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31.
32.
犬埃里希氏体病( Canine Ehrlichiosis)是一种蜱传播性的、犬埃里希氏体引起的、临床症状多样的、致死率较高的犬传染性疾病.该病最早发现非洲的阿尔及利亚,由于多以蜱为传染媒介,因此目前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2].临床症状可以表现为厌食、鼻液增多、衄血、贫血、血小板较少、白细胞减少、低蛋白血症及丙球蛋白升高等症状[3-4].目前国内有关于犬埃里希氏体病的病理剖检变化及病理组织学变化详尽报道的少见.本文通过采用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技术,对一例疑似犬埃里希氏体感染病例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患犬具有典型的浆细胞增生肝炎及浆细胞增生性肾炎等特征性变化.同时采用病原诊断试剂盒对其进行血清学诊断,最终确诊为犬埃里希氏体感染.该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将为犬埃里希氏体病的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其感染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33.
本试验将商品化疫苗株H120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直接免疫大白兔进行抗IBV全病毒粒子多克隆抗体的制备,通过琼扩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抗体效价,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了所制备多抗血清的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多抗血清具有很高的抗体效价,同时能够与不同形式的IBV相关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34.
兽医科学中病毒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受体在宿主细胞和病毒的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受体的特性与病毒的宿主范围和组织特异性密切相关,是病毒致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病毒学等学科的发展及新技术的出现,病毒受体研究逐渐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的研究结果可以为阻断病毒与受体的结合提供基础理论,进一步为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抗病毒新药物以及疫苗的研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5.
使靶基因表达沉默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作用,已经作为动物疫病防控领域的新手段在动物病毒性疾病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RNAi技术在猪病、禽病及牛病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6.
通过大田试验,考察了旱地垄沟覆膜栽培对土壤硝酸盐时空分布和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计了垄沟覆膜、平作不覆膜、平作覆膜和裸地对照4个处理,并对其土壤水分、硝酸盐的时空分布和玉米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玉米生长季,垄沟覆膜栽培模式下土壤0~40 cm土层含水量显著高于平作不覆膜;NO_3~--N主要集中在0~40 cm土层,且垄沟覆膜-垄上NO_3~--N表聚现象比其它处理更明显,10 cm处垄上NO_3~--N含量是沟内的1.6倍、平作不覆膜的2倍;垄沟覆膜和平作覆膜比平作不覆膜处理单株干物质量分别增加了36.15%、16.11%;单株含氮量分别增加了13.97%、3.59%;垄沟覆膜产量高于其他处理。垄沟覆膜栽培能够在保持作物生长状况良好,获得较高产量的同时,增加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同时增加NO_3~--N的表层累积,将其保持在根区,从而降低了NO_3~--N淋洗的发生,降低环境风险,是旱区获得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的玉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7.
本试验旨在构建一种以不同分支杆菌特异片段为目的基因的多重PCR检测方法。采用GenBank公布的结核分支杆菌RD10序列、牛分支杆菌moaB3序列、鸟分支杆菌16-23SrDNA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扩增产物条带分别为954bp、297bp、119bp。结果显示,三段目的基因都有很高的特异性,对比菌株均无扩增产物出现。对倍比稀释的模板质粒进行检测,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量为103 copies/μL的DNA模板,该方法特异、敏感、重复性好。首次应用的moaB3基因所得扩增效果良好,成功区分出牛分支杆菌。此多重PCR方法可用于结核分支杆菌、牛分支杆菌、鸟分支杆菌的鉴别和牛结核病的快速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38.
39.
为进一步探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非结构蛋白7(Nsp7)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发挥的生物学作用,本研究在获得Nsp7可溶性重组蛋白的基础上,首先制备了抗Nsp7蛋白兔源多克隆抗体。确定抗体的免疫活性后,将其与PRRSV共同接种Marc-145细胞。孵育1h后弃掉混合物,加细胞维持液继续培养48h,应用TaqMan探针Real Time PCR方法对培养物中病毒拷贝数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本研究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以和大肠杆菌表达的Nsp7α、Nsp7β重组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并有效用于病毒感染Marc-145细胞后其Nsp7蛋白分布情况的原位检测;更为重要的是,与正常家兔血清相比,不同稀释倍数的抗Nsp7多克隆抗体均可对病毒的复制产生抑制作用,其中10-3倍稀释血清的抑制率可达88.4%。结果表明,Nsp7特异性抗体可有效用于PRRSV抑制试验的研究;Nsp7作为PRRSV复制酶多聚蛋白成员之一,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旨在建立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本研究以两株纯化的ASFV p30与p54蛋白单克隆抗体(mAbs)为靶分子,利用噬菌体展示十二肽库进行四轮生物淘选,筛选多肽表位,以氨基酸GGG为接头设计合成表位串联多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棋盘滴定法确定间接ELISA的最佳反应条件,利用不同类型血清样本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分析、敏感度分析、稳定性分析及符合性评价。噬菌体淘选试验结果表明146PAEPYTT152为本实验室保存的mAb所识别的p54蛋白抗原表位核心序列。ELISA条件优化试验结果显示,以鸡卵白蛋白(OVA)作为N端偶联物的表位串联多肽抗原具有较低的非特异性血清反应背景,当多肽以碳酸盐缓冲液包被(2 μg·mL-1),血清以封闭液(1%明胶溶液)稀释100倍,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体以0.05% PBST溶液稀释5 000倍时,反应效果最佳;以上述优化后的条件确定了血清抗体阳性临界值为0.339。方法评价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经典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及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抗体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能检测低至1 600倍稀释的ASFV阳性血清,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用该方法与商品化的ASFV抗体检测试剂盒同时检测320份猪血清样本,两种方法的相对特异性和相对敏感性分别为97.6%与97.3%,总体符合率达97.5%(312/320)。综上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多肽间接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具有发展为临床诊断试剂盒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