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3篇
  7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3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俗称兔瘟,是兔的一种急性传染性败血症,传染性极强,是兔的最严重的传播疾病之一,严重威胁养兔业的健康发展。该病7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我省十几个县兔瘟疫情相当严重,经过综合预防和对症治疗后,取得了可观的效果,但是仍有部分养殖场、养殖户仍呈散发或爆发流行,值得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在我院多次接触到兔瘟病例,但经过免疫后仍发生兔瘟情况较少见,现对兔瘟的发病情况及发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对养兔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1 病例情况哈尔滨市香坊区幸福某养兔场,存栏量3000只,自2000年5月21日发病,…  相似文献   
52.
我院收治病犬眼病较多.已收治眼睑内翻546例,眼球脱出578例,樱桃肿798例.临床治疗中采取手术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3.
本治疗试验主要包括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及冲洗子宫与子宫内注入药物两个步骤。激光穴位照射的作用,在于调整发情周期,恢复和加强子宫的自净作用;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清净子宫和消炎抑菌,二者结合,显示治疗优势。按怀孕为治愈标准,对乳牛慢性子宫内膜炎治愈率为92.86%(26/28)。  相似文献   
54.
为探讨不同浓度黄芩苷对热应激条件下猪近端肾小管细胞(pig kidney proximal tubular cells,LLC-PK1)细胞凋亡率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ellymphoma-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基因(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的影响,将培养的LLC-PK1细胞随机分为7个组,Ⅰ组为37℃空白对照组,Ⅱ组为42℃单纯热应激1 h组,Ⅲ、Ⅳ、Ⅴ、Ⅵ和Ⅶ组分别为用不同浓度黄芩苷(0.01、0.1、1、10和100μg/m L)处理组后42℃热应激1 h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cl-2和Bax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表明,与Ⅰ组相比,Ⅱ组能显著诱导LLC-PK1细胞Bcl-2 m RNA的表达(P0.05),极显著诱导细胞Bax m 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能极显著降低细胞Bcl-2和Bax m RNA和蛋白的比值(P0.01),极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率(P0.01),但对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黄芩苷处理组与Ⅱ组相比,Ⅳ、Ⅴ和Ⅵ组LLC-PK1细胞Bcl-2 m RNA的表达量均升高,其中Ⅴ组差异极显著(P0.01),Ⅳ及Ⅵ组差异显著(P0.05),Ⅲ及Ⅶ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量与Ⅱ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同样与Ⅱ组相比,黄芩苷处理的各组细胞Bax m 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均降低,其中Ⅴ及Ⅵ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5);除Ⅲ组外,其他各组细胞Bcl-2和Bax m RNA及蛋白的比值与Ⅱ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Ⅴ组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比值差异极显著(P0.01);细胞凋亡率仅有Ⅲ组与Ⅱ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Ⅴ及Ⅵ组细胞凋亡率极显著低于Ⅱ组(P0.01),其余的Ⅳ和Ⅶ组显著低于Ⅱ组(P0.05)。一定浓度范围内的黄芩苷(0.1~100μg/m L)可能通过下调热应激条件下LLC-PK1细胞Bax的表达,从而提高Bcl-2和Bax的比值,降低细胞的凋亡率,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本研究从分子水平研究黄芩苷缓解热应激对猪LLC-PK1细胞的损害作用,可为明确其解热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5.
本实验用手术方法,在配种前26个萨福克羊子宫角和子宫颈等处缝置标记球,在羊分娩后,用 X-光投照法监测其子宫复旧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方法准确可靠,萨福克羊子宫复旧期为28.2±7.4天。  相似文献   
56.
体外培养的奶牛,绵羊和小鼠的附植前胚胎在热应激条件下能够合成热休克蛋白70以增强胚胎的耐热性保护其不受热损伤.而钙调蛋白(CaM)是细胞内最重要的Ca2+受体蛋白并参与细胞活动中重要基因的转录活动.本实验旨在研究CaM参与小鼠(Mus musculus)胚胎热应激诱导型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且明确CaM参与HSP70表达的具体途径.将发育至早期囊胚的胚胎分成空白对照(37℃)组、W7处理非热应激(37℃+W7)组、热应激(39℃)组和W7处理热应激(39℃+W7)组.提取总RNA并分别检测HSP70、CaM和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l) mRNA表达;提取胞浆蛋白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SP70、CaM和HSF1表达;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HSP70-CaM和HSP70-HSF1复合物.结果发现,W7能显著抑制39℃热应激1h小鼠胚胎HSP70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 W7对其他各组胚胎HSF1mRNA表达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能显著降低39℃热应激1h小鼠胚胎HSF1蛋白表达(P<0.05); 39℃热应激时,胚胎HSP70-CaM复合物增多,HSP70-HSF1复合物减少.本研究表明,小鼠胚胎受热应激时,CaM通过与HSP70竞争性结合,解离出HSF1,从而使HSP70大量表达.本研究揭示了CaM参与小鼠胚胎热激反应中HSP70表达的一种途径.可为研究胚胎耐热性以及热激信号转导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7.
拟探讨热应激诱导LLC-PK1细胞线粒体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和活性情况,以及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的时间。采用qRT-PCR方法和Caspase活性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42℃热应激处理后0,2,4,8,16 h以及37℃培养的LLC-PK1细胞中HSP72、Bcl-2、Bax、AIF和Cyt.c的基因表达以及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结果显示,42℃热应激1 h,LLC-PK1细胞Bcl-2/Bax(P0.05)和AIF(P0.01)基因表达以及Caspase-3(P0.01)活性从0 h开始升高(P0.01),到2 h达到最高(P0.01);HSP72基因表达和Caspase-9活性0 h即达到最高(P0.01);Cyt.c基因表达在2 h开始极显著升高(P0.01),并且此时最高,8 h以后全部因子恢复到正常水平。结果表明,42℃热应激1 h即激活LLC-PK1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且热应激后的0~8 h线粒体凋亡通路处于活化状态,其中2 h时最为活跃。  相似文献   
58.
热变性法提纯猪血SOD最适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热变性法,研究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处理时间对提纯猪血中SOD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酶活性和杂蛋白均呈下降趋势.提纯猪血SOD的最适热变性温度为55 ℃,变性时间为15 min.  相似文献   
59.
围产期奶牛脂肪肝与繁殖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应用血液化学分析和组织学的方法检查19头围产期娟珊牛和28头荷兰黑白花奶牛,以确定脂肪肝的发病率。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受试牛外周血浆中孕酮的含量,用B-型超声波监测子宫复旧及卵巢活动的规律,从而探讨两个品种牛脂肪肝的发生与繁殖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2头娟珊牛和13头荷兰黑白花牛从产前一周至产后第八周均表现出轻度、中度和重度程度不同的脂肪肝,发病率分别为63.2%和46.2%。其中,重度脂肪肝的发病率娟珊牛高于荷兰黑白花牛,发病率分别为83%和23.1%。此外,患牛血浆中葡萄糖(P<0.01)和镁(P<0.05)含量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降低;而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P<0.05)和游离脂肪酸(FFA)(P<0.01)却显著升高。总蛋白虽在分娩前降低但差异不显著。r-谷草氨酰转移酶(G-GT)在两组牛中都有升高,差异也不显著。荷兰黑白花患牛产后第一次排卵的平均时间为19.3±3.4天,比同品种正常牛(13.3±1.2天)延长6.0天(P<0.01)。而娟珊患牛(22.4±5.8天)比其同品种正常牛(15.0±3.0天)极显著延长7.4天(P<0.01)。同时,两个品种的患牛子宫复旧的时间分别比同品种正常牛显著拖长(P<0.05)。  相似文献   
60.
奶牛子宫复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娩后母牛的生殖器官从怀孕及分娩所发生的各种变化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和功能叫复旧。Malven把子宫复旧解释为:子宫和子宫颈从怀孕和分娩后的状态恢复。为监测产后生殖道的变化、控制分娩到再怀孕间隔及产后子宫疾病,有必要熟悉正常和非正常的子宫复旧过程。对奶牛子宫复旧过程的研究比其它家畜的多,因为奶牛子宫复旧时间拖长会直接降低繁殖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