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0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了转双价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并分析了昆虫群落多样性的时间格局.结果表明:4种处理棉田昆虫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常规用药田、常规棉田、Bt棉田和双价棉田,均匀度指数依次为Bt棉田、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和常规用药田,多样性指数依次为Bt棉田、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和常规用药田;害虫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高低依次为常规棉田、常规用药田、Bt棉田和双价棉田,均匀度指数依次为双价棉田、Bt棉田、常规用药田和常规棉田,多样性指数为双价棉田、Bt棉田、常规用药田和常规棉田;天敌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依次为Bt棉田、常规用药田、常规棉田和双价棉田,均匀度指数依次为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常规用药田和Bt棉田,多样性指数依次为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常规用药田和Bt棉田.可见,种植转双价基因棉不会降低昆虫群落的稳定性,昆虫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的稳定性反而得到提高,害虫种群和天敌种群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2.
4种不同类型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田间小区研究了转双价基因棉(中棉所41号)对昆虫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双价 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结构与转Bt基因棉田和常规棉田无明显差异,但与常规棉常规施药田差异显著;转双价基因 棉田昆虫群落的物种数(50种)与常规棉田(50种)和转Bt基因棉田(53种)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高于常规棉常规 施药田(44种);转双价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个体总数和相对丰盛度与其他棉田无明显差异;转双价基因棉和转Bt 基因棉对昆虫群落物种数的时空动态无明显影响,而常规药物防治对棉田物种数的时空动态分布影响较大;棉铃 虫已不是转双价基因棉田和转Bt基因棉田的优势害虫,但仍然是常规棉田和常规棉常规施药田的优势害虫。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有机磷降解剂对生菜农残的降解效果.[方法]使用酶抑制分光光度法,以紫茎泽兰、秸秆为原料制备有机磷降解剂,检测其对生菜乐果的降解效果.[结果]不同pH的紫茎泽兰酶降解剂、秸秆酶降解剂对生菜中的有机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降解率高达79.34%~81.91%.[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新型的有机磷降解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05年黄河流域棉区抗虫棉区试抗棉铃虫性鉴定结果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棉铃虫与棉红铃虫是棉花生产上的两种重要害虫,常年造成的皮棉产量损失为20%~25%,严重时可在50%以上,甚至绝收。生产实践证明,培育和推广抗虫棉品种,是防治棉铃虫最简单易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抗虫育种已成为棉花育种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而抗虫性鉴定评价作为抗虫育种的重要环节,是新品种的选育、审定和确定适应推广范围的理论依据。本文鉴定评价了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国家区域试验部分棉花品种对棉铃虫的抗虫性,以期为抗虫棉花品种的选育和品种审定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河南省安阳市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进行。供试品种分3组,即…  相似文献   
15.
棉花3种抗逆相关基因对苗蚜为害的应答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中棉所41、中棉所44、中棉所49和中棉所79等4种不同遗传背景的棉花品种在受到苗蚜为害时,编码类受体蛋白激酶(LRR-RLK)、ATP合酶β亚基(Atpβ)和捕光蛋白复合物Ⅱ(Lhcb2)等3种代谢相关基因的变化情况。在4种棉花品种中,LRR-RLK的表达量变化情况差异较大,该类LRR-RLK的表达量变化与蚜虫的为害有关;Lhcb2基因在中棉所41的子叶和真叶中、中棉所49的真叶中、中棉所44和中棉所79的子叶中对棉蚜的为害应答比较强烈;Atpβ基因在中棉所41和中棉所49真叶中、中棉所44子叶和真叶中应答反应比较强烈,在中棉所79中应答反应较弱。以上试验结果暗示不同的棉花品种应对苗蚜为害可能存在不同的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克隆、组织特异性表达以及荧光结合特征分析绿盲蝽 (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CSP)。【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用RT-PCR技术克隆绿盲蝽化学感受蛋白基因AlucCSP1,使用半定量RT-PCR和Real-time PCR技术对AlucCSP1组织特异性表达进行研究,在BL2(DE3)工程菌株中用pGEX-4T-1载体进行原核表达,并在GSTrap FF柱中纯化和去标签蛋白。使用bis-ANS作为荧光配基,研究AlucCSP1蛋白与58种气味标样和5种棉花次生代谢物质的结合特征。【结果】得到了绿盲蝽化学感受蛋白基因,命名为AlucCSP1(GenBank登录号:JN573217)。该序列阅读框全长393 bp,编码130个氨基酸残基,N端有一段长17个aa的信号肽,具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绿盲蝽AlucCSP1几乎全部在雌虫触角中表达。构建pGEX/AlucCSP1原核表达载体,在BL21(DE3)工程菌株中表达出分子量约为39 kD的融合蛋白,用亲和层析法纯化、经凝血酶作用去除标签蛋白获得纯化的AlucCSP1蛋白,该蛋白与棉酚、单宁、槲皮素、芦丁水合物亲和力较强,结合常数分别为13.4、32.7、19.7、38.5 μmol•L-1。【结论】克隆得到绿盲蝽化学感受蛋白基因AlucCSP1,在雌性触角内特异表达,并进一步得到约13 kD的AlucCSP1纯蛋白。为研究AlucCSP1在绿盲蝽化学感器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10种轻基质材料为原料配置16种配方,并在全光照间歇喷雾条件下研究这16个配方对普通油茶优良无性系‘岑软3号’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轻基质对油茶扦插生根有明显的影响,生根率从6.67%到100%不等,含有椰糠的轻基质配方生根情况明显优于不加入椰糠的配方。在含有椰糠的5种配方中,配方12(椰糠∶菌渣∶泥碳土体积比为4∶2∶1)的生根率最高,达100%,且成本在5个配方中从高到低位列第4,成本较低,最适合作油茶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的基质。  相似文献   
18.
张珺 《中国饲料》2021,1(23):116-119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饲料企业的会计系统带来了新的变革,能够促进会计系统与人力资源、生产、运营等方面相互协作与融合,虽然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加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可以为饲料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安全的环境,通过信息技术完善饲料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够促使企业效益最大化。但饲料企业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着诸多问题,限制了其顺利开展。本文分析了饲料企业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改进措施,以期为饲料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信息化|饲料企业|会计系统|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态调控方式对棉田烟粉虱种群消长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较了棉田设置黄板、喷施缩节胺、不同方式种植诱集作物、与玉米、蔬菜、果树邻作和防除杂草、整枝打杈等形成的不同生态带对棉田烟粉虱种群消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棉花生长期,临近棉田设置黄板、喷施缩节胺、棉田成片种植向日葵、与玉米邻作、及时防除杂草和整枝打杈对减轻棉田烟粉虱的发生和危害有明显的作用.可见,种植诱集作物及变换其种植方式和配套的农艺措施对生态调控棉田中的烟粉虱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免疫是肉鸡养殖中的重要环节。春季是细菌和病毒活动的活跃时期,所以春季肉鸡免疫是重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许多鸡群虽然已经免疫接种,但仍然发生传染病,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春季肉鸡免疫应注意的事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