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9篇
  8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北方甘薯区试资料的非参数度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秩次变量nij和n′ij非参数统计量PI、P′I、SI和Dj分析全国北方组2004-2005两年的甘暑区试资料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V1丰产性和稳定性S1最好,D6点分辨力最高,D10点分辨力最低,仅发现16.4%的差数为显著.  相似文献   
92.
甘薯高温催芽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产量的高低除与品种、耕作技术有直接关系外,与生长期的长短有着重要关系。同一品种,生长期越长,产量也越高,在正常的栽培条件下,春薯产量高于夏薯。国内试验结果表明,春薯每晚栽1天,减产1%,夏薯每晚栽1天,减产幅度更大。但是甘薯的生长期受当地气候条件,前后茬作物生育期长短的限制,不能任意延长。人为地创造适于种薯发芽成苗的条件,在早春低温条件下提早育苗,当外界气温达到甘薯生长条件时,立即采苗定植于大田,促其生长。这样不但可利用有限的种薯,生产尽可能多的薯苗,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93.
王钊 《中国种业》2000,(5):52-52
宝杂油一号是陕西省宝鸡市农科所 ,以优质不育系 89A为母本 ,97- 595C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经多年多点试验、试种及大面积示范表明 ,表现杂种优势强 ,丰产性好 ,早熟抗倒 ,抗寒耐旱等优点。 1999年 9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适宜于陕西关中及黄河流域同类生态地  相似文献   
94.
“以工补农”问题解析及其政策思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后,"以工补农"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当前学者们对"以工补农"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我国是否已经进入"以工补农"阶段进行论证;总结和介绍国外"以工补农"的经验;"以工补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框架.但在这些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太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不正确的观点,本文通过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解析,以期获得对"以工补农"问题更为全面的认识,并进一步对"以工补农"的政策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5.
甘薯在西部农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入介绍了甘薯的营养化学成分和防病保健功能,分析了甘薯多用途综合利用的价值,结合甘薯高产高效、适应性强的特性,论述了西北地区发展甘薯产业的有利条件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6.
复种指数反映了耕地的利用强度,利用遥感方法提取耕地复种指数可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采用SPOT/VGT NDVI时序数据(2001—2007年)和MOD13Q1 NDVI时序数据(2001—2011年)作为遥感数据源,利用HANTS滤波和SG滤波方法分别对两种数据源进行数据重构,进而提取出陕西省10个地(市)的耕地复种指数;根据提取结果,分析各地市复种指数的变化规律,进而对比两种方法在耕地复种指数提取过程中的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较好地反映复种指数的变化趋势;SG滤波后提取结果普遍高于HANTS滤波后提取结果;2001—2011年,延安市和榆林市复种指数增长较快,西安市复种指数出现负增长;2007年之后,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复种指数开始出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97.
根据马铃薯喜冷凉、怕高温、怕冷冻的特性,针对陕西关中西部地区的早春气候条件,因地制宜,提出了以早熟品种、地膜覆盖为核心内容的早催芽、早播种、巧浇水、早上市的改良栽培技术。技术突出一个"早"字,要求断霜齐苗,生长期在高温来临前基本结束,确保早熟马铃薯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98.
<正>他,九旬高龄,从事棉花远缘杂交育种61年,孕育出了659份种质资源;他,退休21年,仍坚持下田搞研究,甘于寂寞,不求名利,被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同事誉为——"棉痴"韩泽林  相似文献   
99.
甘薯产量的高低除与品种、耕作技术有直接关系外,与生长期的长短有着重要关系。同一品种,生长期越长,产量也越高,在正常的栽培条件下,春薯产量高于夏薯。国内试验结果表明,春薯每晚栽1天,减产1%,夏薯每晚栽1天,减产幅度更大。但是甘薯的生长期受当地气候条件,前后茬作物生育期长短的限制,不能任意延长。人为地创造适于种薯发芽成苗的条件,在早春低温条件下提早育苗,当外界气温达到甘薯生长条件时,立即采苗定植于大田,促其生长。这样不但可利用有限的种薯,生产尽可能多的薯苗,满足生产需要,同时可有效延长甘薯在大田的生长期,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0.
为了对江苏省张家港市水稻生产力进行大面积高效估测,建立一个科学准确的方法平台,利用TM和IRS-P6遥感影像,采用NDVI值比较区分法,应用"3S"技术对张家港市2005—2008年水稻的生产力变化进行了动态估测。结果表明:利用"3S"技术定量估测张家港市2005—2008年水稻平均种植面积的精度结果为96.41%;水稻平均单产精度结果为91.73%;水稻总产量遥感估测值与地面统计值差异结果为-11.69%;遥感估测张家港市水稻总产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耕地面积相对稳定。总之,基于"3S"技术定量估测张家港市近4年水稻生产力精度达到95%以上,实现了利用遥感技术估测张家港市大面积农业生产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