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8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4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32.
本试验旨在建立阿司匹林诱导的大鼠肠道损伤模型。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6周龄SD大鼠18只,经过7 d的适应性饲养后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只,单笼饲喂。模型1组和模型2组阿司匹林的灌胃剂量分别为50和200 mg/kg,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持续灌胃14 d。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灌服50 mg/kg阿司匹林显著降低了大鼠的体增重、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肠道黏膜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肠道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P<0.05),但对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血清溶菌酶(LZM)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灌服200 mg/kg阿司匹林显著降低了大鼠的体增重、肝脏指数、血清IL⁃2含量与LZM活性、肠道黏膜sIgA含量、肠道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及二者的比值(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200 mg/kg剂量的阿司匹林连续灌胃14 d可以成功建立大鼠的肠道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33.
分析了在SuperMap GIS数据向具有拓扑关系Arccoverage数据格式转换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利用SuperMap GIS与ArcGIS的结合,去除弊端,实现格式转换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4.
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区域创业环境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业是支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创业者的创业离不开良好的区域创业环境.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区域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以某地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为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5.
浙江第一古樟就地保护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浙江第一古樟的生长现状调查、生长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古樟保护与景点建设相结合,筑堤保树与改路保树、拆庙护树相结合,以低水位人工湖指示地下水位高度,通过泵提排水控制古樟地下水位等古樟就地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6.
本试验旨在探究粗脂肪水平和不同调质温度对颗粒饲料硬度的影响。在粗脂肪水平分别为3.37%、4.0%和4.65%时,调质温度为60℃、70℃和80℃时进行制粒为9种饲料,测定制粒后不同风干时间颗粒饲料的硬度、颗粒耐久性指数(PDI)等加工质量指标。结果表明:对于未经风干的颗粒饲料,当调质温度为60℃,当粗脂肪含量由3.37%提高到4.65%时,颗粒饲料硬度降低了30.6%(P0.05);而当粗脂肪含量为3.37%,调质温度从60℃升高到80℃,颗粒饲料硬度升高了138.5%(P0.05);与粉料相比,调质温度为60℃、70℃和80℃时颗粒饲料淀粉糊化度分别显著增加了67.9%、88.1%和130.5%(P0.05);随着颗粒饲料风干时间的延长,饲料水分降低,颗粒硬度却随之增加(P0.05);PDI与颗粒硬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2=0.954,P0.05)。综上可知,颗粒饲料的粗脂肪含量、调质温度和水分含量均会影响颗粒饲料的硬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通过提高调质温度,降低饲料中粗脂肪或水分含量,进而提高颗粒饲料的硬度。  相似文献   
37.
38.
试验以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1)为模型,探讨甘露二糖和甘露三糖抑制大肠杆菌对IPEC-1细胞黏附、侵袭和损伤的影响。在IPEC-1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甘露二糖和甘露三糖,使培养基中甘露二糖和甘露三糖终浓度分别为0(对照组)、5、10、20μg/mL和40μg/mL。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甘露二糖和甘露三糖对IPEC-1黏附与侵袭的影响;建立大肠杆菌诱导细胞损伤模型,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甘露寡糖对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甘露二糖和甘露三糖能显著抑制大肠杆菌对IPEC-1细胞的黏附与侵袭,且随着甘露二糖和甘露三糖浓度的增加,其抑制效果增强,具有剂量效应,甘露二糖、甘露三糖浓度在40μg/mL时,其对大肠杆菌的黏附抑制达到最强;甘露二糖、甘露三糖能降低大肠杆菌对IPEC-1细胞的损伤。甘露二糖和甘露三糖能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对IPEC-1细胞的黏附、侵袭和损伤,保证细胞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39.
40.
试验旨在研究地黄渣色素抗氧化性及色素稳定性。试验采用超声辅助浸提法提取地黄渣色素,检测地黄渣色素对2, 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考察温度、光照、金属离子和pH值对地黄渣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地黄渣色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地黄渣色素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宽泛的pH值稳定性,耐受紫外光照,强酸和金属离子会降低色素稳定性。研究表明,地黄渣色素的抗氧化性和稳定性较好,具有开发成为饲用色素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