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膨化大豆替代鱼粉对育成期乌苏里貉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同窝、同性别且体质量相近(P0.05)选取150只9周龄健康乌苏里幼貉,随机分到5个试验组内,每组30只(15♂+15♀),分别饲喂膨化大豆替代鱼粉水平为0、25%、50%、75%和100%的日粮,保持各组饲料中蛋白质水平相同,经过3d预试期。试验结果表明:在育成前期,无鱼粉组乌苏里貉(Nyctereutes procyonoildesussuriensi)生长速度延缓,体质量增加高峰比对照组延迟近半个月,膨化大豆替代鱼粉水平为25%组平均日体质量增加最高,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25%组的体质量增加成本分别比对照组和无鱼粉组低15.26%和9.14%;冬毛生长期各组体质量曲线起伏不大,打皮前各组乌苏里貉体质量增加都为负增长,各试验组较对照组平均日体质量增加均无显著差异(P0.05)。无鱼粉的组料质量比和体质量增加成本最高,比对照组高出20.48%。这表明,膨化大豆可部分替代鱼粉而不影响乌苏里貉的生长和发育,但全部替代则会限制乌苏里貉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13.
以蓝狐( Alopex lagopus)胆囊胆汁为实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建立了测定狐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结果表明,采用Hypersil BDS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V(甲醇)∶V(30 mmol/L磷酸二氢钾)=70∶30的溶液(pH=3.8)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柱温为25℃。测得狐胆汁中含有牛磺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它们的峰面积比分别为35.05%和9.23%,不含牛磺熊去氧胆酸。各组分在3.33~10 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分离效果好、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以用来分析狐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  相似文献   
14.
主要探讨微卫星DNA标记在蓝狐(Alopex lagopus)单亲亲权鉴定中的可行性,为蓝狐育种的系谱精确鉴定提供依据。选择15个多态信息含量较高的微卫星DNA位点,以6窝蓝狐(母本6只,子代61只)为试验材料,计算15个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频率、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非父排除概率(EP)、累积非亲排除概率(CCE)、亲权指数(PI)和亲权相对机会(RCP)。结果表明:15个微卫星位点的累积非亲排除概率值(CCE)为0.999996。单亲鉴定的PI值为850.5213~966160,RCP为99.8826%~99.9999%。说明所选的15个微卫星位点可用于蓝狐单亲亲权鉴定,其判定成功率和准确率较高,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水貂新鲜饲料的质量检测提供简便实用的方法,随机抽取山东某饲料公司生产的冬毛期水貂新鲜饲料进行检测,并采用现行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对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和微生物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饲料中粗脂肪含量低于参照标准,其他检测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免疫荧光技术以生物素化的荆豆素-I(UEA-I)为探针,检测其结合位点a-L岩藻糖在小鼠妊振1~8d、假孕1~6d及发情周期子宫中的表达情况,并以摘除卵巢的小鼠为模型观察雌激素、孕酮对小鼠子宫a-L-岩藻糖表达的影响。结果,UEA-I的结合位点主要位于妊娠1~4d的子宫腔上及腺上皮中。在假孕小鼠,UEA-I的结合位点主要位于假孕1~2d的子宫腔上皮及腺上皮中,假孕3~4d时在这些部位的结合逐渐减少或消失。另外,在发情周期各期的子宫腔上皮和腺上皮中也发现很多UEA-I的结合部位,在发情期明显增多,当用雌激素处理时在这些部位的结合明显增加,这些表明,UEA-I在子宫腔上皮和腺上皮上的结合位点可能与胚胎的存在与否无关,而是受母体雌激素的调节。但胚胎着床后UEA-I的结合位点消失,以后又在初级蜕膜中出现,表明UEA-I的结合位点可能与胚胎着床后的蜕膜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应用免疫荧光技术以生物素化的荆豆素-Ⅰ(UEA -Ⅰ)为探针,检测其结合位点α-L-岩藻糖在小鼠妊娠1~8 d、假孕1~6 d及发情周期子宫中的表达情况,并以摘除卵巢的小鼠为模型观察雌激素、孕酮对小鼠子宫α-L-岩藻糖表达的影响.结果,UEA-Ⅰ的结合位点主要位于妊娠1~4 d的子宫腔上皮及腺上皮中.在假孕小鼠,UEA-Ⅰ的结合位点主要位于假孕1~2 d的子宫腔上皮及腺上皮中,假孕3~4 d时在这些部位的结合逐渐减少或消失.另外,在发情周期各期的子宫腔上皮和腺上皮中也发现很多UEA-Ⅰ的结合部位,在发情期明显增多,当用雌激素处理时在这些部位的结合明显增加.这些表明,UEA-Ⅰ在子宫腔上皮和腺上皮上的结合位点可能与胚胎的存在与否无关, 而是受母体雌激素的调节.但胚胎着床后UEA-Ⅰ的结合位点消失,以后又在初级蜕膜中出现,表明UEA-Ⅰ的结合位点可能与胚胎着床后的蜕膜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乳房炎(Mastitis) 又名乳腺炎,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感染病菌而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临床上表现出乳房肿大、质硬、化脓、乳汁变性等症状,多发生于奶牛、奶山羊、猪等家畜中.目前,关于乳房炎的防治报道较多的是兔的乳房炎,狐狸、貂、貉、麝鼠、狸獭也有报道,但相对较少.据统计,狸獭乳房炎在泌乳期的发病率会占到产仔雌兽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规模化水貂、狐养殖场粪便对环境的污染情况,采集两家毛皮动物养殖场的粪便检测相关指标,并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个毛皮动物养殖场的粪便中5日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SS)、氨氮(NH3-N)、总磷(以P计)的值分别是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2.6和2.0倍、3.6和2.4倍、2.0和2.1倍2、.8和2.7倍、2.2和2.2倍。  相似文献   
20.
对山东大正狐场1127只驯养母蓝狐29d的行为观察中发现:狐群中个体受人为环境影响,大致形成4种行为类型:攻击型、躲避型、胆怯型和温驯型,不同行为类型间产仔量差异显着。从行为学角度对这4种类型的演替关系分析得出:动物在人工驯养后出现的温驯行为是一种较高级神经活动,是适应环境的表现。温驯型狐易管理、发情好、繁殖率高(平均每胎仔狐数,比总体平均每胎数多0.4只),提高了经济效益,应引起养狐业及其它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