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0篇
  12篇
综合类   204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9 毫秒
21.
甘肃陇南亚高山退化草地牧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7年,在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车拉乡的亚高山退化草地上进行了牧草引种试验,筛选出了垂穗披碱草、无芒雀麦、岷山红三叶等一批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草产量高的适用于人工种植、改良退化草地的优良牧草,同时,初步证明试验所在地带是川陕甘秦巴山地白三叶、红三叶、苜蓿、黑麦草、鸡脚草亚区向青藏高原老芒麦、垂穗披碱草、中华羊茅、无芒雀麦亚区过渡的地带.  相似文献   
22.
利用硫酸铵盐析、Sephadex凝胶过滤和DEAE离子交换层析等纯化方法,首次在国内获得免疫纯β毒素。β毒素是B型和C型魏氏梭菌所产生的主要致死性和坏死性毒素,在动物疾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该两型魏氏梭菌还产生α毒素(卵磷脂酶)、θ毒素(氧敏感溶血素)、δ毒素(溶血素)κ、毒素(胶元酶)和λ毒索(蛋白分解酶)等。为了研究毒素生物学活性,制备单因子血清,首先必须分离出纯毒素,Akama、Worthington和Sakiurai均用大体相同的盐析、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层析或亲和层析等方法提纯β毒素,但都未能使之彻底纯化,且对其物理性质还知之甚少。本实验利用我所现有条件,对用生化分离和免疫学技术纯化β毒素的方法及其部分特性加以研究,以期获得免疫学单一的毒素制品。  相似文献   
23.
魏氏梭菌ε毒素的提纯及抗毒素效价的ELISA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硫酸铵盐析、DEAE-52离子交换层析、结合Saphadcx G100凝胶过滤,将魏氏梭菌ε毒素纯化700倍以上,获得毒素的免疫纯制品。应用该纯化品,建立了检测抗ε抗体的ELISA间接法和检测ε毒素的ELISA双抗体荚心间接法,并探讨了该两种检测法在菌苗质量检验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野生早樱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生早樱的嫩枝扦插繁殖试验表明:对野生早樱生根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激素、扦插时间、基质和插穗长短,各因素对生根率的最佳组合为:IBA、8月上旬、梢段、砻糠灰、8cm^2、长15cm、粗细为0.7cm、野生植株、斜口。樱花不定根的产生与愈伤组织的形成没有直接的关系,生根形式有皮部生根和愈伤组织生根两种形式,愈伤组织并不是生根的必要条件,一般形式1-2个芽,也有少数是3个芽;6-12d形成愈伤组织,7-15d可以形成幼根,生根率可达36%-49%。  相似文献   
25.
1993年-1998年,在山西省沁水县张马地区,对白JiLing(Motacilla alba)和金翅雀(Carduelis sinica)的巢外育幼进行了观察研究。内容包括亲乌巢外衔食喂幼鸟期、幼鸟离巢后分布、活动情况及成活率等。结果表明:白JiLing巢外育幼期5d-7d,幼鸟巢外死亡率54.3%;金翅雀巢外育幼期6d-8d,幼鸟巢外死亡率为51.6%。  相似文献   
26.
对全国 2 5个省 (市、区 )的 2 8个大中城市园林蓟马天敌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 ,鉴定出我国园林蓟马天敌 90种 ,列表说明了天敌分布及捕食和寄生对象。  相似文献   
27.
1993年-1998年,在山西省沁水县张马地区,对白鹡鸰(Motacilla alba)和金翅雀(Carduelis sinica)的巢外育幼进行了观察研究.内容包括亲鸟巢外衔食喂幼鸟期、幼鸟离巢后分布、活动情况及成活率等.结果表明白鹡鸰巢外育幼期5 d~7 d,幼鸟巢外死亡率54.3%;金翅雀巢外育幼期6 d~8 d,幼鸟巢外死亡率为51.6%.  相似文献   
28.
<正> 一、研究目的温州蜜柑是我国柑桔北缘地区栽培的主要品种。生产上普遍存在大量落花、落果问题,一般座暴率仅有2~3%,因而产量很低。例如,浙川县上集乡贾沟林疡栽培的6年生尾张温州,座果率为1.54%。2,022株结果树总产21,002斤,平均株产10,4斤,最高株产99斤。引起严重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是枝叶生长与开花座果争夺养分。为此,1984年我们进行了保花保  相似文献   
29.
历山保护区机关地处沁水县张马村 ,四周环山 ,气候温暖 ,雨量充沛 ,自然条件优越 ,大院里栽培有各种花卉和绿化植物 10 0多种 ,是昆虫栖息、取食的理想场所 ,自 1997年以来 ,我们对机关大院昆虫的种类和生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通过 3年的观察结果表明 ,保护区机关大院里的昆虫有 12目 60科 2 2 0余种 ,其中以鳞翅目昆虫最多 ,其次是鞘翅目昆虫。有专食植物叶部的昆虫 :油松毛虫、刺槐尺蠖、树粉蝶、白杨叶甲、叶蜂 ;有枝梢昆虫 :松梢螟、纵坑切梢小蠹、青杨天牛、白杨透翅蛾。有苗木昆虫 :华北蝼蛄、黑绒金龟、小地老虎 ;有种实…  相似文献   
30.
砷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因其高毒性,世界卫生组织将砷污染列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因此,科学家们在不断寻求科学有效的砷污染去除方法。人工湿地砷污染去除系统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推出以来,因其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的特性得到蓬勃发展,快速成为绿色环保修复技术之一。人工湿地被认为是理想的砷富集去除场所,其对砷污染的去除方式主要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相互作用及腐殖酸强化修复来实现。本文通过砷污染治理历史及技术发展、人工湿地的兴起及砷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赋存状态以及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砷污染去除三个方面综述了人工湿地砷污染去除的研究进展。通过大量文献综述分析,我们认为在人工湿地砷污染去除的后续研究工作中,应着重研究砷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扩散迁移及演变规律,构建湿地生态系统沉水-浮水-挺水植物立体结构,并不断探索植物-微生物及腐殖酸强化修复对砷污染的协同阻滞及界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