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10篇
  4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广西喀斯特地区植被演替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植被演替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在野外选取广西喀斯特地区4个主要植物群落演替阶段即草地、灌草地、灌丛、乔林的典型样地,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讨植被演替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植被演替导致了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显著差异。随演替的正向进行,土壤综合肥力指标值(Q I)呈增长趋势,其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草地(0.09)、灌草地(0.16)、灌丛(0.61)、乔林(0.89)。自然植被的正向演替是提高土壤质量的有效途径。导致草地和灌草地土壤质量相对较低的主要因素是植物生产力较低,土壤养分积累较少,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较低,土壤微生物数量较少,土壤酶活较低。土壤微生物数量结合土壤酶是反映土壤生物学活性和土壤质量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52.
53.
影响水稻穗部性状及籽粒碾磨品质的QTL及其环境互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优质恢复系测258为轮回亲本与粳型糯稻新品系IR75862杂交创制的BC1F7回交导入系群体,在广西南宁和海南三亚定位了产量相关性状(二次枝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粒重和穗重)、粒型(粒长、宽、厚)和碾磨品质(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的主效QTL并剖析其环境互作效应。双亲在穗实粒数、千粒重、粒长和粒宽及整精米率等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各产量相关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千粒重和粒长呈极显著负相关。多数产量及粒型相关性状与3种碾磨品质相关不显著。在南宁和三亚环境下检测到影响产量相关性状、粒型及碾磨品质的主效QTL共计57个,包括二次枝梗数的6个,穗实粒数4个,穗总粒数、粒重和穗重各5个,粒长9个,粒宽7个,粒厚1个,糙米率4个,精米率5个和整精米率6个,分布在除第11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上。多数影响枝梗数、穗粒数和粒重的QTL成簇分布,而且与影响BR、MR和HR的QTL分布在不同染色体区域。在第2、第3、第4、第5和第6染色体上鉴定出影响穗粒数、粒重、粒型及碾磨品质的重要QTL,这些QTL在以往不同遗传背景和环境下被多次检测到。在第8染色体RM152~RM310区间鉴定到1个影响粒长和粒宽的新的QTL,能同步增加粒宽和粒长。鉴定出的这些稳定表达的QTL具有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应用价值。整精米率是受环境影响最大的性状,其QTL的环境互作效应明显。对QTL的环境互作效应特点及其在品种标记辅助改良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4.
为研究施氮方式和行距配置对水稻冠层结构和产量的影响,以沈稻9号为材料,于2019—2020年进行田间试验,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不施氮肥(A0)、农户方式(A1)、底氮减施(A2)、底氮后移(A3)4种氮肥管理方式,副区设常规方式(行距30 cm,B1)、缩行增密(行距25 cm,B2)、宽窄行(行距40 cm+2...  相似文献   
55.
益生菌在反刍动物饲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曾经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但随着抗生素带来的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弊端的显现,人们开始重视绿色、生态、无污染、无残留的益生菌在畜牧业中的开发利用。因此,本文将对益生菌在动物饲粮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利用益生菌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6.
研究了木结构建筑楼盖结构振动特性与建筑舒适度耦合性能,对其开展有限元振动模型计算、模态试验及振型和舒适度分析。结果表明:楼盖结构基频模拟值、单向模态试验值和双向模态试验值均满足楼盖结构不小于15.623Hz设计要求;楼盖结构经有限元模拟计算的前三阶固有频率中,其基频振型为长度、宽度方向的弯曲振型,第二阶为长度方向的弯曲振型,第三阶为宽度方向的弯曲振型;楼盖结构的双向模态试验的基频呈x向的一阶弯曲振形;二阶固有频率呈x向的二阶弯曲振形。  相似文献   
57.
以优质粳稻品种Lemont与高产籼稻品种特青为亲本培育的高代双向回交导入系为材料,在温室140 mmol L-1 NaCl胁迫条件下定位影响苗期叶片盐害级别(SST)、幼苗存活天数(SDS)、地上部K+浓度(SKC)和地上部Na+浓度(SNC)及人工气候室条件下影响地上部K+、Na+浓度的QTL。双向导入系的大部分遗传背景与各自的受体亲本相同,其中Lemont背景导入系中轮回亲本Lemont的基因组平均占83.8%,特青背景导入系中轮回亲本特青基因组平均占88.9%。各耐盐相关性状在两个背景群体中均出现超亲分离,多数性状的频率分布呈相互重叠状态,表明双亲作为供体相互导入各耐盐性状基因的效应大致相当。两个背景导入系群体中分别检测到影响上述耐盐相关性状的QTL各18个,同一性状在两个背景导入系中未能检测到任何相同表达的QTL,表明耐盐QTL表达具有很强的遗传背景效应,同时也说明这些耐盐QTL的效应可能较小。温室和人工气候室两种环境下仅在特青背景导入系中检测到1个影响SKC的相同QTL,表明耐盐QTL与环境的互作非常明显。虽然双亲均表现中等感盐,但QTL定位结果表明双亲中都存在一些提高耐盐相关性状的有利等位基因。研究认为,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挖掘“隐蔽”于育成品种中的耐盐基因,进一步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对这些非等位耐盐基因进行聚合,完全有可能提高育成品种的耐盐水平。  相似文献   
58.
利用粳稻Lemont和籼稻特青相互导入构建的遗传背景基本一致的双向回交导入系群体,分别在北京和海南环境定位影响抽穗期和株高的主效QTL及其环境互作,分析QTL及其与环境互作表达的遗传背景效应。在北京和海南分别检测到影响抽穗期和株高的主效QTL 16个和17个,其中有5个主效QTL (QHd2、QHd8a、QPh3、QPh5和QPh12)在两种背景下同时被检测到,表明多数主效QTL的表达具有遗传背景特异性。两种背景下检测到影响抽穗期的3个主效QTL (QHd8a、QHd9和QHd10b)存在环境互作,其中QHd8a与海南环境的互作在两种背景下提早抽穗2~3 d,与北京环境的互作则延迟抽穗2~3 d,是影响抽穗期的一个重要主效QTL。通过与以往相同亲本来源的7个不同定位群体在不同环境下定位结果的比较,鉴定出一些在不同遗传背景和环境下稳定表达的主效QTL,如QHd3、QHd8a、QPh3和QPh4,适宜用于水稻抽穗期和株高的分子标记改良。基于QTL定位结果,本文对如何通过分子标记辅助改良品种在不同环境下的抽穗期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9.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培养物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将40只杜寒羊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05%、0.1%、0.2%复合益生菌培养物.结果显示: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末重分别升高3.11%(P<0.05)和3.30%(P<0.05),平均...  相似文献   
60.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粮中部分扣除或过量添加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对杜寒杂交肉羊育肥阶段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氮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旨在为我国肉羊饲养标准中脂溶性维生素需要量参数的制订提供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120只90日龄断奶后体重为(26.0±0.1) kg的杜寒杂交肉羊,根据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PC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扣除任何维生素;试验组分别在PC组基础上扣除30%的维生素A(PC-VA组)、维生素D(PC-VD组)和维生素E(PC-VE组);另设过量添加组,其3种脂溶性维生素添加量均为对照组的7.5倍(PC-7.5组)。预试期10 d,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第60~90天,PC-VE组公羊干物质采食量(DMI)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 PC-7.5组母羊平均日增重(ADG)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0.05); PC-7.5组母羊饲料转化率(FCR)最高(P 0.05),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部分扣除维生素E和试验周期对公羊DMI和ADG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摄入高倍剂量脂溶性维生素和试验周期对母羊ADG和FCR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摄入高倍剂量脂溶性维生素和试验周期对肉羊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结果提示,饲粮长期扣除30%的维生素E或摄入过量的脂溶性维生素可降低杜寒杂交肉羊增重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对肉羊生长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