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40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2篇
  8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通过饲养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及添加剂量的维生素A对奶牛乳品质及乳中维生素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2×2随机试验设计,按照体重、泌乳量及胎次相近的原则,将24头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各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处理及水平的维生素A。[结果]奶牛日粮中维生素A的添加量由110 IU/kg BW提高至165 IU/kg BW,有明显减缓泌乳中后期奶牛日产奶量的下降及提高乳中维生素A含量的趋势,但其效果不如添加相同剂量的过瘤胃保护维生素A微胶囊。与未处理维生素A组相比,日粮中添加1101、65IU/kg BW过瘤胃保护维生素A微胶囊可以明显增加泌乳中后期奶牛的日产奶量,提高乳中维生素A含量,尤以165 IU/kg BW过瘤胃保护维生素A组的效果明显。[结论]奶牛饲喂过瘤胃保护维生素A能够有效提高奶牛的日产奶量,增加乳中维生素A浓度,增加日粮中维生素A的添加剂量也有增加奶牛生产性能及乳中维生素A的趋势。  相似文献   
22.
青海冷凉地区西芹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我省推广面积最大的文图拉西芹品种为对照,与圣尼西芹、双港西芹、旺盛西芹和四季西芹4个西芹品种在西宁市湟中县蔬菜育苗中心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调查品种特性、商用品质及产量、圣尼西芹在青海冷凉地区的抗病性强于对照文图拉西芹、最大叶柄的长、宽、厚优于对照、产量显著高于对照文图拉、建议在当地及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田丰 《油气储运》1990,9(4):65-65
输油大泵的冷却水系统经长期运行结垢十分严重。随输油量和启泵台数的增加,冷却水系统的结垢问题愈加严重。所以,谋求一个节资、省料、简单易行、快速的除垢方法很有必要。我们在贾汪泵站采用了整体酸洗法,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24.
不同生态环境下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马铃薯参试品种在西北地区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还原糖含量变化进行方差分析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试点间、品种间以及试点和品种的互作间都存在着极显著差异,6个品种平均还原糖含量为0.625%,鄂95P3-3最低,为0.458%,陇薯3号最高,为0.832%;7个地点平均还原糖含量为0.625%,宁夏固原最低,为0.433%,青海海南最高,为0.913%。鄂95P3-3和青97-1-38这两个品种的回归系数均<1,是稳定性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25.
26.
1.前言黑龙江虎林月牙湖草地类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6年,是以保护草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其任务在于保护自然保护区内小叶章等丰富的物种资源,保护我省东部各类草地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和草地自然景观,探索研究人类活动对本地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和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自然资源的途径和方法,保证草  相似文献   
27.
80年代以来,河南省棉区棉红铃虫再度猖獗,其发生特点为:由豫南向豫北逐渐发展。发生期较50年代有所延长;年度内田间生存率逐代提高,棉花受害逐代加重,不同种植和生长类型的棉田受害有显著差别;主害代为第三代,其年度间发生轻重主要受第三、四代棉铃虫防治频度和8、9月份降雨的影响。棉红铃虫对棉花的危害损失率Y与单铃子棉含虫量(包括羽化孔)X呈幂函数关系,第二代为:Y=2.742X1.41,第三代为:Y=5.475X0.936,据此模型估算的防治指标试用于生产,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28.
在20年生的落叶松人工林中,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 Motsch.的侵害主要分布在树干0—6米处。该虫在O—3米段主要侵害韧皮部含水量135.68%—43.61%的活立木或新鲜伐倒木;在3—6米段主要侵害韧皮部含水量168.42%—40.99%的活立木或新鲜倒木。  相似文献   
29.
1.前言传统方法灭鼠污染环境,稍不慎即会造成人畜受毒害的现象,1988年因此造成毒死3头牛,3匹驴,63只羊的事故,不仅在经济上受到损失,同时对灭鼠工作影响极大。在正常情况下,施药后也得停牧7—15天才能放牧。所以,利用高效、低毒、对人畜无害的生物灭鼠方法即成为迫切解决的课题。 1990年我们在杜尔伯特的巴彦查干进行了生物毒素  相似文献   
30.
食蚜蝇在黑龙江省东部的落叶松、红松人工林内均有分布,是影响蚜虫数量变动的重要因素,对控制蚜虫的为害有明显作用,目前,国内尚无系统报道。为丰富我国森林昆虫资原、弄清本科昆虫的种类及分布、益虫部分重要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应用提供依据,自1978年以来,进行了室内饲养、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