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肽聚糖识别蛋白(peptidoglycan recognition protein,PGRP)是生物免疫系统中的一种模式识别受体,但在寄主昆虫响应寄生蜂寄生时发挥的免疫功能目前仍鲜有报道.本文旨在探究桑螟(Glyphodes pyloalis Walker)在响应混腔室茧蜂(Aulaco-centrum confusum)寄生时GpPGRP发挥的免疫功能.本研究共鉴定得到3个短型GpPGRP编码基因,分别命名为GpPGRP-S1、GpPGRP-S2和GpPGRP-S3.GpPGRP-S1和GpPGRP-S2在雄性成虫阶段表达量最高,GpPGRP-S3在雌性成虫阶段表达量最高.与健康桑螟相比,3个GpPGRP的表达量在混腔室茧蜂寄生后的不同时间差异显著,且均在被寄生桑螟的血淋巴中上调表达.重组GpPGRP-S2蛋白显著提高健康桑螟血淋巴中酚氧化酶活性,表明桑螟GpPGRP可能通过增强血淋巴黑化反应响应混腔室茧蜂寄生.本研究为深入探究桑螟GpPGRP响应寄生蜂寄生时发挥的免疫功能提供了参考,为进一步揭示桑螟与寄生蜂之间的互作关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高效利用桑黄资源开发多糖类抗氧化剂,以菌丝体生物量为考核指标,对桑黄菌丝体的液体摇瓶发酵培养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筛选出较佳的培养条件:以葡萄糖为碳源,大豆蛋白胨为氮源,发酵液p H为6,培养温度为30℃,摇瓶转速为140 r/min,接种量(体积分数)为4%。采用超声波辅助复合酶法提取桑黄多糖,复合酶由3%纤维素酶(酶活力为1.0×10~4U/g)、2%木瓜蛋白酶(1.5×10~4U/g)和1.5%果胶酶(4.0×10~4U/g)组成,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质量浓度20 g/L、超声波功率300 W、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45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可达10.867%。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6个来源菌株培养桑黄菌丝提取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6种桑黄粗多糖样品均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中韩国来源菌株、中国金寨来源菌株的桑黄多糖对ABTS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具有进一步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皖南花猪生长发育与脂肪沉积的关系,试验测定了0、30、45、90、180日龄皖南花猪12项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血糖(GUL),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血清中生物活性物质:脂联素(ADP)、瘦素(Leptin)和血清免疫球蛋白lgG、lgA、lgM等指标在不同日龄间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相同日龄雌、雄性别猪群间血清生化指标有一定差异,尤其在90和180日龄间差异明显.结果表明:皖南花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其生长发育相一致,并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4.
旨在了解皖南花猪睾丸组织脂联素受体mRNA与睾酮合成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脂联素与睾酮生成的关系.本研究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0、30、45、90和180 d等不同日龄(各日龄样本数5头)皖南花猪睾丸组织脂联素受体(AdpR1、AdpR2)和LHR、CYP11A1、StA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AdpR1、CYP11 A1和StAR mRNA的表达有极显著的发育性变化(P<0.01),AdpR1 mRNA的表达先增加后降低,45 d达到最大值;CYP11A1和StAR mRNA的表达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45 d达到最大表达量.LHR mRNA的表达也有显著的发育性变化(P<0.05),整体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AdpR1与CYP11A1 mRNA的表达量显著相关(r=0.587,P<0.05);LHR与CYP11A1、StAR mRNA的表达量分别显著相关(r=0.528,P<0.05;r=0.552,P<0.05);CYP11 A1与StAR mRNA表达量极显著相关(r=0.709,P<0.01).AdpR1mRNA在睾丸组织的高表达提示脂联素可能通过AdpR1介导对睾丸的调节作用,其发育性变化和CYP11A1 mRNA呈正相关,提示脂联素对睾酮的生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富含α-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蚕蛹油为原料,采用化学酶法联产不饱和脂肪酸乙酯与咖啡酸单甘酯2种高附加值功能性油脂。2种目标产物制备的基本工艺原理是:采用碱液催化蚕蛹油中的甘油三酯与乙醇发生酯交换反应,经反相C18柱制备色谱分离获得高纯度不饱和脂肪酸乙酯单体;以副产物甘油和天然抗氧化成分咖啡酸甲酯为底物,采用脂肪酶催化转酯化反应获得咖啡酸单甘酯单体。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鉴定制备过程的蚕蛹油脂肪酸组分,其中乙酯化得到的α-亚麻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和油酸乙酯的产率分别为37.5%、18.2%和13.7%,副产物甘油的产率为20.6%,C18柱纯化后可得到纯度90%的α-亚麻酸乙酯及纯度70%的亚油酸乙酯和油酸乙酯;水解产物甘油与咖啡酸甲酯通过脂肪酶催化合成的产物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鉴定为咖啡酸单甘油酯。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酶促合成工艺条件为温度74.6℃、底物咖啡酸甲酯质量浓度41.2 g/L、脂肪酶Novozym 435的用量(质量分数)9.6%,在此条件下咖啡酸单甘油酯的得率高达85.04%。利用建立的新工艺联产不饱和脂肪酸乙酯和咖啡酸单甘酯,使蚕蛹油的水解副产物甘油得到有效利用,为蚕蛹油的高值化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皖南花猪部分屠宰性状的发育性变化及性别差异,试验采用0,30,45,90,180日龄的皖南花猪公、母各5头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皖南花猪的各项屠宰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发育性变化,30日龄时,肾脏重有显著增长(P0.05),其他指标都有极显著增长(P0.01);在30~45日龄阶段,胴体斜长、膘厚、皮厚、肺脏重有显著增长(P0.05),但眼肌面积、心脏重、肝脏重、脾脏重、肾脏重增长不显著(P0.05);在45~180日龄阶段,所有指标都呈现快速的增长。出生和180日龄时,屠宰指标的性别差异均不显著(P0.05);30日龄时母猪的膘厚显著大于公猪(P0.05);45日龄时,母猪的胴体斜长和肝脏、脾脏、肾脏重显著小于公猪(P0.05);90日龄时母猪的胴体斜长显著大于公猪(P0.05);皖南花猪的肌内脂肪含量较高,且在背最长肌和半腱肌有不同的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17.
寄生桑树害虫桑螟(Diaphania pyloalis)的混腔室茧蜂(Aulacococentrum confusum)为容性内寄生蜂,研究该寄生蜂对寄主桑螟生长发育及营养代谢的影响,可以为制定桑螟的生物防治策略提供基础依据。测定混腔室茧蜂寄生后不同时间点桑螟幼虫的体质量及血淋巴中总糖、海藻糖和蛋白质含量:相同发育时间内,被寄生与未被寄生的桑螟幼虫体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被寄生1 d时桑螟幼虫血淋巴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相比,被寄生后5 d的桑螟幼虫血淋巴中总糖、海藻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但在相同发育时间内,未被寄生的健康桑螟与被寄生桑螟幼虫的血淋巴中上述营养物质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即营养物质含量变化主要受桑螟幼虫发育时间的影响。以上结果显示,混腔室茧蜂寄生对桑螟幼虫血淋巴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含量无显著影响。基于容性内寄生蜂的特性及幼虫啮出后的取食行为,推测混腔室茧蜂是通过啮出后继续取食桑螟的身体组织而大量获取发育所需营养。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桑椹的价值越来越得到重视.桑椹菌核病是桑果生产中危害较为严重的真菌病害,为筛选安全高效的桑椹菌核病防治药剂,提高桑椹品质,采用生物制剂10.4%~ 11.8%脂肪酸乳油、6.5%茶黄素悬浮剂、木霉发酵液、6.5%茶黄素悬浮剂+木霉发酵液混合制剂及化学抗真菌药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与80%代森...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长激素对皖西白鹅与朗德鹅相关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90日龄的皖西白鹅和朗德鹅各20只,于屠宰后称量每只鹅的屠体重,并将垂体组织在存入液氮后,采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以B—actin为内参,对其组织中GHmRNA表达量进行比较分析,并分别对两种鹅的屠体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朗德鹅与皖西白鹅的屠体重(3029.25±269.455 vs 2920.313±457.604)差异不显著,并且公母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朗德鹅垂体中GHmRNA表达显著高于皖西白鹅(1.188±0.172 vs 0.744±0.289,p〈0.05),屠体重与GH mRNA的表达无显著相关。试验提示:GH mRNA表达量与两种鹅生长性能无明显关系,鹅的生长主要取决于生长激素的靶机制。  相似文献   
20.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抑菌剂和抗氧化剂。将桑椹鲜果用不同浓度茶多酚溶液浸泡5 min后于4℃冷藏不同时间,调查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经15、20、25 g/L茶多酚溶液处理的桑椹鲜果,其货架期和功能活性成分的保留率均得到了明显提高:冷藏保存21 d时,蒸馏水处理组(对照组)桑椹的腐烂率高达95%,失重率达到11.34%,而20 g/L茶多酚溶液处理组桑椹的腐烂率与失重率分别为53%和6.25%;不同浓度茶多酚溶液处理均有效减缓了桑椹中花青素、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P0.05),同时对黄酮类物质的保护效果显著(P0.05),尤其是对保持桑椹中的维生素C含量最为有效,冷藏保存21 d时,25 g/L茶多酚溶液处理组桑椹中的维生素C含量是对照组桑椹的2.36倍。试验结果初步提示茶多酚可用作桑椹鲜果的保鲜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