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46篇
  18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152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重庆市中粱山岩溶区为例,选取草地、园地、耕地、菜地和林地等5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通过野外溶蚀试片法获得溶蚀速率,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性质对溶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造成土壤性质一系列的变化,对岩石的溶蚀速率产生明显的影响.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平均溶蚀速率进行比较:林地菜地耕地园地草地;其中林地最大.可达303.92 mg/m2·d,明显高于其它土地利用方式.溶蚀速率受土壤pH值、有机碳、土壤水分和土壤孔隙度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并不能笼统地说有机碳含量高就会对溶蚀速率有促进作用,土壤pH值成为影响溶蚀速率一个重要的控制因素.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性质对溶蚀速率的影响减弱.林地可以促进碳酸盐岩溶蚀成土速率,有利于岩溶区土层不断增厚,同时林地具有较好的涵养水源功能.在岩溶区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植物受到干旱胁迫时,会通过DNA甲基化做出快速反应以帮助其应对胁迫。为探究在干旱胁迫下,DNA甲基化是如何影响基因转录表达,本研究对甘露醇模拟干旱和5-azadC(去甲基化)处理下,抗旱性不同的2个马铃薯品种(抗旱型,青薯9号;干旱敏感型,大西洋)进行转录组学分析,以Fold-change>2和校正后P<0.01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的筛选。GO富集分析发现,2种处理都共同显著富集到氧化应激和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相关的GO term。说明不同耐旱性马铃薯在响应干旱胁迫时,与这些GO term相关的基因也受DNA去甲基化调控。对既响应干旱又响应DNA去甲基化的1345个DEG进行KEGG功能富集发现,与植物抗旱相关的通路有植物MAPK信号途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植物谷胱甘肽代谢通路、糖酵解与糖异生和磷酸肌醇代谢通路。说明这些通路相关基因在大西洋和青薯9号2个抗旱性不同的马铃薯品种中,响应干旱的敏感性受DNA甲基化调控。接着对DEG上游1500 bp启动子区域进行顺式作用原件和甲基化CpG岛分析发现,干旱胁迫下参与植物谷胱甘肽代谢的GST基因通过DNA去甲基化来降低启动子区ABRE和CAAT-box作用元件的甲基化水平,进而激活该基因的表达以应对干旱胁迫。因此,利用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干旱和DNA去甲基化处理下的差异基因,可挖掘到DNA甲基化参与调控马铃薯响应干旱胁迫的相关基因,为研究马铃薯干旱胁迫响应的表观遗传学机理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3.
岩溶山区土壤性质及其对土下溶蚀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重庆中梁山岩溶山区为例,通过野外溶蚀试片法和测量土壤孔隙度、容重、水分、有机碳含量和pH值的方法,探讨雨季和全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性质变化及其对土下岩石溶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下岩石溶蚀速率差异显著,雨季溶蚀速率要大于全年溶蚀速率,雨季溶蚀量对全年溶蚀量贡献较大,雨热同期有利于岩溶作用的进行。总体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下岩石溶蚀速率大小顺序为:林地>草地>菜地>耕地,其中林地最大,耕地最小。土壤有机碳、pH值、孔隙度和水分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土下岩石溶蚀速率。人类活动能够改变土壤理化性质,促进或抑制岩溶作用的进行。林地利于碳酸盐岩石的溶蚀,促进石灰岩地区溶蚀成土速率,在岩溶区提高植被覆盖率是防治石漠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4.
沙蒿(Artemisia ordosica和A.sphaerocephala)是内蒙西部荒漠草原重要植物,近年由于害虫为害,死亡很严重。为害沙蒿的害虫中以钻蛀为害的种类较多且为害轻重,是导致沙蒿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1983~1985年的实地观察,对沙蒿大粒象、沙蒿木蠹蛾、沙蒿圆吉丁虫和沙蒿蛀茎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点及为害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5.
麦套花生不同时间不同次数喷施多效唑均具有明显地增产作用,而且当花生进入盛花期后,植株高度达到35厘米时,喷得越早增产效果越明显。其增产原因主要是控制了地上部旺长促进了荚果发育,提高了单株结果数,降低了公斤果数。  相似文献   
86.
为了研究城郊农业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以宁镇城郊农业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中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三种尺度下重金属Cr、Ni、Cu、Zn、As、Pb的空间变化特征,运用PCA法分析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尺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除了Ni之外,土壤中Cr、Cu、Zn、As、Pb的含量均超过了南京土壤背景值,土壤重金属的空间格局呈现明显差异;Ni、As在小尺度下能更好地反映其本身的空间分布格局,而Cr、Pb在大尺度下能更好地反映出主要的空间分布特征,Cu、Zn在3种尺度下均没有明显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周边环境分析,认为Pb、As主要受交通运输活动的影响,Cu、Zn主要受农业活动的影响, Ni、Cr则受土壤成土母质的影响,但不同尺度显示的土壤成分与重金属关联性存在差异,小尺度要明显好于中、大尺度。  相似文献   
87.
为明确当前气候情境下不同类型小麦在不同播期干热风的发生风险,以半冬性偏冬性品种济麦22、半冬性偏春性品种周麦18以及弱春性品种西农529为材料,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小麦的物候期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分析2年的籽粒灌浆规律,并结合近30年本地区干热风发生分布,讨论不同播期籽粒灌浆95%时的干热风发生概率。结果表明,推迟播期,小麦冬前分蘖减少,但春季分蘖增多,适度增加播量可以保证群体成穗数;籽粒灌浆时长缩短、灌浆速率加快,播期在一定范围内干热风发生概率没有明显提升。济麦22在380℃~680℃、周麦18和西农529在250℃~680℃冬前积温范围播种,干热风发生风险保持一致,继续降低冬前积温,干热风发生风险明显增加。本试验条件下,适度推迟播期,降低冬前积温,增加播量,灌浆速率增加,干热风发生风险没有显著变化,同时不同类型小麦产量稳定。在当前气候条件下,小麦最适冬前积温可由先前的约600℃降低到当前的约380℃,冬前分蘖2~4个,是小麦稳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8.
气象灾害的种类很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来带严重损害。为更好地应对灾难,从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防御气象灾害的应急事件入手,针对气象灾害提出有效保障措施,满足人民群众对气象灾难预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89.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利用茶树茎段、腋芽、叶、花粉、种子等器官作为外植体建立茶树遗传转化的再生系统,对获得优质茶树种质资源至关重要.目前关于茶树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综述当前茶树遗传转化再生系统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茶树遗传转化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0.
河北省玉米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在河北省的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河北省玉米竞争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从盈利能力角度对河北省玉米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即玉米年生产总量增长速度比较慢,单产比较低,生产成本、价格比较高,同时对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提高玉米单产、降低流通成本及实施农业经济组织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玉米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