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2篇
  6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1.
养猪生产中产(活)仔数和胎儿初生重是影响母猪繁殖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但产仔数和初生重呈负相关关系,近年来母猪繁殖生产的研究重点之一便是如何提高仔猪初生重并降低初生重变异。氨基葡萄糖是一种饲料原料,其制作原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近期研究发现氨基葡萄糖应用于母猪妊娠后期可调控仔猪的胎盘发育和初生重。文章介绍了近年来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能量、功能性添加剂在调控仔猪初生重和均匀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简述了氨基葡萄糖的性质、来源及合成方法,重点阐述了母猪妊娠后期使用氨基葡萄糖在维持胎儿果糖浓度稳定、促进母猪胎盘发育和改善胎盘功能等方面的效果,分析了氨基葡萄糖通过促进胎盘基质和胎褶双分子层发育、刺激胎盘滋养层细胞增殖、增强胎盘功能等途径调控胎盘发育、仔猪初生重和均匀度可能的机理;提出了氨基葡萄糖在调控仔猪初生重和均匀度方面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在生产实践中调控仔猪初生重和均匀度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母猪定时输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其中猪肉消费需求尤其旺盛。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7年全年猪肉产量5340万吨,占肉类总产量(8431万吨)的63.3%。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规模不断增大,企业生产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企业仍存在着母猪淘汰率高、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疫病防控压力大等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猪舍节能改造的节能及保温效果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寻找北京市猪场节能的途径,对北京市既有供暖猪舍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进行了调查,并对370 mm厚墙、黏土瓦屋顶猪舍进行了墙体外贴保温板、黏土瓦屋顶上增加彩钢夹芯板保温层等节能改造,对节能潜力进行了估算,然后通过温度实测试验比较了节能改造舍与对照舍冬季的热环境状况。结果表明,北京市猪舍墙体、屋顶、窗户均不够节能;在假设供暖猪舍舍内冬季温度为20℃,供暖期为125 d的情况下,370 mm厚墙、黏土瓦屋顶猪舍1个采暖季的耗煤量为72 kg/m2,经过节能改造后,可节能69%。节能改造的投资回收期约为7.4 a。在舍外日平均温度为2.6~9.3℃情况下,试验节能改造舍舍内日平均温度较对照舍高1~3℃。舍外逐时温度越低,节能改造舍与对照舍内逐时温度差越大。试验期间,舍外逐时温度最低值为-2.3℃时,节能改造舍较对照舍逐时温度提高3.6℃。该文可为北京市既有供暖猪舍改造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繁殖猪舍高温环境控制状况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高温是影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环境因素。为了缓解北京市繁殖猪的热应激,于2009年对北京市猪舍的建筑类型、降温方式进行了调查,对常见猪舍外墙类型的隔热指标进行了计算评价,并对繁殖猪舍内温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北京市猪舍建筑类型调查样本中,有窗封闭式、半开放式和温室大棚式猪舍的比例分别为74.0%、23.7%和2.3%;繁殖猪舍的降温方式中,通风降温和以水为媒介的降温方式各占50%左右;在现有猪舍外墙构造类型中,外贴聚苯板内砌砖的复合墙体的隔热性能最好。北京市夏季繁殖猪舍内温度与舍外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多数时间内舍内温度高于舍外。最后,提出北京市目前繁殖猪舍的高温环境调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定时输精技术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浙江某猪场精准定时输精(FTAI)和常规人工授精(AI)的分娩纯种大约克夏母猪的产仔性能,并分析了不同授精技术下母猪胎次对产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准定时输精能够降低不同胎次母猪产仔性能之间的差异,具有改善母猪"二胎综合征"的作用,具有促进2~6胎纯种大约克夏母猪的产仔性能的作用,而如何降低死胎数和弱仔数是定时输精技术亟待研究和改进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需要以定时输精技术为基础,而排卵同步化则是定时输精技术的核心,在产业化应用过程中,由于排卵同步化效果不稳定,导致目前定时输精母猪配种妊娠率波动较大。本文现将国外当前用于母猪控制排卵的激素研究进展进行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7.
动物生产实习教学是提高农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中国农业大学自与企业共建牛生产实习基地以来,对该实习基地的管理进行不断探讨、改革和完善,建立了科学可行的基地运行模式,丰富了牛生产实习的教学内涵,提升了学生参与度,取得明显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不同培养体系对牛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子霉素和6-二甲氨基嘌呤(6-DMAP)对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进行联合激活,激活后采用不同的培养体系进行体外培养,观察不同的培养液对牛孤雌激活胚体外发育能力的影响。3种培养体系分别为:A(0~48 h:CR1aa+3 mg/mL BSA;48 h~7 d:CR1aa+10%FBS),B(连续7 d均为SOFaa+3 mg/mL BSA),C(0~5 d:SOFaa+3 mg/mL BSA;6~7 d:SOFaa+10%FBS)。结果表明:3种培养液对卵裂率没有显著性影响,分别为87.22%,94.33%和91.30%,但囊胚发育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以A效果最好,其囊胚发育率为25.56%;C次之,囊胚发育率为11.80%;B最低,囊胚发育率为3.55%。之后选择最佳的培养液进行体外受精实验,结果表明CR1aa可用做牛胚胎体外生产的培养液。  相似文献   
19.
针对西藏高海拔、缺氧, 家禽品种单一, 生产性能低下, 远不能满足林芝地区市场对禽产品的需求等情况, 揭示高原养禽业孵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认为良种禽蛋在高原孵化率低是受蛋源、缺氧、温湿度、存贮等因素的影响, 并提出以种蛋的来源选择、存贮位置和方式、充氧、增加温湿度、消脂等综合措施来提高高原禽蛋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20.
国外猪人工授精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猪精液在液态下保存以及传统的子宫颈内人工授精,在现代养猪产业已广泛应用.但精液冷冻,以及近年来发展的XY精子分离技术,还没有在猪上商业化使用.新的输精方式如子宫颈后、子宫深部和腹腔镜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将会有助于实现冻精和性控精液在猪人工授精中的有效率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