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0篇
  12篇
综合类   203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辣椒亲缘关系电泳检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建立了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分析辣椒种子蛋白、鉴定个体遗传差异的规程,可为种质亲缘关系分析,起源、分类研究与种子纯度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
本试验以山西农大棉花远缘杂交育种组创育的异源四倍体亚比棉(A2A2G1G1)和栽培四倍体海岛棉(AADD)2为亲本杂交,组成三交种异源四倍体(AAGD)为材料,对其亲本及杂种F1的三种器官(叶片、叶柄、花器)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两亲本有各自的特定酶带。(2)杂种F1的酶谱是双亲的不完全互补型,即杂种酶带均来自双亲(包括父母共有的,母本或父本特有的),酶带的一部分。(3)同种棉属在不同的器官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中,叶柄酶谱最为丰富,清晰;叶片次之,花器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93.
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新疆亚麻主栽区——伊犁地区亚麻田进行了杂草调查。结果表明伊犁地区亚麻田的杂草有15科26种,单子叶杂草狗尾草、稗草、野燕麦,双子叶杂草灰绿藜、卷茎蓼的相对多度在20以上,是亚麻田杂草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94.
大豆生育阶段动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不同大豆类型品种的发育与温,光等主要环境因子的数量关系。在借鉴吸收析因指数形式的小麦发育期动态模拟模型(WDSM),“水稻钟”模型和DSSAT3等模型思想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大豆生育动态模拟模型(SDSM),经验证不同类型品种平均误差在1-3天之内,与传统的积温法相比,其模拟精度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95.
为了对不同物种来源的奶类样品进行鉴别,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奶类样品中17种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本研究采用加热水解法,以2, 4-二硝基氯苯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以C18色谱柱分离氨基酸,梯度洗脱,检测器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17种氨基酸在50~500 mg/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范围为0.991 4~0.999 8;检出限为0.40~2.35 mg/L;加标回收率为89.1%~110.0%。结合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鉴别奶类样品的品种,得到了对于区分来源有关键作用的氨基酸,即精氨酸、甘氨酸、赖氨酸、胱氨酸、丙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  相似文献   
96.
夏玉米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玉米免耕技术,即整个生育期除播种施肥外不再搅动土壤,是节本增效,提高单产的一项夏玉米简化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通过我们多点示范发现该项技术比传统种植法每667m^2节省成本80~100元,增产10%~20%以上,可大面积推广。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7.
为了使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充分体现科技的发展,应通过按专业对以往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建立适宜于科研内容和成果向专业实验教学项目转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对科研内容和成果进行筛选、研究设计和分类转化等措施,将科研内容和成果科学地转化为专业实验教学项目,加强科研与专业实验教学的结合,达到提高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
淹水还原作用对红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用添加20mg·k~(-1)镉(Cd)的红壤(pH4.46)室温淹水培养41 d,研究淹水还原作用对Cd溶解性的影响,同时设置水稻培养试验.在红壤淹水初期(1-11 d)和后期(淹水31-41 d)植入水稻秧苗,以比较不同淹水时段红壤Cd对水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红壤淹水后1-25 d水溶性Cd浓度由0.210 mg·L~(-1)上升到0.254 mg·L~(-1),淹水28-40 d水溶性Cd浓度由0.221 mg·L~(-1)下降到0.092mg·L~(-1),在淹水1~11 d和31-41 d水稻茎叶Cd含量分别为48.37和16.25 mg·kg~(-1).说明淹水初期红壤Cd活性和生物有效性高于淹水后期.通过红壤淹水过程Fe、Cd溶解性及CEC、阳离子饱和度等的研究,表明红壤淹水后氧化铁的还原溶解作用导致pe+pH下降和pH上升,由此控制着Cd活性和生物有效性的升降.  相似文献   
99.
枸杞的价值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食用、药用、美容保健、保持水土、“三料”等方面论述了枸杞的实用价值,介绍了枸杞在育苗、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展现出栽培利用枸杞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0.
凋落物分解作为生态系统重要功能之一,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明确荒漠草原凋落物分解对氮(N)、磷(P)添加及二者交互作用的响应,以宁夏荒漠草原短花针茅和赖草的凋落物为研究对象,使用凋落物网袋分解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N、P添加各4个梯度,均为纯N、P含量,N1、N2、N3、N4添加量分别为0 g/(m2·a)、5 g/(m2·a)、10 g/(m2·a)、20 g/(m2·a);P1、P2、P3、P4添加量分别为:0 g/(m2·a)、4 g/(m2·a)、8 g/(m2·a)、16 g/(m2·a)。结果表明:(1)短花针茅和赖草凋落物分解过程分为快速分解和缓慢分解两个阶段,两个物种的分解速率存在差异性,短花针茅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