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2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21.
22.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测定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微乳(Aspirin eugenol ester microe mulsion,AEE-ME)中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及有关物质的含量。色谱条件为固定相ODS色谱柱(4.6mm×10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9nm,柱温30℃。结果表明,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在波长279nm、1.25~4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23),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是0.84%。因此,该方法适用于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及有关物质的含量测定,可用于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离和鉴定纳米铜对大鼠肝脏毒性相关蛋白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探讨CAT在毒性发挥中的作用,为揭示纳米铜对肝脏毒性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2-DE技术和PDQuest 8.0软件在大鼠肝脏蛋白组中筛选纳米铜对肝脏毒性差异蛋白,经质谱鉴定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筛选到下调的差异蛋白点6602和7702与肝毒性相关,鉴定均为CAT蛋白;其性质稳定,有一定亲水性,无信号肽,定位于细胞质,可能属于非分泌性蛋白,含有过氧化氢酶活性位点64FDRERIPERVVHAKGAG80和过氧化氢酶亚铁血红素配合基位点354RLFAYPDTH362等功能位点;无规则卷曲、α螺旋和延伸链是其主要的二级结构元件,并预测了其三级结构图;同源性分析表明,大鼠的CAT与其它8个物种有较高同源性,并构建了CAT 蛋白的系统进化树。【结论】纳米铜通过下调大鼠肝脏中CAT蛋白表达,引起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可能是其发挥毒性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4.
为获取纳米铜对大鼠肝脏毒性的蛋白质组表达图谱,试验通过构建大鼠纳米铜中毒模型,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获取了大鼠纳米铜中毒组和对照组肝脏的蛋白质2-DE图谱,结合PDQuest 8.0软件分析发现200 mg/kg纳米铜组大鼠肝脏2-DE图谱中有27个蛋白质斑点表达上调,16个蛋白质斑点表达下调,共有43个差异蛋白质点。试验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大鼠纳米铜肝脏蛋白质组学,为在蛋白质水平阐明纳米铜的毒性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5.
利用威宁绵羊和贵州半细毛羊构建DNA池,设计11对引物扩增其Fec B基因外显子和部分内含子的序列,对纯化后的PCR产物双向测序,分析确定多态性位点。然后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SNPs位点对Fec B基因RNA二级结构、Fec B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扩增的Fec B基因中筛选到10个SNPs,其中exon5-A39G、exon9-C37A、exon11-C87A、intron2-A62G、intron4-A1023G、intron10-G24A突变为威宁绵羊和贵州半细毛羊中所共有,而exon9-A8G和intron1-G243A突变为威宁绵羊所特有,intron3-G177A和exon8-T86C突变为贵州半细毛羊所特有。上述的SNPs中,exon5-A39G和exon9-A8G为错义突变,exon5-A39G突变导致编码的异亮氨酸(Ile)变为缬氨酸(Val),exon9-A8G突变导致编码的天冬酰胺(Asn)变为天冬氨酸(Asp);exon9-C37A和exon11-C87A多态位点均未改变氨基酸的编码,为同义突变。  相似文献   
26.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复杂的人类活动和特殊的地上与地下二元结构水文系统以及碳酸岩丰富的节理裂隙导致了土壤水分渗漏强烈,地表干旱缺水,临时性干旱严重,使该区植物普遍遭受干旱胁迫,影响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文中通过综述干旱胁迫对喀斯特地区植物的影响,从植物形态特征、光合作用、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系统等方面分析植物应对干旱胁迫的机理机制,得出喀斯特地区植物一般具有发达的叶片表皮毛、较厚的角质层、强壮发达的根系特征并通过叶片的气孔调节应对干旱。此外,植物体通过积累脯氨酸、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增强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来抗旱。提出通过抗旱锻炼、矿质肥料、化学和微生物调控以及抗旱品种的选育等途径来提高植物的抗旱性。建议今后的研究应加强模拟实验与野外验证实验相结合、分析植物对多种逆境的交叉响应,综合分析生长生理生态基因等特征,建立符合当地植物的抗旱评价体系,以及研究喀斯特和非喀斯特环境中植物对干旱胁迫适应的差异性来分析植物对干旱胁迫适应的机理机制,以期为深入研究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物的抗旱性能提供参考,并为植被恢复及物种选择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7.
28.
高寒草地硫酸铵施肥对放牧牦牛铜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施肥对牧草矿物元素含量和牦牛铜代谢的影响,在黄河首曲草地进行施肥试验、放牧试验和动物矿物元素补充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明显增加了牧草N的含量(P<0.01),但各施肥处理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NH4)2SO4施肥明显增加了牧草S的含量(P<0.01).试验结束时(NH4)2SO4施肥牧场的牦牛血液和肝脏铜(Cu)含量极显著低于(P<0.01)NH4NO3施肥牧场和对照牧场,同时(NH4)2SO4施肥牧场的牦牛出现小红细胞贫血.肝脏Cu含量最低的10头牦牛接受Cu补充,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接受Cu补充的牦牛肝脏和血液的Cu含量都在升高.试验结束时,补充CuClO(OH)3的牦牛肝脏铜含量极明显高于(P<0.01)补充CuSO4的牦牛,但血液铜蓝蛋白(Cp)含量没有显著的差异 .  相似文献   
29.
应用微卫星技术对云南半细毛羊、凉山半细毛羊、贵州半细毛羊、彭波半细毛羊、罗姆尼羊和考力代羊基因组DNA进行了17个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以期为半细毛羊品种的遗传关系做出评价,同时为这些品种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6个研究群体PIC值均大于0.5,表明遗传多样性都极为丰富;遗传分化关系的研究表明,6个群体Nm值均在1以上,Fst值均在0.6以下,说明群体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基因迁移或者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中贵州半细毛羊和考力代羊间存在最大的基因流(Nm=12.065)、最小的变异系数(Fst=0.020 3)、最高的遗传一致度(0.862)及最小的遗传距离(0.148),显示出两个群体较近的亲缘关系;UPGMA聚类图显示6个群体聚为两个大支,贵州半细毛羊、考力代羊、彭波半细毛羊聚为一支,云南半细毛羊、罗姆尼羊及凉山半细毛羊聚为另一支。  相似文献   
30.
选用肃南县年龄、胎次、营养状况相近的双峰驼24头,随机分为4组,在同等条件下进行试验,探讨矿物质营养与双峰驼抗氧化系统功能的关系.试验期共40天,每隔10天采集血样,测定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和全血中矿物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给双峰驼补铜和硒能提高机体抗氧化系统的功能,提高全血Cu、Se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