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阐明BMPRIB基因在牛的卵泡发育和分化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理,首先根据其他物种BMPRIB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从蒙古牛卵巢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蒙古牛BMPRIB cDNA序列;将此片段克隆到pGM-T载体中,提取重组质粒,经PCR鉴定和DNA序列测定分析验证;符合BMP家族基因结构特征,然后根据此序列构建cRNA探针,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牛卵巢BMPRIB基因 mRNA的表达情况.原位杂交结果显示,牛BMPRIB基因,在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早期表达,在颗粒细胞中表达,在次级卵泡晚期也有表达.  相似文献   
72.
我国是一个养羊大国,其养羊业历史悠久.绵、山羊品种资源丰富,早在夏商时代就有养羊文字记载,全国没有一个省市自治区不养羊.解放后,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我国养羊业得到迅速发展,养羊生产提供的产品已成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随着畜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以及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养羊业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绵、山羊的数量和羊肉、山羊绒、羊皮、羊肠衣等产品产量方面均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73.
提出在“十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肉牛业的主攻方向应该是以种畜产业化为突破口,加快肉牛“种子工程”建设步伐,以市场为导,以科技为先导,以资源为依托,以肉牛业发展为主题,以调整肉牛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生产为重点,以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和农牧民增收为目标,实行重点突破、全面推进,转变肉牛业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74.
加拿大肉牛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5.
田春英 《当代生态农业》2011,(2):157-159,143
服务贸易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主要分析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为吉林省服务贸易发展提供的几大机遇,并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我省如何利用这些机遇培育并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76.
根据草牧场生产和肉牛繁殖规律,按照两者同步化原则,设计了草原牧区肉牛繁殖管理模式,对该繁育模式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运行效果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实施措施和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BMPR-IB基因是发现最早且对绵羊排卵率影响机理已经阐明的多胎主效基因,主要在与繁殖有关的组织和器官中表达,并且对绵羊排卵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Q-PCR)技术的相对定量方法对BMPR-IB基因在不同生理时期蒙古羊的卵巢和子宫组织进行了差异表达的研究。定量结果得到-βActin基因的扩增曲线回归方程为y=-3.358x+35.708,回归系数R2=0.990,BMPR-IB基因的扩增曲线回归方程为y=-2.119x+31.424,回归系数R2=0.992。以非发情期蒙古羊的卵巢组织定量结果为对照计算得到BMPR-IB基因在发情期蒙古羊的卵巢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发情期的子宫组织中表达量最低,在发情期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是非发情期的2.65倍。  相似文献   
78.
骨形态发生蛋白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迄今为止,已有30多个骨形态发生蛋白被确定。BMP15基因是卵母细胞表达的一种分泌型信号分子,具有推动卵泡生长,阻止黄体早熟的作用。笔者对BMP15基因的结构和功能、BMP15基因多态性和基因定位、BMP受体种类及BMP受体信号转导机制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79.
骨形态发生蛋白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迄今为止,已有30多个骨形态发生蛋白被确定。BMP15基因是卵母细胞表达的一种分泌型信号分子,具有推动卵泡生长,阻止黄体早熟的作用。笔者对BMP15基因的结构和功能、BMP15基因多态性和基因定位、BMP受体种类及BMP受体信号转导机制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80.
以控制Belclare 和Cambridge 绵羊高繁殖力的骨形态发生蛋白15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 ,BMP15) 基因和生长分化因子9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 , GDF9)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 技术检测BMP15和GDF9 基因在蒙古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这2个基因对蒙古羊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蒙古羊品种中都没有检测到GDF9 基因的G8 突变(C →T) ,也没有检测到BMP15 基因的B4 突变(G →T),在所检测的116个蒙古羊个体中,BMP15 基因在B1位点均呈现多态性,具有++、+A和AA 3种基因型.测序分析表明:该段DNA序列中存在3个碱基的缺失,即编码区第28,29,30位碱基缺失,使其10号氨基酸残基亮氨酸(L)缺失,变成了突变基因型(AA),形成B1突变体;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B1突变在双羔系中的发生频率高于单羔系中发生的频率,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两品系在该位点具有中度多态性并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与产羔性能关系分析表明B1突变对蒙古羊产羔数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