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内蒙古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三种分形维数:聚集维数、网格维数和空间关联维数,并采用此方法计算内蒙古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城镇体系具有以"双核"城市为中心发展的分形特征,内蒙古地区89个城镇除了东部地区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等3个市和锡林郭勒盟的部分城镇以外,其余西部地区的城镇主要围绕呼包二市为中心向四周...  相似文献   
12.
乌兰察布市地处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本文采用定性与定 量分析相结合方法,从城镇规模等级、职能和空间结构等侧面剖析了乌兰察布市城镇体系现状 特征,并探讨其发展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最大程度上解决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与经济建设要求相匹配的问题,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目标,以呼和浩特市市区为例,结合2001—2016年研究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变化特征,围绕经济-社会效益目标分别运用目标规划法和层次分析法对2030年用地需求方案进行模拟预测和择优,并通过CLUE-S模型对上述2种目标的优化方案进行空间模拟和最佳用地方案决策。结果表明:(1)2001—2016年研究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增率达到94.104%,其中增幅较大的2类用地为交通运输用地和住宅用地。(2)与现状城市用地结构变化趋势不同,基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目标的优化方案中,增幅最大的城市建设用地类分别为商服用地和工矿仓储用地,且2种方案的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均衡度比2016年现状值分别高出0.259、0.462,各类城市建设用地的面积构成趋于动态平衡的态势。(3)2种不同效益目标优化方案的城市建设用地预测总面积有所不同,经济效益方案比社会效益方案高出30.828 km2。社会效益优化方案在城市用地结构及布局的动态平衡度上优于经济效益方案,设定其为最佳城市用地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4.
干旱、半干旱区的林地在保护国土、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拓宽人类活动空间、优化生存环境质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生态失衡,环境遭到破坏的荒漠化发生地区,以某种特殊目的营建起的农防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既是农牧业的人工防护屏障,又是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骨架;但是同时也讨论由于过度放牧、樵采和垦荒等破坏植被后导致的沙化,使林地成为沙源地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区——化德县的区域生态环境特点、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特征以及生态经济发展条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本县的生态经济结构进行重调研究,划分出生态经济类型区,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比较复杂。仔猪在断奶阶段容易受到多种应激因素的影响,例如母子分离、饲料改变、免疫、去势、分群、运输、惊吓等等,这些因素都可引起仔猪出现腹泻现象,此时如果治疗不当,长时间腹泻会使机体脱水、酸中毒、损伤胃肠黏膜,使胃肠黏膜丧失消化吸收功能,临床上即表现为顽固性腹泻。  相似文献   
17.
1980年以来内蒙古城市化水平趋势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分析城市化水平及其动态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结合城市化的丰富内涵,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1980年以来内蒙古城市化水平及其趋势进行了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1980-2007年间内蒙古城市化水平显著提升,城市化综合评价值从1980年的0.0990提升至2007年0.8848,具有波动发...  相似文献   
18.
实践证明,采取“增长极”发展战略,以城市带动区域经济模式对广大西部地区而 言是可行之举。本文从采用综合指标测度法对乌兰察布市城市化水平进行计算,并与乌兰察 布市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传统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基础上发展了货币型人口承载力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了呼和浩特市未来十几年不同社会经济情景下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变化,得出中方案相对较优方案。与此同时,本文以全国和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参照区域,分析了相对资源承载力,分别与SD模型预测的值比较,得出呼和浩特市未来十几年的发展态势。到2020年,以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参照区域对比研究的相对资源承载力为517.30万人口;以全国作为参照区域对比研究的相对资源承载力为1388.52万人口;以系统动力学方法来研究的中方案的小康型综合人口承载力为1104.4万人口。呼和浩特市的发展高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水平,愈来愈接近全国平均发展水平,这符合呼和浩特市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从地处农牧交错带的察右后旗景观生态条件及资源状况着手,在基于土壤类型单元的土地农业适宜性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以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设计出一个生态治理与资源开发并举的,林草田复合的生态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