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变电运行的可靠性是供电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它关系着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对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供电可靠性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本文对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性及有效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多年滚动区试中冬小麦新品种产量的秩次分析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用秩次分析法,对六个年度参加河北省冬麦区中北部区域试验中的冬小麦新品系产量性状的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对各品种表现秩次值H2,环境区分指数YM,秩次均方值S2等统计数的计算,进行品种间产量的高低及稳定性比较。对22个可评价参试品种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33.
内蒙古赤峰北部五旗主要野生豆科牧草营养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试了赤峰北部主要野生豆科牧草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15%的有5属10种,占调查属种数的38.5%和41.7%;粗蛋白含量在12%~15%的有6属11种,占调查属种数的46.2%和45.8%;粗蛋白含量在10%~12%的有2属3种,占调查属种数的15.3%和12.5%。  相似文献   
34.
对返青的鲁梅克斯杂交酸模9个不同周龄的初水分、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和5个不同周龄的鲜样、风干样的地上器官比例进行了分析测试,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鲁梅克斯杂交酸模地上全株中初水分、粗蛋白、粗灰分与株龄呈显著或非常显著负相关,粗纤维与株龄呈非常显著正相关。用株龄变量建立了估测这4种营养成分含量的回归方程,经检验,大部分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35.
在客观评价华池县种植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2008—2012年全县粮饲玉米、小杂粮、马铃薯、小麦、白瓜籽、油料、瓜菜等种植业重点产业的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6.
冬小麦新品种兰天35号为以兰天25号为母本、周麦11为父本,采用系谱法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兰天05-9-4。在2014 — 2015年度陇南片川区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6 807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25号增产9.5%。经分小种接种鉴定,该品种对条锈混合菌及条中32号表现感染,但抗条锈菌主要小种及致病类型条中33号、贵22-9和贵22-44。主要适宜于陇南和天水的川水地、浅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37.
抗条锈小麦新品种—兰天40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兰天40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与天水农业学校于2010年以兰天30号为母本、济麦22号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抗条锈病小麦新品种。202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麦20200008。1 特征特性该品种半冬性。全生育期228~268 d, 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兰天33号晚熟1 d。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株高69.0~97.0 cm, 株型紧凑,抗倒性较强。旗  相似文献   
38.
冬小麦抗条锈新品种兰天3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冬小麦新品种兰天35号为以兰天25号为母本、周麦11为父本,采用系谱法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兰天05-9-4。在2014—2015年度陇南片川区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6 807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25号增产9.5%。经分小种接种鉴定,该品种对条锈混合菌及条中32号表现感染,但抗条锈菌主要小种及致病类型条中33号、贵22-9和贵22-44。主要适宜于陇南和天水的川水地、浅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39.
为探索黄土高原地区嫁接西瓜的优质高效栽培模式,设计了全覆膜垄上播种(RM)、全覆膜垄上开沟播种(GM)、全覆膜垄沟播种(TG)、半覆膜垄上开沟播种(GH)、半覆膜垄上播种沟覆草(RS)和半覆膜垄上播种(RH,对照)6种栽培模式,分析了不同栽培模式对西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蔓长、叶绿素含量以处理GM最优,各生育期均显著高于处理RH,较其它处理也有一定优势;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水分利用率以处理RM、GM最高,均显著高于对照RH;西瓜产量以处理GM最高,较对照RH增加14.4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GM显著高于处理RM,与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硝酸盐含量处理RS和对照RH 显著低于其它处理。酸度指标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处理GM在生长和产量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RH及处理GH和TG,与处理RM和RS相比也有一定优势。全覆膜垄上开沟播种是适宜黄土高原旱地农业区嫁接西瓜生产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40.
1 品种来源 承单17号是河北省金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的玉米新杂交种,亲本组合为593×C6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