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153篇
农学   71篇
基础科学   168篇
  77篇
综合类   655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104篇
畜牧兽医   306篇
园艺   123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舍饲戈壁短尾羊妊娠母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60只月龄、体况、体重(43.64±2.19) kg的健康妊娠期戈壁短尾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各组母羊分别饲喂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照组日粮代谢能为7.98 MJ/kg,试验1组日粮代谢能为6.37 MJ/kg,试验2组日粮代谢能为4.77 MJ/kg。预试期15 d,正式试验期45 d。结果显示,试验2组母羊末重及平均日增重极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母羊血清中白蛋白(ALB)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尿素氮(BUN)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2组母羊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母羊瘤胃氨态氮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1组与试验2组母羊瘤胃拟杆菌门、疣微菌门和理研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丹毒丝菌属UCG-002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厚壁菌门和普雷...  相似文献   
972.
为了进一步探讨九种交配组合鳢的生长、消化酶等指标,试验选取乌鳢、斑鳢及杂交鳢[斑鳢(♀)×乌鳢(♂)]彼此之间交配繁殖的F1代来研究,其中G1代表斑鳢(♀)×斑鳢(♂)的F1代,G2代表斑鳢(♀)×乌鳢(♂)的F1代,G3代表斑鳢(♀)×杂交鳢(♂)的F1代,G4代表乌鳢(♀)×斑鳢(♂)的F1代,G5代表乌鳢(♀)×乌鳢(♂)的F1代,G6代表乌鳢(♀)×杂交鳢(♂)的F1代,G7代表杂交鳢(♀)×斑鳢(♂)的F1代,G8代表杂交鳢(♀)×乌鳢(♂)的F1代,G9代表杂交鳢(♀)×杂交鳢(♂)的F1代。结果显示:成活率以G1最高,G1、G4和G5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但G5的总增重和特定生长率低于其它组;试验分析了前肠、后肠、胃、肝胰脏和幽门盲囊中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在不同的组织中,淀粉酶活力和胰蛋白酶活力较高的组均为G1、G2和G5,胃蛋白酶活性较高的为G1、G2和G5。G1、G2和G5在不同的组织中都有较高的脂肪酶活性。综上所述,G1、G2和G4在本研究条件下有较大的生长和消化性能优势,可以为确定主养品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73.
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有些养蜂师傅通常会在给蜜蜂饲喂糖浆或喂水时加入少量食盐,可是关于蜜蜂采盐的研究却很少。通过往糖水中添加氯化钠配制成不同浓度的盐糖水,用未添加氯化钠的糖水作为对照,对中华蜜蜂进行奖励饲喂,记录中华蜜蜂对不同盐浓度糖水的选择情况。结果显示,中华蜜蜂对低浓度的盐有采集偏好,当盐浓度超过一定值就表现为趋避反应。  相似文献   
974.
为研究化学药剂和人工方式对火炬树的防除效果,实验比较了10%草甘磷水剂和41%农达的不同浓度、人工砍除地上部分和连根挖除的方式对火炬树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农达药剂浓度处理Ⅱ5在处理第16d时,毒害率和枯死率均达100%.处理Ⅱ4和Ⅱ6防除效果也在第31d时达到99%和98%.运用人工砍除地上部分和连根挖除方式对火炬树进行防除,由于不能完全挖除火炬树根系,一段时间后仍有一定量根蘖幼苗萌发.结合防除效果和防除成本考虑,41%农达药剂浓度0.3mL·m-2(Ⅱ4)时,其防除效果达99%,可在生产中加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75.
采用306只艾维茵肉鸡研究低磷日粮中添加两种不同植酸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养分利用率及氮、磷排泄的影响。试验共分3个处理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4只鸡。对照组饲喂正常磷水平的日粮;试验Ⅰ组饲喂低磷+植酸酶Ⅰ的日粮;试验Ⅱ组饲喂低磷+植酸酶Ⅱ的日粮。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植酸酶替代日粮中部分无机磷,肉鸡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提高了肉鸡的存活率(P<0.05)和钙、磷利用率(P<0.05);同时氮利用率有一定程度改善(P>0.05),显著减少了氮、磷的排泄量(P<0.05)。添加植酸酶Ⅰ与添加植酸酶Ⅱ相比,肉鸡的日增重与日采食量提高(P<0.05),氮的排泄量显著降低(P<0.05),磷的排泄量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976.
花椒籽饼熏蒸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及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GC-MS分析方法以及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离体触杀试验,研究了花椒籽饼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土壤生物熏蒸处理30d后,随花椒籽饼施用量的增加,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显著增加,土壤p H值呈上升趋势,速效磷含量则下降;番茄定植30d后,随花椒籽饼施用量的增加,植株根结指数逐渐下降,株高、茎粗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浓度的花椒籽饼浸提液均对根结线虫虫卵孵化产生抑制作用,且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GC-MS分析结果表明,花椒籽饼中含有2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具有杀线作用的D-柠檬烯和芳樟醇两种物质之和占总成分的13.53%;不同浓度的D-柠檬烯和芳樟醇均能够有效抑制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活性,且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综上,适量施用花椒籽饼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番茄植株生长,而且能够有效地抑制根结线虫的发生,其杀线机理主要归因于花椒籽饼中含有丰富的D-柠檬烯和芳樟醇。  相似文献   
977.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OmpP5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辽宁省副猪嗜血杆菌(Hps)OmpP5基因的遗传变异规律,从辽宁省阜新市某猪场疑似患有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患猪肺部采取组织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通过革兰染色、生化鉴定、卫星现象及Hps 16S rRNA PCR检测,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根据已发表的Hps OmpP5基因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对分离株OmpP5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及测序,得到长度为1 116bp的OmpP5基因序列。将该序列与已发表Hps参考株的OmpP5基因进行同源性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核苷酸同源性为89.8%~99.5%,分离株与参考菌株№4在同一分支,表明OmpP5基因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分离株和№4亲缘关系较近。研究结果为阐明辽宁省Hps毒力基因及致病机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8.
正天津地区利用改良后的青萝卜一代杂种进行塑料大棚春甜瓜—秋青萝卜栽培,春茬甜瓜效益显著,秋茬青萝卜商品率提高,且可延迟至元旦、春节期间收获上市,每667 m~2年收益比传统青萝卜露地种植模式提高1倍。青萝卜是传统的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栽培历史悠久,早在乾隆年间就享有盛誉,素有"豆瓣绿"和"赛鸭梨"的美称。天津沙窝、田水铺、葛沽、索庄等地均盛产青萝卜,目前以沙窝村和田水铺村种植面积最大,产品影响力更高。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979.
为了解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的分子特征及致病性,本研究利用RT-PCR从吉林省某猪场出现严重腹泻症状的仔猪病料中检测到BVDV核酸阳性,将处理后的BVDV阳性样品接种于MDBK细胞,分离到1株病毒,命名为BVDV JLS-01。通过免疫荧光检测、5′UTR与Npro RT-PCR扩增对其分子进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毒株在MDBK细胞上盲传至8代未出现细胞病变,在免疫荧光试验中呈阳性荧光信号。RT-PCR扩增获得大小分别为280和735bp的5′UTR和Npro片段。BVDV JLS-01株5′UTR与Npro序列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其与LN-1和ZM-95亲缘性最近,与牛源毒株LN-1基因同源性达99.3%,提示该毒株可能来源于牛源毒株。将BVDV JLS-01株F8代细胞培养液人工感染BVDV和猪瘟病毒(CSFV)抗体阴性猪,感染猪未表现出明显的体温升高,但白细胞数量下降,并在感染猪的白细胞提取物中分离到该毒株,表明该毒株具有一定的致病性。该毒株的成功分离对进一步开展BVDV流行病学调查及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0.
为全面了解吉林省某规模化牛场牛病毒性腹泻(BVD)的流行情况,试验采集临床血清样品157份,粪便样品18份,肝脏、精液等组织样品17份,应用BVDV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利用BVDV1型引物,采用纳米PCR方法对血清及临床样品进行BVDV抗原检测,对抗原阳性样品进行测序分析;将抗原阳性样品经研磨、稀释后用0.22μm滤膜过滤除菌,接入牛肾细胞(MDBK)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盲传3代后再次进行抗原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病毒对MDBK细胞的侵染作用;利用Mega软件绘制系统进化树并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牛场临床血清BVDV抗体阳性率为77.1%,血清抗原阳性率为12.1%,临床粪便等样品抗原阳性率为74.3%;病料接入细胞未观察到细胞病变,分离毒株PCR产物测序分析结果与样品抗原检测结果一致;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分离株毒液正常吸附于MDBK细胞中,有明显荧光反应;抗原测序分析显示,该牛场BVD主要流行毒株与BVDV JL-1株同源性高达99.0%,且均为BVDV 1型毒株。本研究对该牛场BVDV流行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为开展净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