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5篇
  24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本研究以盆栽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的条件下,分别以硝普钠、c-PTIO(carboxy-PTIO)为NO供体和清除剂进行叶面喷施,通过研究紫花苜蓿幼苗叶片、根系中次生代谢产物及关键代谢酶活性的变化,探讨干旱胁迫对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及NO介导下紫花苜蓿耐旱机制的响应。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紫花苜蓿叶片及根系中总酚、类黄酮、木质素和花青素的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同时增强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外源NO的施加则会促进这种趋势的进行,使总酚含量提高33.08%,在胁迫后期仍使酚类物质保持较高的代谢水平,改善胁迫所导致的损伤状况。而NO抑制剂c-PTIO则会不同程度地抑制紫花苜蓿幼苗中酚类物质的合成及其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因此,外源NO的喷施使紫花苜蓿中次生代谢物的积累与抗氧化酶活性维持在一个高于仅干旱胁迫的水平,更大限度地降低干旱对紫花苜蓿造成的危害,提高对干旱的耐受性。本研究进一步扩充了紫花苜蓿抗旱手段的工具箱,对紫花苜蓿的抗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2.
采用计量文献分析方法.把我国荒漠化防治学科划分为总结群众经验与学科萌芽阶段、定点试验和综合考察阶段、学科停滞阶段、科学研究的恢复发展阶段、荒漠化综合治理及科研迅速发展阶段等5个阶段.对不同阶段内的重点学科动向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理论研究、技术手段、学科交叉、研究水平等方面总结了我国荒漠比防治学科发展的特点.提出我国荒漠化防治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3.
重庆四面山几种林地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运用分形模型研究了重庆四面山几种林地土壤颗粒的分形特征,并探讨了分形维数与粒级分布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0-60cm土壤分形维数平均值的顺序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楠竹林>阔叶林,阔叶林和楠竹林土壤具有相对疏松、通透性好的结构,而针叶林和混交林地土壤质地较细,具有较好的持水保肥性能。②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阔叶林地土壤的分形维数减小最为显著,楠竹林地呈增大的趋势,而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地减小不显著。这种变化与4个剖面上粘粒含量的变化规律完全一致。③分形维数能够表征土壤颗粒的大小和数量,但对不同粒级颗粒含量的反映程度不同,主要由粘粒含量决定(R=0.964),与砂粒含量显著负相关(R=-0.873),与粉粒含量相关关系不显著(R=-0.004)。④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分形维数与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4.
以感染百合无症病毒(LSV)的百合叶片为材料,提取总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856bp大小的LSV CP基因片段.经Blast比对发现,该基因片段与Genbank上发表的ISV CP基因序列(DQ294655.1)同源性为97.31%.由该序列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其相似度为98.6%,仅存在某些氨基酸的差异.经过聚类分析表明,该CP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厦门和兰州分离的病毒遗传距离较近,而与海宁和广州分离的病毒遗传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165.
自然界存在诸多坏死杆菌,一旦牛等畜禽自身缺乏疾病抵御能力,或是因缺乏科学合理的伺养管理等,将极有可能感染牛坏死杆菌病。进而直接影响牛的正常生长,为此有必要加强对牛坏死杆菌病的科学诊断与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66.
SSR标记鉴定甜瓜品种‘红月亮’种子纯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甜瓜品种‘红月亮’F1代的种子纯度,通过提取甜瓜‘红月亮’子叶DNA,利用SSR(SimpleSe—quenceRepeats)分子标记对甜瓜品种红月亮F。代种子DNA进行了PCR扩增、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在20个SSR引物组合对亲本及F。代筛选中,共有6对引物组合具有多态性,多态率30%。选择CMBR026用于‘红月亮’F1代种子纯度鉴定,使用该标记共检测118株,其中2株为自交株,种子纯度为98.3%;试验用的‘红月亮’种子田间鉴定纯度为99.5%,鉴定结果一致。SSR分子标记方法更能准确鉴别出‘红月亮’中的不纯株,且大大缩短纯度鉴定周期。  相似文献   
167.
柑橘地土壤大孔隙与优先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重庆市江津区10和20a林龄的柑橘地为研究对象,应用优先流染色法和室内图像提取技术,土壤水分穿透曲线及Poiseulle方程综合分析土壤大孔隙与优先流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孔隙使染色区的水分渗透速率较非染色区提高了1.48倍以上。柑橘地大孔隙孔径范围在0.3~1.7mm,半径大于0.7mm的土壤大孔隙是形成优先流路径的主要孔径范围。  相似文献   
168.
柑橘地土壤溶质优先运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原状土柱与重塑土柱对比实验,应用溶质穿透曲线研究柑橘地土壤优先流及溶质优先运移的特征。结果表明:柑橘地原状土柱土壤穿透曲线表现出了上升阶段的拐点现象,是优先流与基质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原状土柱土体穿透曲线下降初期较陡,并表现出了较长的拖尾特征,重塑土柱下降趋势相对稳定。存在优先路径的土体出流速率稳定性较差,变异系数较大,其平均出流速率是重塑土柱出流速率的3.5倍。优先流作用使溶质相对浓度到达峰值的时间缩短了37.7%,此时造成的溶质运移量却是平衡基质流所造成的溶质运移量的2.5倍,因此优先流能够导致土壤溶质的快速大量迁移。  相似文献   
169.
浑善达克沙地是内蒙古自治区四大沙地之一 ,2 0世纪 6 0年代以后 ,该沙地发生了严重的沙漠化 ,不仅恶化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而且成为京津地区最主要的沙尘源之一 ,对京津、华北等周边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安全构成了愈来愈严重的威胁 .该文着重以浑善达克沙地腹地的内蒙古正蓝旗为例 ,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对沙漠化成因和过程进行分析 ,确定该区沙漠化发生发展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沙漠化防治的基本对策和措施 ,为有关的防治和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0.
采用改良兔脑粉的方法建立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模型,并与单纯兔脑粉浸出液DIC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以确立本实验室最佳DIC模型的方法。采用家兔18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兔脑浸出液组,B组为兔脑粉浸出液+氨基乙酸组;C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以注射前和注射后20min、40min、60min采血,测定凝血酶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3P)实验为观察指标,并做统计学处理,分别于相应时段观察肠系膜微循环血流状态。结果:A组和B组PT进行性延长、PLT进行性下降、FIB进行性降低,3P实验由阴性转为阳性,且B组变化更明显且持续时间长,C组血液指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