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探究外源ABA与不同浓度盐胁迫对银边吊兰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盐渍化土壤中园林草本植物的耐盐适应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以水培条件下生长健壮的银边吊兰为材料,设置3个盐浓度梯度处理1个月(分别为S0(0 mmol/L)、S1(100 mmol/L)、S2(200 mmol/L)及2个ABA喷施处理(喷施与不喷施)),对其叶片形态、生物量、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光合色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1)盐胁迫下银边吊兰生物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显著下降;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表明盐胁迫显著影响了银边吊兰的生长及营养物质积累,抑制了其光合特性,加剧了其氧化胁迫.盐胁迫下银边吊兰通过提高根冠比以提高对逆境的耐受性,增加脯氨酸含量以应对渗透胁迫,增强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应对氧化胁迫.表明银边吊兰通过调节其生长生理特性对盐胁迫做出了积极响应.(2)喷施外源ABA使盐胁迫下银边吊兰的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表明外源ABA缓解了盐胁迫对其生长、营养物质积累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同时,外源ABA增加了盐胁迫下银边吊兰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缓解了其渗透胁迫;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OD和APX活性显著升高,表明外源ABA通过调节银边吊兰的抗氧化酶活性缓解了盐胁迫对其造成的氧化胁迫.[结论]盐胁迫显著抑制了银边吊兰的生长.银边吊兰通过增加其根冠比、提高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以积极应对.喷施外源ABA可进一步增加盐胁迫下植株的根冠比、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蒸腾速率,有效缓解盐胁迫对银边吊兰的伤害,提高其抗盐性.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石榴进行单盐(NaCl)和不同梯度混合盐碱胁迫,分析1年生石榴幼苗耐盐、盐碱的范围。研究发现:当单盐浓度在200mmol L~(-1)以下时,能较好地生长;当盐碱交互胁迫后,NaCl浓度在200mmol L~(-1)、pH8.72时,苗木受害严重;混合盐碱对苗木胁迫要高于单盐,高盐高碱的协同作用远远高于单盐。此外,本研究针对当前石榴抗盐碱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0.
以秦烟9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二次打顶措施对烤烟经济性状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二次打顶后,产量略有降低,平均减少5.55%,但产值、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都大幅提升,平均分别增加了7.02%、13.33%、8.35%。这表明二次打顶可不同程度上影响各部位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改善化学成分协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