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12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试验站应用原状土柱培养法测定了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潮土系统中N  相似文献   
32.
对毛乌素沙地低地草甸芨芨草-盐爪爪群落地上生物量做了5年逐月观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植物群落生物量对气候响应的逐月回归模型.研究表明:①气温因子除7月外,在其他各月都对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光照时数只在7、8两个月对生物量产生影响;②与干旱区常见的情况不同,降水因子无论在哪个月份都不是芨芨草-盐爪爪群落地上生物量的显著影响因子;③每个月份地上生物量都受前一月份生物量的显著影响,说明植物生长连续性对生物量的积累很重要.利用逐月回归模型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群落生物量在各月的变化范围进行了预测.为比较逐月回归模型与传统的累积回归模型的模拟效果,分别建立了7月和9月地上生物量对累积气候因子的多元回归模型,比较表明,逐月回归模型在多数年份都更接近于实测值.与传统的累积气候因子回归模型相比,逐月回归模型在3个方面更具优势,即模拟结果更精确,可以揭示气候因子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细节,具有预测能力等.因此,逐月回归模型的建立是对传统研究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33.
大规模的太阳分光地基联网观测不但能够直接为该项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可为卫星遥感提供地表订正.利用性能优越的LED型太阳光度计,依托中国生态研究网络(CERN)分布在中国各地的观测站,建立了标准的太阳分光辐射观测网.利用Langley定标法结合量值传递定标法对观测网所有光度计的标定方法及误差分析表明,不同光度计间的同步观测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以及与CIMEL光度计的观测结果间(相对偏差小于5%)有很好的一致性,证实了观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该类型光度计及其观测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4.
土壤被认为是大气氧化亚氮(N2O)的重要生物排放源.随着大气CO2浓度升高,土壤N2O排放规律可能发生改变.无锡FACE(Free-air CO2 Enrichment)基地至2003年已运行2年,分别采集Ambient(背景大气CO2浓度处理)和FACE(背景大气CO2浓度 200 mmol·mol-1处理)农田土壤,调节含水量至40%WFPS,在25℃室内有氧预培养7 d后,按250 μgN·-1添加NH4NO3,将含水量调节至80%WFPS,在25℃进行有氧培养7 d.在此培养期间,定期测定施肥后土壤N2O和CO2排放速率,探讨来自田间Ambient和FACE土壤N,2O排放差异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所有土壤N2O和CO,2排放速率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迅速递减,来自Ambient处理的土壤N,2O和CO,2排放速率均高于来自FACE处理的土壤相应排放量,且土壤N,2O与CO,2排放速率存在显著正相关.通过比较培养前后土壤交换态NH,4 和NO,3-含量的变化,显示培养过程中可能存在相当量的微生物氮固持,有必要加强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5.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了3种控释肥对土壤氮素硝化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具有明显控制氮素释放的作用。在培养的前23d,控释肥处理的土壤NH4+-N含量低于尿素处理,而后则高于尿素处理。各肥料处理土壤NO3--N含量均随培养时间逐渐增加,但不同肥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8d培养期间,施入控释肥的土壤反硝化氮损失量为30.33~30.91mg N·kg-1土,比施加尿素处理土壤低13.83~14.41mgN·kg-1土,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控释肥降低氮肥的反硝化损失达3.45~3.60个百分点。控释肥处理土壤N2O累积释放量约为15.71~20.45mgN·kg-1土,比尿素处理高0.86~5.60mgN·kg-1土,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6.
在种植辣椒的菜地土壤原位条件下,应用原状土柱培养-乙炔抑制法测定辣椒地土壤氮素反硝化损失与N2O排放量。试验结果表明,辣椒地土壤具有较高的硝化与反硝化活性,而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素反硝化损失量显著提高。辣椒生长季节不施肥、常规施氮和高氮施肥条件下辣椒地土壤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量分别为3.62kg/hm2、6.68kg/hm2、16.13kg/hm2和1.09kg/hm2、7.06kg/hm2、25.06kg/hm2,其中常规施氮处理的土壤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量分别占施肥量的1.36%和2.65%,高氮施肥处理分别占施氮量2.78%和5.33%。辣椒地土壤氮肥经反硝化途径损失的比例不高,但产生较高的N2O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7.
玉米-潮土系统中氮肥硝化反硝化损失与N_2O排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华北平原潮土上应用原状土柱培养乙炔抑制法测定夏季玉米地氮肥硝化反硝化气态损失量和 N2 O排放量。结果表明 ,潮土上尿素氮水解快 ,硝化活性较高。不施氮肥处理下土壤中 N2 O排放总量为 0 . 33kg N/ ha;施氮大大增加 N2 O排放量 ,氮肥表施时 N2 O排放量为 2 .91kg N/ ha,穴施时为 2 .5 0 kg N/ ha,分别为施氮量的 1.94 %和1.6 7%。不施氮肥时土壤氮的反硝化损失量为 1.17kg N/ ha,氮肥反硝化损失量表施时为 3.0 0 kg N/ ha,穴施时为2 .0 9kg N/ ha,分别占施氮量的 2 .0 0 %和 1.39%。硝化反硝化作用不是该地区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8.
利用2004年秋冬季全国联网资料,给出中国19个典型区域大气气溶胶的光学厚度(AODλ=500nm)、Angstrom混浊系数(β)和Angstrom波长指数(α).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海北、拉萨,AOD平均分别为0.09、0.12,β平均分别为0.05、0.13,α平均分别为1.09、0.06.东北地区,海伦、三江,AOD平均分别为0.14、0.15,β平均分别为0.04、0.06,α平均分别为2  相似文献   
39.
东北黑土中CO_2和CH_4的排放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实验方法,研究了东北黑土中CO2和CH4的排放规律.田间测定结果表明,在东北黑土中有较大的CO2排放量,而且不同作物系统间的排放量有显著差异(P<0.05).玉米在整个生长期土壤CO2排放总量为5 258.1~6025.3kg@hm-2,大豆整个生长期排放总量为6 513.1~7 484.7kg@hm-2,土壤是大气中CO2的主要源之一.作物-土壤系统中CO2排放通量与气温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水分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CO2主要排放期出现在温度较高的6-8月份,温度是该地区CO2排放的主要限制因子.土壤-旱作系统中也产生CH4排放,不同作物系统中的排放量有显著差异(P<0.05),玉米地和大豆地中CH4的排放总量分别为1.13~2.14 kg@hm-2和0.62~0.71kg@hm-2,总排放量不大,农田旱作系统可能不是甲烷的主要源.CH4的排放通量与温度和水分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