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0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二、应用方式以饲料添加剂形式应用较简单,为人们最早所采用。随后发展了皮下埋植方法,这样可以解决有些增重剂口服效果差的问题,同时使增重剂在放牧牛上也得到应用。可作一次埋植,也可重复埋植,但最后一次埋植离屠宰时间至少不小于该增重剂的有效期,以保证对消费者的安全性。埋植是用专门的器植器进行。埋植部位为耳根部或耳背中3/1处,据研究后者较好,不易发生埋植剂的移  相似文献   
262.
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主要毒力因子及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是目前幼畜腹泻的主要致病因素.文章综述了在畜牧业中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的主要致病因子黏附素和肠毒素、EatA及其生化特性,并介绍了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的传统灭活苗及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63.
不同留配体制下小群体近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了群体在3种规模7种留配体制下50个世代内的近交。结果表明,最优留种最优选配是近期内控制近交最有效的留配体制。非同胞随机交配和最优选配在随机留种下均可有效地控制群体近交,而在家系等数留种下只能控制起初若干世代的近交,可控制的世代数因群体规模而异。选配增加了世代内个体近交系数的一致性,但增大了世代间近交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264.
将Leslie年龄结构矩阵加上控制项(人工淘汰)引入家畜保种群,创建了世代重叠群体的计算机模拟保种模型,并用该模型模拟了年龄结构对秦川牛群近交及基因丢失概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各种家系后代供量方差及世代间隔因群体年龄结构的改变而变化;母牛年龄结构对群体近交及遗传漂变有极显著影响,延长母牛使用年限既可增大世代间隔,又可降低公牛女儿供量方差,从而增强了保种效果。相较而言,公牛年龄结构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65.
为了研究蜂胶作为佐剂对猪细小病毒(PPV)灭活疫苗细胞免疫效果的影响,试验将20头25-30日龄健康仔猪随机均分为4组,1-3组分别颈部肌肉注射2 m L蜂胶、铝胶和油佐剂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第4组为空白对照组注射2 m L生理盐水,2周后以相同剂量进行第2次免疫。分别于首免后第7,14,35天颈静脉采血5 m L,采用MTT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变化,ELISA法检测淋巴细胞上清液IL-2、IFN-γ(Th1型)和IL-6(Th2型)细胞因子含量。结果表明:蜂胶佐剂可以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和提高各细胞因子含量,效果优于油佐剂和铝胶佐剂。说明蜂胶提高细胞免疫的效果较好,可以作为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佐剂使用。  相似文献   
266.
本研究测定了肥育秦川阉牛脂肪组织7种高级脂肪酸的含量,分析了增重剂Rcvalor、脂肪沉积部位及体重的影响。研究发现,埋植Revalor显著提高了秦川阉牛脂肪组织中硬脂酸与亚油酸含量,降低了棕榈酸、棕榈油酸及油酸含量,而对豆蔻酸及豆蔻油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肾脂的总饱和脂酸含量极显著高于肌肉脂,而后者又显著高于皮下脂;体重对各种脂肪组织的脂酸组成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67.
禽流感是一种严重危害畜牧业和人类健康的烈性传染病,它是由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全身性或呼吸器官性传染病,该病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多年来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发生过此病,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  相似文献   
268.
3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10年来在同一地区分离到的3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分析,探讨H9N2亚型流感病毒变异情况.3个毒株的HA基因全长1 683bp,编码560个氨基酸;其裂解位点均为R-S-S-R,属于低致病力毒株;推导的HA基因氨基酸序列均含7个相同的潜在糖基化位点,受体结合位点为禽源性流感病毒特异性序列,左侧臂氨基酸均为NGQQG,右侧臂均为GTSKA.3个分离株与参考株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率均较高,仅有一些非关键位点突变.它们均属欧亚种系,与A/Duck/Hong Kong/Y280/97代表株亲源关系较近.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上证明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近年来未发生较大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