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7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12.
加减当归散,是由《元亨疗马集》治疗闪伤胸膊痛的当归散加减而成。曾有报道用当归散治疗马骡胸膊痛,疗效达100%;以当归散加减治疗马膊上痛、乘重痛,疗效达92.68%。为了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初步探讨其机理,笔者进行了初步的药理探讨和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实验研究 (一)加减当归散抗炎实验 1.药物制备:本实验所用药物,由荣  相似文献   
13.
从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猪场采集58份病料,分离到2株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血清型分型研究以及PCR检测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的两株细菌均为血清4型副猪嗜血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头孢噻吩、替米考星高度敏感,对四环素、丁胺卡那、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对甲氧苄氨嘧啶、复方新诺明、链霉素、阿莫西林、新霉素均耐药.  相似文献   
14.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该病毒在我国首次由陈伯伦等在1994年从广东省的发病鸡群中分离得到,在随后的几年内,该病毒迅速传播到了我国大部分养禽地区,并呈现出地区流行的特点,持续存在.H9N2亚型的禽流感病毒虽然致死率低,但可引起蛋鸡的产蛋率显著下降,并且在肉鸡和青年鸡中易与其它病原体合并感染,引起死淘率升高,因此该病给我国的养禽业,尤其是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4月18日,由河南省科技厅主办、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承办的“河南省‘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成果——禽流感(H9)四联灭活疫苗研制成功新闻发布会暨2008中国禽病防制高峰论坛”在郑卅举行。会后,本刊就禽流感(H9)四联灭活疫苗的立项、研制过程及相关技术问题采访了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进忠先生。  相似文献   
16.
对猪圆环病毒病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us Associated Dis-ease,PCVD)是国际公认的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大经济影响性疾病,也是养猪业的3大疾病之一,与猪瘟和蓝耳病并称养猪业的三座大山。该病主要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引起的断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风温病卫气营血证候动物模型猪外周血液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及骨髓涂片的形态观察发现,白细胞总数随卫气营证候演变而增高,血分证则下降,差异显著;中性粒细胞数随卫气营血证候演变亦增高,差异显著;骨髓相在营血证候时核明显左移。各证候中性粒细胞增生度活跃,数量增加明显,且形态改变有胞浆颗粒增大、核溶解或固缩等类白血病病征。对照组各症候病证表现与临证证候演变规律一致,提示风温病卫气营血各证候演变具有客观的血液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禽支原体感染呈世界性分布,感染率高,潜在危害较大;可分为鸡毒支原体(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S)两类,MG是主要流行株。近年,MS发病也有上升趋势。它们可经蛋垂直传播以及通过接触从呼吸道感染,一个鸡场如果发生支原体病,很难将其彻底清除。  相似文献   
19.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两株含猪瘟兔化弱毒株E2基因的重组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重组病毒能够在昆虫细胞中分泌表达CSFV E2蛋白。将重组病毒注射入家蚕蛹内,于注射后第7天收获蚕蛹血淋巴并进行Western-blot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重组病毒在家蚕蛹中成功表达了CSFV E2蛋白。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猪瘟亚单位疫苗和诊断试剂盒用抗原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大肠杆菌内毒素诱导奶山羊急性乳房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大肠杆菌内毒素乳房灌注在奶山羊引起的临床反应。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内毒素注入杂种奶山羊乳池内能诱导出典型的急性乳房炎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乳房肿胀,发热疼痛,体温升高,产奶量下降等。超声波图象说明,水肿是急性乳房肿胀的主要原因。随着局部炎症消失,乳腺组织能迅速达到临床上的完全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