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4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林业   424篇
农学   253篇
基础科学   297篇
  136篇
综合类   1810篇
农作物   178篇
水产渔业   76篇
畜牧兽医   1106篇
园艺   264篇
植物保护   9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2015年广东木材进口形势喜忧参半.由于以前进口的原木数量过大,本年国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的木材及制品市场清淡,原木消费能力下降,造成原木进口数量下降.广东省在鼓励住房消费和降准、降息政策作用下,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5.4%、GDP完成同比增长8.0%、全年木质家具出口占全国51.76%,加上胶合板等木材加工产品产量的增加等,工业和装修等对锯材消费能力加强,因此广东2015年锯材进口量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筛选应急防控番茄潜叶蛾的绿色、高效农药,为防止进一步扩散为害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9种内吸性杀虫剂,分2个浓度梯度,总计在田间设置18个药剂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在药后1、3、7和14 d调查虫口,计算虫口减退率及防效,筛选绿色高效的农药及最佳药剂浓度。【结果】 60 mL /667m2的6%阿维·氯苯酰SC、42 mL /667m224%甲氧虫酰肼SC、7.5 mL/667m2的20%氯虫苯甲酰胺SC 3种药剂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和虫口减退率均在90%以上,后两者在后期效果最为明显,具有持效性。3种药剂在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93.6%、93.16%和93.72%,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1.20%,90.59%和91.36%。37.5 mL /667m2的0.3%印楝素EW在整个过程防效最低,药后14 d防效为38.04%,其减退率仅为14.79%。【结论】 轮换使用60 mL/667m2的阿维·氯苯酰SC、42 mL /667m2 24%甲氧虫酰肼SC、7.5 mL /667m2的20%氯虫苯甲酰胺SC在生产上。  相似文献   
73.
为解决青藏高原东部强降温的气象预报和服务问题,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68个气象站1961-2017年逐日最低气温数据,辅以趋势分析及相关分析等方法,本文探讨了近57年青藏高原东北部强降温的阈值及气候特征,并利用NECP/NCAR(2.5°×2.5°)海温场、高度场建立了预报诊断模型。研究发现 (1) 应用改进的强降温指标统计寒潮发生的特征更符合高原实际情况。(2)受地形地貌及山脉阻挡的影响,青藏高原东部强降温次数的地域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海拔较高的山区和东部地区强降温次数明显多于盆地。南部山区24h寒潮发生的次数多于48h、72h。(3)近57年区域寒潮频次总体呈下降趋势,南部和北部的降速分别为-0.5次/10a、-0.4次/10a,并通过显著性检验;西北部盆地区降速分别为-0.1次/10a,未通过显著性检验。(4)高冷空气的移动路径是强降温预测的关键信号。研究结果为青藏高原相关部门开展农牧业资源的和旅游资源的相关决策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杨树叶锈病是危害杨树幼苗、成林及幼林的主要叶部病害之一,杨树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叶部病害。叶片是主要受害部位,也可在芽和嫩枝上发生,症状的共同特点是在叶片上产生黄色粉状物。该病在阿勒泰地区2013年发病株率达到80%以上,为了控制该病的危害,在2012~2014年对该病的发生条件和防治技术作了初步研究。就杨树叶锈病分布与危害、病原菌种类、症状、发病规律、寄主种类和防控措施等做了论述,并就病害提出了防治建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种鸡受精率低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本研究以新疆昌吉鸡乐乐种鸡场2栋鸡舍受精率低的实例出发,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对受精率低的预防提出几点建议,为其他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正甘肃省正宁县最适宜栽培的苹果品种是红富士系的长富2号、秋富1号、寿红,烟富1号、烟富3号、烟富6号等,搭配品种是秦冠、新红星、金冠、王林。建园栽植技术如下。(1)栽植时间。分春栽和秋栽,春栽宜在土壤解冻后树苗发芽前进行,以3月中下旬最好。秋栽宜在树  相似文献   
77.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寻求有效且适用全国的新型社会养老模式迫在眉睫。"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创新产品,已成为发达国家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以房养老"是否能够适应中国国情,有效的减轻我国的养老压力呢?本文除了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从理论上探讨其可行性,更以居民对"以房养老"政策的认可度和意见建议为核心,通过调查问卷以及实地走访等方式从实证层面判断该政策推广实施的可行性。由此总结出"以房养老"政策实施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并对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今后政策的实施和改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8.
为探讨发酵中草药渣饲料对仔猪生长性能、消化率、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28日龄仔猪54头,分成对照组、中草药渣组及发酵中草药渣组。试验期分为前期(1~28 d)和后期(29~56 d)2个阶段。结果表明:与中草药渣组及对照组比较,试验前期,发酵中草药渣组仔猪平均日增重(ADG)提高6.59%和8.65%,平均日采食量(ADFI)提高3.31%和2.66%,耗料/增重(F/G)降低2.82%和5.49%(P <0.05);试验后期,仔猪ADG提高3.99%和8.40%(P <0.05)。前期的粗蛋白质(CP)消化率提高6.35%和15.53%(P <0.05),2个阶段的粗纤维消化率,分别提高22.11%、15.22%和18.22%、21.20%(P <0.05)。前期的白蛋白(ALB)水平提高14.35%和23.09%,前期的甘油三酯(TG)降低9.10%和13.79%,2个阶段的尿素氮(BUN)水平分别降低了8.78%、12.34%与13.67%、16.38%(P <0.05)。前期的血液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提高11.69%和17.8...  相似文献   
79.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北五味子进行无性快速繁殖,规范北五味子苗木种植,提供优良苗木,建设北五味子良种快速繁殖体系是保证北五味子品质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源及水平对育成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氮、铜代谢的影响。采用3×3+1双因素试验设计,设3种铜源(硫酸铜、碱式氯化铜、蛋氨酸铜)和3个铜添加水平(10、25、40 mg/kg),1个对照组。选择60日龄健康、体重接近的美国短毛黑雄性水貂120只,随机分成10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貂。预试期7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1)水貂的平均日采食量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呈极显著线性增加(P0.01),并且平均日增重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也呈线性增加(P=0.053)。2)水貂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呈极显著线性增加(P0.01),并且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也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3)水貂铜摄入量、粪铜排泄量、尿铜排泄量以及铜沉积量均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呈极显著线性增加(P0.01),然而铜的表观吸收率却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呈极显著线性降低(P0.01)。水貂对碱式氯化铜和蛋氨酸铜的表观吸收率极显著高于对硫酸铜的表观吸收率(P0.01)。水貂氮沉积量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由此可见,基础饲粮中铜含量为8.05 mg/kg时,饲粮添加40 mg/kg的铜能改善育成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提高水貂粗脂肪表观消化率;育成期雄性水貂对碱式氯化铜和蛋氨酸铜的表观吸收率高于对硫酸铜的表观吸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