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103篇
农学   70篇
基础科学   59篇
  89篇
综合类   397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209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以2007年淮安市植保植检站在楚州区开展农作物病虫全承包防治工作的实践为依据,总结了防治工作取得的经验,以期推动大范围全承包防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2.
43.
王鑫  张岚 《农业网络信息》2007,(10):165-166
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步伐的逐步推进,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探究的新热点,本文基于分析专题学习网站特性上.结合网站开发的实用技术,探讨如何开发高质量的专题学习网站.  相似文献   
44.
2007年6月在松山自然保护区发现核桃楸扁叶甲虫害严重,通过对扁叶甲的生活形态、世代、食性、天敌的观察及核桃楸受虫害程度的普查,得出了虫害的特点,并针对其发生面积大,制定了以生物、物理和化学方法为主要手段的可控防治措施,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采取可控防治措施的参考资料,有效控制病虫害,对保护松山地区的特殊植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银杏为我国传统的名贵树种,其生长缓慢、结实晚,一般要20多a才能开花结实,并且产量低。阐述银杏的生物学特征、繁殖方式、栽培管理方法、修剪整形及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旨在为扩大银杏园林生产、提高银杏的种植质量和产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6.
以妊娠母猪为研究材料,采用RT-PCR半定量方法对猪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3种受体组织表达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GFβ1在11种组织中的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肾上腺、下丘脑、肌肉、卵巢、脾、大脑、肾、子宫、肺、肝和心脏。3种受体的表达,总体上来说在子宫中相对较高。TGFβ1及其受体在肾上腺和子宫等组织中有相对较高的表达量,提示其在繁殖过程中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7.
以可燃性气体为目的产物,在450~600℃低温条件下对木屑进行微波催化热解。考察了热解温度、催化剂种类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微波热解可燃气产量和热值的影响,并分析热解过程中各气体组分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加入可有效提高气体产率,不同催化剂对气体产率的影响顺序为:K2CO3Na OHNa2CO3Mg OCa ONa H2PO4Na2HPO4。在热解温度550℃、K2CO3用量(以木屑质量计)20%的条件下得到高产量的中热值可燃性气体,气体产率为62.65%,低位热值14.05 MJ/m3;且K2CO3作为催化剂时可得到较高的H/C的气体。  相似文献   
48.
光合细菌配合面包酵母与藻粉培养轮虫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面包酵母与一定量螺旋藻粉培养褶皱臂尾轮虫的过程中,添加光合细菌液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作为辅助性饵料,对轮虫的生长具有明显特殊的促进作用。4组实验显示:投喂适宜量光合细菌轮虫增殖明显加快,但与光合细菌添加量的增加不完全呈正比关系;投喂光合细菌新鲜培养液与老培养液轮虫增殖效果相近;投喂光合细菌只能作为辅助性饵料。当配合酵母、藻粉培育轮虫时,3者在饵料上起到了良好的互补作用,培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和与之等氮磷钾养分量化肥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及其机制,为玉米抗旱技术措施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温室盆栽模拟试验研究施肥(不施肥、施用牛粪和施用化肥)、微生物(不灭菌和灭菌)和水分(不干旱即田间持水量的70%和干旱即田间持水量的40%)三因素对苗期(45天后)玉米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结果  (1)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处理显著提高玉米生物量,其中地上部生物量提高了155% ~ 278%,根系提高了71% ~ 122%,总生物量提高了125% ~ 221%;在灭菌条件下,干旱后玉米生物量显著降低(30% ~ 34%)。(2)施肥后,未显著改变土壤无机氮的含量,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与正常水分处理相比,干旱仅在有机肥处理下显著降低了土壤速效钾含量,达43.8%;施肥对土壤微生物总生物量和细菌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显著提高了真菌生物量以及真菌和细菌的比值;干旱后,土壤微生物总生物量、细菌和真菌生物量均未发生显著改变。(3)随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加,玉米总生物量显著增加。  结论  干旱显著降低了苗期玉米生物量,且这种干旱效应仅在灭菌土壤上出现,说明了土壤微生物能够增强植物对干旱胁迫的抗性;在干旱情况下,有机肥施用后玉米生物量显著高于化肥处理,土壤速效磷是主要的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50.
及时高效预测和筛查潜在农药污染场地对环境污染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万维网公开的46个农药场地样本数据,利用五分制层次分析法建立农药场地土壤污染快速预测指标体系,包括产品特征、局部气候条件、土壤属性和场地生产特征4个因素及其相应的产品毒性、持久性、气温、降水、风速、光照、土壤质地、土壤pH、有机质含量、生产时间和闲置时间11个特征指标。其中,农药场地生产时间、产品毒性及其持久性指标五分制分级后与农药场地土壤污染均存在显著线性相关性,三个指标不同组合对场地土壤污染的线性综合预测精度小于65%,而基于11个指标的机器学习方法综合预测精度为82%,但存在污染场地严重漏判问题。以综合评价指数值P≥0.6作为农药场地土壤污染的预测阈值,五分制层次分析法综合预测精度达到91%,优于线性预测以及机器学习方法,具有关键数据需求少、预测快速高效特点,体现 “宁严勿漏”的预测原则,可用于各类型农药场地的土壤污染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