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37篇
农学   65篇
基础科学   132篇
  58篇
综合类   392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134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81.
通过对3种苹果蠹蛾性诱捕器诱捕效果的比较,发现板式性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最好,盆式与瓶式之间无差异;对苹果蠹蛾成虫综合防治果园和未防治果园中的时序变化以及防治措施对成虫动态变化的研究发现,在综合防治果园中苹果蠹蛾成虫的数量明显降低,第1代和第2代成虫每单位诱捕器3 d内诱捕虫头数在2头以下,盛发期前后的2次化学防治为越冬代成虫防治的关健时期.  相似文献   
182.
不同培养液中3种藓类光合色素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合色素是客观反映植物利用光照能力的一类重要指标,往往可以作为判断植物光合生理能力、反映环境胁迫状况的重要指标[1-3].  相似文献   
183.
利用农业固废玉米秸秆制备活性炭,并对其进行H2O2/H2SO4改性,研究了改性前后其对甲醛的吸附性能、脱附性能和表面结构与表面化学性质变化以得到对甲醛有较高吸附量的活性炭。结果表明,经H2O2/H2SO4改性处理后可使活性炭平均孔径增大,表面酸性官能团含量提高150.41%,对甲醛饱和吸附时间延长50%,饱和吸附量提高165.94%,脱附峰面积和峰高均明显增大,表明改性后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复合吸附。  相似文献   
184.
[目的]研究密度和种间竞争对高原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设置了高、中、低3个密度水平,试验组将高原林蛙蝌蚪和岷山蟾蜍卵共同饲养,而对照组则单独饲养林蛙蝌蚪,第11天测定了试验组和对照组林蛙蝌蚪的发育阶段、体重、体长、头宽、背宽、尾长。[结果]种间竞争对高原林蛙蝌蚪的发育阶段和背宽都有显著影响。密度对高原林蛙蝌蚪的体重、体长、头宽和尾长都有显著影响。[结论]密度是影响高原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同时种间竞争也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5.
首次发现了浮苔属Ricciocarpus在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新分布,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及生境,并对其绘图.  相似文献   
18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首次对毛麝香新鲜叶挥发油成分进行测试分析,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分离出36个峰,确认了36种化合物,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100%,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柠檬烯(24.40%)、桉树醇(19.82%)、葑酮(19.36%)、红没药烯(8.24%)、α-蒎烯(6.98%)、γ-松油烯(6.87%).  相似文献   
187.
襄阳地处南北过渡地带,赤霉病已由偶发性病害发展成为常发性重大病害。小麦赤霉病流行频率高、危害损失重、防治难度大,襄阳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和全程管控策略;落实“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突出预防为主、防治关口前移,突出关键技术、抓好科学防控,突出收获减损、适时抢收烘干储粮的落实;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监测预警、强化宣传服务、强化统防统治到位,将赤霉病等小麦重大病虫灾害控制在初发阶段,保障粮食增产丰收。  相似文献   
188.
【目的】柱头外露是影响杂交水稻制种的一个重要性状。本研究旨在初步鉴定控制柱头外露率的QTL。【方法】以高柱头外露率粳稻两系不育系大S×低柱头外露率热带粳稻品系D50的F_2群体及海南陵水、浙江杭州两地重复种植的F_(2:3)群体为材料,考查F_2群体及陵水、杭州两地两次重复F_(2:3)群体单边柱头外露率(PSES)、双边柱头外露率(PDES)和柱头总外露率(PES)。【结果】相关分析表明,单边柱头外露率、双边柱头外露率和柱头总外露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根据构建的大S×D50 F_2群体遗传连锁图谱,QTL分析检测到水稻柱头外露率QTL 21个,分布于第1、2、3、4、6、7和12染色体上,贡献率变幅为0.1%~57.6%,除个别贡献率极低的位点外,绝大部分QTL加性效应来自于高值亲本大S。其中位于第4染色体和第12染色体的两个位点q PDES4,q PES12在F_2和两次重复F_(2:3)群体中均检测到,贡献率分别达17.86%和16.98%。位于第3染色体的q PES3位点在陵水、杭州两次F_(2:3)群体中重复检测到,贡献率高达25.6%。【结论】检测到的QTL,有些与其他学者报道的处于同一位置,有些则是新的柱头外露率QTL。这些水稻柱头外露率QTL为今后柱头外露率基因精细定位、克隆、以及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选育高柱头外露率粳型不育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9.
为了提高花生品质性状优势组合的选育效率,以5个花生材料为亲本,采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配制20个组合,分析花生籽仁中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蔗糖含量和脂肪酸组分等10个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配合力效应分析表明,豫花132(W191)的粗脂肪、硬脂酸、亚油酸、花生酸和山嵛酸含量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大,冀花甜1号(JT1)的蔗糖和粗蛋白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大,而高油酸品种WT08-0937(DF15)的油酸和花生一烯酸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大。遗传协方差Wr对阵列方差Vr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粗脂肪、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和山嵛酸这7个性状基本适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它们的遗传主要是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较小且表现部分显性。对所有子代的10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前2个主成分Dim1和Dim2的累计贡献率达88.6%,结果显示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和蔗糖含量呈负相关,粗脂肪含量与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花生一烯酸含量相关性较弱。本研究为花生育种中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0.
硼对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土培试验,研究硼对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严重缺硼(B1)时,4个油菜品种均绝收,缺硼(B2)及硼正常(B3)时,各品种均有产量,硼高效和偏高效品种产量大于硼低效品种,前者品质较后者差,表现出硼效率越高而品质越差的趋势.硼对低效品种品质的改善作用大于硼高效和偏高效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