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37篇
农学   65篇
基础科学   132篇
  58篇
综合类   392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134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储气库运行损耗微观机理是研究水驱气藏储气库周期注采过程储层水侵伤害的关键。针对储气库高速注采运行水体往复运移对储集空间动用效率的影响,结合储气库周期注采模拟核磁共振、微观可视化模拟技术,分析储气库微观孔隙中两相流体分布及运移特征,量化分析地下储集空间动用特征,评价水驱气藏储气库注采运行损耗微观机理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气水过渡带是水驱气藏储气库注采运行发生损耗的核心区域,气水互锁作用与储气库的注采损耗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水驱气藏储气库注采运行方案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与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2.
为验证25%咪鲜胺稻瘟酰胺微囊悬浮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保产效果,于2017年进行了该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咪鲜胺稻瘟酰胺微囊悬浮剂对稻瘟病有较好的预防和防治作用,对水稻的保产效果明显,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在稻瘟病一般发生年份,于水稻分蘖盛期(稻瘟病始见期)、破口抽穗前3 d和齐穗期各用药1次,且每667 m~2用25%咪鲜胺稻瘟酰胺微囊悬浮剂60~70 m L、对水60 kg均匀喷雾,即可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3.
棉花机械化收获技术包括统收式一次采摘技术与选收式多次采摘技术,各有其特点与优势。随着棉花产业的发展和广大棉农的迫切需求,我国统收式棉花收获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并能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统收式棉花收获机实施机械化采收时往往会将籽棉连同少量棉桃、茎秆、棉叶等杂质一起采收,采摘下的青桃由于含水率高,极易给籽棉染色,造成品质下降。为提高棉桃清分效率,减少籽棉损失及解决棉纤维被染色等问题,统收式采棉机实施机械化采收籽棉时,需增设棉桃分离装置。在介绍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依据试验所测量物料悬浮速度的差异性,设计气吹式、气吸式两种分离模式的棉桃分离装置,并基于ANSYS Fluent软件开展空气动力学的仿真分析与试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气吸式棉桃分离装置优于气吹式棉桃分离装置,其棉桃清分率提高20%以上,同时籽棉损失率减少5%。棉桃分离回收系统创新性研究成果,不仅有利于统收式采棉技术与装备的综合性能得到改善与提高,而且对促进我国棉花产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4.
刷辊式采棉机的改进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提高刷辊式采棉机作业质量,满足轧花厂对统收式采棉机采获籽棉的进厂要求,该文在已有4MZ-3B型刷辊式采棉机工作时存在问题基础上优化刷辊工作参数并增加与刷辊配套使用的回流结构提升了采净率,降低了落地损失率、挂枝棉率、漏采率;改进挑棉辊形式,避免该部件因缠绕造成棉桃分离气力输送管道入口堵塞的现象,降低整机故障率;将棉桃分离气力输棉管道由气吹式改进为气吸式,提高棉桃回收率;将气棉分离装置由网孔式改进为切线导流式,解决了棉桃分离气力输棉管道与机载预处理装置过渡问题,在排出气流的同时保证物料运动顺畅;将机载预处理装置由"一清一回收"式改进为"一清二回收"式,降低籽棉含杂率及清杂损失率。设计改进及优化后形成4MZ-3C型刷辊式采棉机,并进行对比试验。与4MZ-3B型刷辊式采棉机相比,采净率提高了3.42%、落地损失率降低了0.85%、挂枝棉率降低了0.89%、漏采率降低了1.05%、棉桃回收率提升了74.57%、清杂损失率降低了0.63%、籽棉含杂率降低了3.71%。将4MZ-3C型刷辊式采棉机各项指标均优于采棉机作业标准,在获取高采净率的同时,保证籽棉的低含杂率,可充分满足中国棉花生产机械化需求。  相似文献   
135.
为实现油菜磷肥减施增效和保障生态环境,利用土壤有效磷含量较低的黄棕壤和酸紫砂土开展试验,建立土壤-磷肥-作物体系相匹配的磷肥施肥方案.以甘蓝型油菜中双11号和圣光168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黄棕壤和酸紫砂土上施用过磷酸钙(SSP)、磷酸二铵(DAP)、聚磷酸铵(APP)和钙镁磷肥(CMP)对油菜苗期生长及成熟期产量、...  相似文献   
136.
边坡绿化技术要点分析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磊 《上海农业科技》2010,(6):103-104,99
笔者论述了公路边坡植物防护的主要形式,如种草、铺草皮、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框格防护、合成材料植被网草皮护坡、喷混植生植物护坡、绿化笼砖护坡、香根草生物边坡防护技术、客土喷播技术等,同时提出公路防护工程设计要紧紧抓住设计对象的土质、水文、气候等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防护形式,才能确保公路边坡绿化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7.
塑料大棚内麻地膜覆盖草莓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明确麻地膜在大棚内覆盖栽培对作物的影响特点,在大棚和露地同时进行不同地膜覆盖草莓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麻地膜在大棚内覆盖的增温、保水效应比在露地大,能够提早草莓开花结果,显著提高产量。大棚和露地不同种植环境与不同覆盖处理间的互作效应极显著。麻地膜在大棚内的增产效果更好,比无覆盖增产12.8%,比塑料地膜增产1.73%。麻地膜比无覆盖在大棚内的增产幅度要比在露地多增产4.3%。  相似文献   
138.
大棚内麻地膜覆盖栽培对土壤环境和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大棚内进行不同地膜覆盖栽培春季大豆试验,研究了大棚内麻地膜覆盖对土壤环境温度、水分及微生物和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内麻地膜覆盖在低温时可显著提高土壤温度,在高温时土壤温度相对于塑料地膜(PE)和无覆盖(CK)较低;并能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微生物数目,从而提高大豆产量,麻地膜(R)比聚乙烯农用地膜(PE)增产12%,比CK增产54%。可见,大棚内麻地膜覆盖栽培可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产量,是解决塑料污染问题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9.
通过了解秸秆还田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站秸秆还田适用的方法,如秸秆直接还田、机械翻压、秸秆覆盖、粉碎还田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0.
 在小麦条锈病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PST)越冬区的湖北襄阳、宜城和枣阳3个地区同一时间定点(GPS定位)采样,应用双重real-time PCR定量测定方法进行潜育侵染测定,并于春季在相应取样点进行病情调查。取样区域按照镇/区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的分子病情指数(MDI)和病情指数(DI)由该区域内所有样品和调查点数据取平均值得到。由MDI转换成风险指数(RI),并做RI与春季病情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同时,也通过坐标数据进行了空间分析。结果显示,PST潜伏侵染量与春季病情呈显著相关,并且两者均与其分布区域距汉江水系的距离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