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鱼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陕西省甘养殖场送检的病鱼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培养特征观察笔生化特性分析结果证实为嗜水气单胞菌;小鼠和金鱼致病性试验证实分离菌具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链毒素、万古霉素等高度敏感,对羧苄青霉素、氟哌酸等不敏感。用该菌制成灭活免疫金鱼保护力可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42.
灰树花多糖对鲫鱼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灰树花多糖(Polysaccharide of Grifola frondosa,PGF)药饵连续投喂鲫鱼35d,通过测定血清凝集抗体效价、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离体白细胞吞噬活性(phagocytic activity)、吞噬细胞杀菌活性(bactericidal activity),研究灰树花多糖对水产动物特别是鲫鱼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设计以不同剂量(分别为250mg/kg鱼体重、400mg/kg鱼体重、500mg/kg鱼体重、600mg/kg鱼体重、1000mg/kg鱼体重)的灰树花多糖药饵饲喂试验鲫鱼,分别于第0、7、14、2l、28、35d用血凝板法、MTT染色法进行免疫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各添加水平均可增强鲫鱼的免疫功能,其中剂量为400mg/kg、500mg/kg和600mg/kg的吞噬活性及杀菌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剂量为250mg/kg、1000mg/kg时,杀菌活性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00mg/kg组、500mg/kg和600mg/kg组的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400mg/kg组、500mg/kg和600mg/kg组的血清凝集抗体效价最高为1:256,250mg/kg和1000mg/kg组的血清凝集抗体效价最高为1:32。各项指标的峰值出现在第2~3周。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在鳜细胞免疫水平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用不同比重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对鳜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进行分离,结果表明比重为1.080的分离液可最大程度地将鳜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分离出来。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对分离出的淋巴细胞进行染色,结果显示最佳的染色条件为在pH6.0~6.5的孵育液中37℃孵育90 m in,然后2%甲基绿37℃复染10 m in,酸性α-醋酸萘酯酶阳性细胞胞核被染成绿色而胞浆被染成红色,阴性细胞胞核和胞浆都被绿染。对正常未免疫鳜与嗜水气单胞菌脂多糖和鳜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免疫一周后的鳜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计数,结果酸性α-醋酸萘酯酶阳性细胞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18%、33%~40%和26%~29%,方差分析表明免疫组与对照组阳性率差异极显著,说明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可用于鳜细胞免疫水平的检测。  相似文献   
44.
中华鳖穿孔病的病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省西安、咸阳和宝鸡等地区养殖的鳖穿孔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在分离出的6种菌株中,经过人工感染试验,其中9401,9402,9403和9405菌株对健康幼鳖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病鳖相同症状;对小白鼠感染试验,4种菌株均能致死。由此说明这4种菌株为穿孔病的病原菌。对菌体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的鉴定,证明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和普通变形杆菌。  相似文献   
45.
中草药“菌态康”对水产动物病原菌的杀灭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多味中草药组方提取其有效成分,制成“菌态康”制剂,测定其对6种水产动物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为:I型荧光假单胞菌的MIC为0.78μg/mL,MBC为3.13μg/mL,肠型点状气单胞菌的MIC为1.56μg/mL,肠型点状气单胞菌的MIC为1.56μg/mL,MBC为6.25μg/mL,嗜水气单胞菌的MIC为0.39μg/mL,MBC为3.13μg/mL,  相似文献   
46.
采用RAPD技术对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黑河种群和湑水河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科学地评价其种群遗传结构.结果表明,黑河种群的多态位点比例(P)为25.8%,种群平均杂合度(H)为0.1782,Shannon多样性指数(H0)为0.6520;湑水河种群的P为23.4%,H为0.1526,H0为0.05214.黑河种群内各个体之间的遗传相似度(F)为0.9495,遗传距离(d)为0.0664;湑水河种群内各个体之间的F为0.9549,d为0.0556;2个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D)为0.0152.分析结论是2个种群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7.
细菌性鱼病是渔业生产的大敌,种类多、流行广、危害大,常常给渔业生产带来较大损失。现行的防治办法既多又乱,出处不一,使渔户无所适从。对鱼类细菌性疾病的分类及防治策略进行了总结,为鱼类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中华鳖穿孔病感染途径与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进行了中华鳖穿孔病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和普通变形菌的人工感染,药敏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菌经肌注,体表划痕法感染,均能使鳖表现出与自然病鳖相一致病性,两种菌均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诺氟沙星高度敏感。人工感染后第4天分别用硫酸庆大霉素,硫酸丁胺卡那霉素和复方诺氟沙星腹腔注射治疗,每100g体重剂量分别为1.2,4,16mg/d,连续4d均能完全治愈。  相似文献   
49.
凌飞  王高学  陈知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4208-4209,4211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针对水产动物病害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缺点和不足,探讨了水产动物病害学理论与实践教学创新改革的措施,包括教学内容与结构的优化,利用教学基地开辟第二课堂以及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改革水产动物病害学教学的方向。  相似文献   
50.
【目的】确定曼陀罗、博落回、小果博落回、银杏、蛇床子、鸦胆子、木通和槟榔等8种植物杀灭鱼类指环虫的活性部位。【方法】制备感染指环虫的金鱼模型。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丙酮、乙酸乙酯、乙醇、正丁醇和水提取曼陀罗等8种植物的有效成分,并检测其杀灭指环虫的生物活性,根据其杀虫效果来确定8种植物各自的活性部位。【结果】曼陀罗、博落回、蛇床子和银杏外种皮的氯仿提取物,鸦胆子和小果博落回的石油醚提取物及木通和槟榔的正丁醇提取物对金鱼指环虫的杀灭活性较强。【结论】曼陀罗、博落回、蛇床子和银杏外种皮杀灭指环虫的活性部位为氯仿提取物;鸦胆子和小果博落回的活性部位为石油醚提取物;木通和槟榔的活性部位为正丁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