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3篇
  9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为了探讨下丘脑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催产素(OT)在同一细胞有无共存的现象,实验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对GnRH与OT免疫反应物在妊娠周期奶山羊下丘脑的分布进行双重酶标记研究。结果显示,在室旁核、视上核、视前交叉上核、弓状核、下丘脑外侧区、乳头体内侧核、乳头体后核等18个核团(区)有GnRH-OT双标记免疫反应阳性细胞。阳性细胞的形状有圆形、卵圆形、多角形;有的阳性细胞突起明显。根据细胞中阳性物质的多少和核团中阳性细胞数量,可分为强阳性、中等阳性、弱阳性核团。GnRH与OT在上述核团的某些细胞的共存现象为GnRH与OT在功能上的相互调节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2.
主要从贸易规模、产品结构以及地域分布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与非洲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现状, 并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 分别从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 对主要木质林产品的贸易情况进行了研究。结论是, 中国对非洲的木质林产品贸易以出口制成品、进口原料为主, 在木质林产品贸易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应通过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53.
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牛奶的需求量逐渐加大,高产奶牛的选育和替代人工的挤奶设备应用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奶牛乳房炎的“爆发式”增长,成为了当代奶牛养殖业的三大最主要疾病之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也在不断地寻求有效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国外在乳房炎方面的研究走在了国内的前面,他们的先进技术理念、手段和方法非常值得国内的借鉴。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用CiteSpace软件对近3年乳房炎相关的文献进行检索,并将其中经典文献进行总结归纳,以展示国外最新的乳房炎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4.
通过检索《中国基本古籍库》及《爱如生数据库·中国方志库》,搜集史料,构建10a尺度上的蝗灾频次与县次序列。采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蝗灾发生的趋势与周期,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明代晋陕蒙地区蝗灾共发生73次,每2.6次/10a,县次共258次,每9.3次/10a;4种等级蝗灾各占总灾害频次的41.3%、37.8%、12.9%和8%;蝗灾爆发峰值季节在夏秋。整体上看,蝗灾频次与县次呈现下降-缓慢上升-快速上升的波动趋势;蝗灾频次存在55a的周期,县次则存在110a的主周期和55a和20a的次周期。蝗灾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主要在地势相对平坦地区、沿河谷与湖泊等水系发达区域分布。蝗灾发生与气候波动变化有良好对应关系,气候转折期及偏干暖阶段,蝗灾发生规模较大的特征。长时间的暖干气候引起的蝗灾,影响范围更广,县次更多。  相似文献   
155.
156.
为了明确植物修复模式对离子型稀土堆浸尾矿土壤入渗特征的影响,以未治理的堆浸尾矿为对照(CK),设置堆浸尾矿种植皇竹草(T1)和堆浸尾矿种植脐橙(T2)2种植物修复模式,利用圆盘入渗仪观测各处理的土壤入渗特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容重、土壤含水量、砂粒和黏粒含量差异显著(P <0.05),2种植物修复堆浸尾矿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黏粒含量显著高于未治理堆浸尾矿(P <0.05),而砂粒含量显著低于未治理堆浸尾矿(P <0.05);(2)与未治理堆浸尾矿相比,植物修复模式使土壤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和累积入渗量下降82.0%~93.5%,稳定入渗时间约减少15 min;(3)初始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与砂粒含量呈极显著指数正相关关系(P <0.01),稳定入渗时间与有机质含量和黏粒含量呈极显著幂函数负相关(P<0.01)。综上所述,赣南离子型稀土堆浸尾矿保水能力极差,采用植物修复模式可有效恢复土壤涵养水分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