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3篇
  31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压砂年限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宁夏海原县关桥乡罗山村的绵砂压砂地为对象,邻近未压砂地农田为对照,研究压砂1a,3a,5a,7a,10a后土壤机械组成,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压砂地与对照相比土壤水分含量高、全盐含量低;随着压砂年限的增加土壤质地粗化、容重明显增加,毛管孔隙度、持水量降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均呈下降趋势,过氧化氢酶、脲酶、中性磷酸酶、蔗糖酶的活性也逐年降低。连作3a表现出明显的连作障碍,压砂10a土壤质量状况较差。说明压砂对土壤的影响是双向的。  相似文献   
32.
不同生境小花山桃草自然种群表型变异与协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花山桃草自然种群的表型特征是其对自然生境适应的结果,不同生境种群间表型特征的比较可为揭示其表型变异产生的原因及变异规律提供重要线索。本研究以分布于不同生境的5个小花山桃草自然种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16个表型性状的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小花山桃草表型多样性较为丰富,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6.30%。表型分化系数在26.85%~96.98%之间,平均为73.03%,表明种群间变异是小花山桃草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不同性状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不同,其中株高、茎粗、单株果数和比叶面积在种群内的差异不显著,而在种群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表型分化系数达82%以上;节间距、叶宽、主根长、分枝数、果长和果宽在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单果种子数和单果重在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差异均不显著。株高、茎粗、叶长、叶宽、茎重、叶重、主根重和单株果数表现出一致的协变格局,生理功能性状之间的这种整合特性有助于小花山桃草适应多样的生境。聚类分析显示,5个种群可按生境条件的好坏分为两大类,进一步表明小花山桃草的表型特征受种群间环境条件(水、肥)强烈影响。绝大多数表型性状与生境因子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果实性状(包括果宽、单果重和单果种子数)与生境因子相关性低,进一步表明繁殖性状不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相似文献   
33.
探讨导孔直径对木结构用规格材(云杉、落叶松、花旗松、马尾松)握螺钉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导孔直径对木结构用规格材的握螺钉力影响较大,随着导孔直径的增大,握螺钉力会缓慢降低,当导孔直径在2~3 mm时,握螺钉力相对稳定;随着导孔直径进一步增大,握螺钉力会急剧下降。4种规格材的纵面握钉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马尾松、花旗松、云杉、落叶松。  相似文献   
34.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土地健康评价——以湖北省枣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菲  杨乐  马才学 《农业工程》2012,2(2):72-77
针对综合指数评价法存在的信息遗漏及主观等问题,该文采用物元分析法对湖北省枣阳市土地健康水平进行评价。在诠释土地生态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基于“生态—经济—社会”模式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土地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物元分析方法构建土地健康评价的综合评判模型,并以湖北省枣阳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吴店镇和七方镇土地处于健康状态,新市镇和太平镇土地处于不健康状态,其他8乡镇土地处于亚健康状态。根据评价结果,该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从而为枣阳市土地的健康、可持续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5.
重庆马铃薯土壤养分分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重庆主要马铃薯产区的土壤养分状况,通过采用土壤养分测试的方法,研究重庆主要马铃薯产区巫溪和城口两县随机采集的62个0~20 cm土壤样本。结果表明,大部分马铃薯土壤pH > 7.6,整体偏碱,不适宜马铃薯生长。有机质含量较丰富,其中高于20 g/kg的土壤占80.6%,高于40 g/kg的土壤占17.7%。全氮、磷含量丰富,有近一半土壤全钾含量属适量范围,丰富和缺乏范围内的比例分别是24.2%和30.6%,以巫溪县马铃薯土壤全磷、全钾含量缺乏较严重,比例分别为35.3%和50.0%。两县马铃薯土壤有效氮、磷、钾、硫含量均较丰富,交换性钙、镁含量十分丰富,而城口县土壤有效硫含量整体偏低。土壤有效铁、锰、硼均缺乏,比例分别为48.4%、56.4%和98.4%,有效铜、锌含量则十分丰富,各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城口高于巫溪。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同一产区不同部位土壤养分存在很大差异,不同产区马铃薯土壤养分丰缺范围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6.
分别采集了籼糯米、粳糯米和大米样品各5个,在同一发酵条件下酿造黄酒,同时使用电子舌、色度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和常规理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黄酒品质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原料酿造黄酒滋味品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籼糯米和粳糯米酿造黄酒滋味较为相似。通过方差分析发现,以大米为原料酿造的黄酒其涩味、后味A(涩的回味)和L*值均显著高于籼糯米和粳糯米酿造的黄酒(P0.05)。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发现,柠檬酸和乳酸为黄酒中的主要有机酸,且籼糯米酿造的黄酒样品中酒石酸含量显著偏低。由此可见,以籼糯米和粳糯米为原料酿造的黄酒其产品品质要优于大米。  相似文献   
37.
[目的]为分析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设施延后栽培葡萄叶片的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葡萄粒径及葡萄产量的影响。[方法]以6 a生"红地球"葡萄为供试材料,设置萌芽期水分胁迫(GS)、新梢生长期水分胁迫(PS)、开花期水分胁迫(FS)、果实膨大期水分胁迫(ES)、着色成熟期水分胁迫(CS)5个水分胁迫处理,以全生育期充分供水(CK)为对照。[结果]与CK相比,各水分胁迫处理都会使葡萄叶片Pro含量升高;CK处理会抑制葡萄叶片MDA含量的增加,且PS处理的葡萄叶片MDA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处于升高状态;CK处理葡萄叶片SOD活性比胁迫处理高,有利于葡萄的生长发育;不同时期的水分胁迫均对葡萄叶片POD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复水之后POD活性有所不同。各处理葡萄纵径和横径均历经两个膨大高峰期,GS处理有利于葡萄粒径的增长;ES处理不仅显著降低葡萄产量,且严重影响葡萄单粒重,影响外观品质;GS处理产量最高,故萌芽期水分胁迫不会导致葡萄减产,而在果实膨大期、着色成熟期进行水分胁迫则会严重减产。[结论]水分胁迫增加了葡萄叶片中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抑制了葡萄叶片中SOD及POD的活性;在葡萄的萌芽期进行水分胁迫产量最高,比CK增加了8.77%。  相似文献   
38.
采用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了草莓中85种农药残留同时测定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经C18 50 mg+PSA 50 mg+MgSO4 150 mg净化,在Phenomenex Luna® Omega C18色谱柱上进行色谱分离,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测定,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5~500 μg·L-1浓度范围内,85种农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4 5;在5、50和200 μg·kg-1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0.2%~109.0%, RSD为0.23%~13.90%。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要求,适用于草莓中该85种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39.
采用柱前衍生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建立了水中草铵膦的检测方法。水样在四硼酸钠缓冲盐体系中与氯甲酸-9-芴基甲酯进行衍生化反应,衍生产物在Waters AtlantisT3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上进行色谱分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 370 mg·kg-1,定量限为0.001 23 mg·kg-1,在0.002 00~0.200 00 mg·L-1,草铵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在0.003 00、0.300和30.0 mg·kg-1添加水平下,草铵膦的平均回收率为88.0%~103.0%,相对标准偏差(n=5)为0.73%~2.14%。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要求,适合水中草铵膦的检测。  相似文献   
40.
采用踏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调查了徐州半翅目异翅亚目昆虫的种类、发生与危害情况。结果表明,徐州异翅亚目昆虫共有10科34种,较历史记载的种类(5科20种)有显著增加,其中,蝽科种类最多(13种),占调查总种数的38.2%,较历史记载新增5种;缘蝽科次之(7种),占20.6%,新增5种;网蝽科和猎蝽科分别新增1种和5种。重要林木害虫有麻皮蝽、茶翅蝽、稻棘缘蝽、点蜂缘蝽、悬铃木方翅网蝽、梨冠网蝽和小板网蝽等,其中3种网蝽均为中度以上发生,特别是悬铃木方翅网蝽为重度发生,其风险性R值为1.64。蝽科的益蝽、蠋蝽、蓝蝽和猎蝽科的黑红赤猎蝽、短斑普猎蝽、暴猎蝽、黑叉盾猎蝽和黄纹盗猎蝽均为捕食性天敌昆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