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热应热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热应激对奶牛繁殖有何影响,是奶牛饲养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常向本刊询问,故本期刊出李俊杰先生等写的 "热应激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一文,可供参阅。 《中国奶牛》编辑部  相似文献   
132.
试验旨在揭示发酵垫料和土地面对产房中绵羊母羊及羔羊的行为差异,为在绵羊产房中推广发酵垫料床提供理论依据。将产后1 d内10只分娩双羔母羊随机圈养在土地面产房(5只母羊及其10只羔羊)和发酵床垫料产房(5只母羊及其10只羔羊),利用监控设备记录母羊及羔羊昼夜(24 h)行为影像,试验期3 d。随后对2组母羊的采食、反刍、躺卧、哺乳、站立及羔羊的吃奶、躺卧、活动行为次数及时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垫料组较土地面组母羊的反刍次数(23.80次vs9.71次)、反刍时长(3.86 h vs 2.00 h)和反刍时长占总时长比(26.56%vs 11.58%)显著增加;站立次数(5.40次vs25.22次)、站立时长(0.76 h vs 3.61 h)和站立时长占总时长比(5.19%vs 20.93%)显著减少;哺乳次数(28.91次vs15.69次)显著增加,但哺乳时长(0.79 h vs 1.11 h)显著减少;采食次数(13.97次vs25.20次)显著减少,躺卧时长占总时长比(27.80%vs 31.50%)显著降低。垫料组较土地面组羔羊的活动次数(35.55次vs26.85次)显著增...  相似文献   
133.
应用生殖激素对小尾寒羊同期发情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羊用孕酮栓、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和氯前列烯醇相结合的方法对 99只空怀小尾寒羊和 36只哺乳母羊 (产后 2 5~ 35d)进行同期发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99只空怀母羊在 2 4h内的同期发情率达到 81 8% ,4 8h内为 89 9%。孕酮栓在空怀母羊阴道内埋置不同时间 (12d与 14d)的同期发情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对空怀母羊注射不同剂量 (330IU/只和 2 5 0IU/只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对羊的同期发情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36只哺乳母羊在 2 4h与 4 8h内的同期发情率均为 80 6 % (2 9/36 ) ,对哺乳母羊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2 5 0IU/只的同期发情率为 90 0 % (18/2 0 ) ,优于注射 330IU/只的同期发情率 6 8 8% (11/16 )。  相似文献   
134.
利用6个微卫星位点分析了8个肉牛杂交亲本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结果表明8个肉牛群体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较高,其范围分别为0.57~0.71和0.59~0.73。以海伏特牛和利木赞牛与三个母牛种群(FN,ZH,FU)间遗传距离为最大。由邻结法绘制的系统聚类图能清晰、客观地反映8个肉牛群体的地理分布、遗传分化特点,以及亲缘关系远近程度。这些研究为肉牛的杂交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5.
为探析定时输精绵羊妊娠期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收集了河北省某地区规模化养殖场2564只定时输精绵羊2016年1月—2020年9月共4294条繁殖记录,统计分析其平均妊娠期天数,并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遗传基础、分娩胎次、胎产羔数、产羔季节、是否产有死胎因素对绵羊妊娠天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时输精绵羊平均妊娠天数为(148.55±2.11)d,遗传基础、分娩胎次、产羔只数、产羔季节和是否产有死胎的主效应对定时输精绵羊妊娠期长短变化有极显著影响;分娩胎次×产羔季节、遗传基础×分娩胎次互作效应对定时输精绵羊妊娠期长短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6.
本实验旨在探究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 S,CTSS)基因在不同繁殖力绵羊卵巢组织中的m RNA表达规律及生物学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q RT-PCR)对卵泡期(F)及黄体期(L)的高繁殖力(H)和低繁殖力(L)的绵羊卵巢组织(分别记录为FH/FL/LH/LL)中CTSS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CTSS基因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分子结构特征、蛋白特性、蛋白互作网络关系及功能特性,结果表明:CTSS基因在FL中表达量高于FH、LH及LL(P<0.05),在FH、LH以及LL中的表达水平趋于一致(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绵羊CTSS基因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与弯角羚羊(97.2%,97.0%)和牛(95.9%,94.9%)的相似性较高;CTSS蛋白分子式为C1644H2517N449O493S21,其亲水性的平均值(GRAVY)为-0.453,为亲水性蛋白,理论等电点(p I)是7.54,不属于跨膜蛋白,具有磷酸化特性;115~329位氨基酸处为肽酶C1保守结构域,28~87位氨基酸处为抑制剂I29保守结构域;CTSS蛋白的二...  相似文献   
137.
旨在揭示线粒体tRNA-Lys(T7719G)基因变异对小尾寒羊为母本的杂交羊群产羔数的影响,探讨将该基因变异作为分子标记辅助选种的可行性。本研究以小尾寒羊为母本的健康适龄繁殖母羊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扩增产物测序判定基因型,开展tRNA-Lys(T7719G)基因多态性及季节、胎次对产羔数影响的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线粒体tRNA-Lys基因有G、T两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7.8%、42.2%;携带G等位基因的母羊较携带T等位基因的母羊平均胎产羔数多0.08只。在相同季节,群体产羔数随胎次以及G基因型母羊个体数量增加而增加。建立了胎产羔数预测模型方程:胎产羔数=1.201+(-0.009)×虚拟变量1+0.043×虚拟变量2+0.194×虚拟变量3+0.061×胎次+0.123×携带G等位基因母羊数量,即羊群中增加一个携带G等位基因的个体,胎产羔数预期增加0.123只。线粒体tRNA-Lys(T7719G)基因可以作为小尾寒羊为母本的杂交羊群产羔数性状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38.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草药精饲料对哺乳期羔羊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健康新生羔羊5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羔羊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发酵草药。试验期62 d。结果表明,试验组羔羊末重、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羔羊精料总采食量、花生秧总采食量、全混合日粮(TMR)总采食量均高于对照组,且羔羊平均日采食量整体呈上升的趋势;试验组羔羊TMR/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精料/增重、花生秧/增重、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总投入和增重收入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每只羔羊较对照组的利润增加了354.9元。研究表明,羔羊哺乳期添加5%发酵草药,可明显提高羔羊哺乳期增重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