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71.
针对西藏高海拔地区灌溉人工草地发展面临牧草灌溉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的现实,以拉萨市为研究区,依托田间试验和CROPWAT模型模拟预测,对燕麦需水量、耗水量、优化灌溉制度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拉萨地区燕麦全生育期需水量为570 mm,不同水分条件下耗水量在464~570 mm之间,分蘖、拔节初期为燕麦灌水关键期。通过CROPWAT模型模拟,确定当地燕麦灌水2~4次较适宜。最优非充分灌溉制度的灌水时间为播种前、分蘖期和拔节初期,净灌水量分别为37、43、30 mm。  相似文献   
72.
西藏林芝地区野生蔬菜资源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西藏林芝地区野生蔬菜资源初步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林芝地区野生蔬菜达71种,分属于31科53属,根据食用器官分为叶菜类44种,茎菜类10种,根菜类8种,果菜类4种,调料类2种,其他类3种。  相似文献   
73.
为进一步改造利用好萨迦县高海拔区域的中低产田,本研究以6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为材料,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18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生产性能较好的燕麦品种,为该地发展营养体农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除‘青海444’能进入蜡熟期外,其余品种均处于乳熟期,且仅‘青海444’和‘青引1号’株高达130 cm以上,与其余品种差异显著(P<0.05);‘青引1号’第一茎节、第二茎节长度,叶长均最大,其第一茎节长度与除‘甜燕麦’外的其它品种差异显著(P<0.05),第二茎节长度与‘加燕2号’和‘甜燕麦’差异显著(P<0.05),叶长与其余5个品种差异显著(P<0.05);‘青海444’的茎最粗,‘甜燕麦’的叶茎比最高,二者根系较为发达;‘青引2号’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49 850.21,13 928.25 kg·hm-2,但6个品种间干草产量无显著差异。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序,萨迦县高海拔区域中低产田上最适宜种植的燕麦品种是‘青引1号’和‘青引2号’。  相似文献   
74.
为了解牛病毒性腹泻在西藏牦牛群中的血清抗体分布情况,2014-2016年期间先后从西藏不同地区采集牦牛血清920份,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西藏牦牛病毒性腹泻血清抗体阳性率平均达到48.70%,其中林芝市为84.24%,那曲地区61.41%,山南地区48.91%,拉萨市44.02%,阿里地区23.91%,日喀则市21.74%,昌都地区13.04%,说明西藏各地区牦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病的血清抗体阳性现象均有分布,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5.
为了解羌塘自然保护区冰雹的气候特征,从而提出相应的防雹减灾对策与方法,以减少冰雹灾害带来的损失,利用羌塘自然保护区1971—2017年5个气象站的逐日冰雹日数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法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羌塘自然保护区近47年冰雹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各站冰雹日数为1.6~28.1天,总体东多西少分布态势。冰雹发生主要集中在6—9月,以8月最多;冰雹一天之内多发生12:00—18:00,持续时间多为1~10 min。近47年保护区冰雹日数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4.0天,尤其是申扎减幅最大,为-7.0 d/10a。20世纪70—90年代为冰雹多发期,21世纪前10年明显偏少。M-K检测显示,保护区年、夏季和秋季冰雹日数发生了气候突变,显著下降的突变时间出现在2000s年代中后期。保护区春、秋两季冰雹日数都存在着3a的显著周期,而春季冰雹日数还存在5a和8a的显著周期。冰雹日数减少与平均气温显著升高、气温日较差变小有关。  相似文献   
76.
以板栗壳色素为前驱体,甲醛为交联剂,苯酚为活性剂,采用碱催化法制备得到了树脂.测定了树脂的零电荷点,并通过静态吸附法探究了不同苯酚用量、初始pH值、接触时间、初始浓度对Zn(Ⅱ)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板栗壳色素酚醛树脂吸附Zn(Ⅱ)的适宜条件为苯酚用量0.01 mol,pH值为7,吸附过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效果优于准...  相似文献   
77.
针对阿里地区燕麦传统种植模式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了12个混播模式,对燕麦+箭筈豌豆混播草地的干草产量、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4个指标进行测定,并应用灰色关联度方法综合评价混播草地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不同1年生人工草地提质增产模式中,干草产量最高的是同行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比例3∶1。燕麦与箭筈豌豆同行1∶3混播模式可明显增加粗蛋白含量,较传统的燕麦单一种植的粗蛋白增幅巨大。通过综合衡量产量、营养各指标,间作1∶2,即种植1行燕麦间种2行箭筈豌豆的模式最好,可作为1年生优质饲草种植模式在藏西地区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8.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西藏是我国传统的五大牧区之一,生态地位占据了青藏高原的核心部分,而日喀则市作为西藏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区,也是全区第二大牧业大区。被誉为“最如意美好的庄园”,但近些年由于各种原因,草地退化整体得到遏制,但部分草地仍退化严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问题。文章结合日喀则市当前草地退化现状,分析了草地退化原因及不良影响,并提出了治理草地退化问题的相应对策,改善日喀则草原生态状况。  相似文献   
79.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但畜牧业在发展的同时,如不采取必要且有效的措施,必将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为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既要保证经济持续发展,又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就要求广大养殖企业、个体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要采取绿色养殖模式开展养殖。该文对畜牧业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对策,以期为推进生态畜牧业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