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通过生物量平衡分析 ,认为林区大量的秋季落叶 ,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 ,对秋季落叶进行收集、贮备和加工 ,可以为林区发展畜牧业提供充足的饲草饲料 ,从而缓解林牧矛盾。  相似文献   
22.
放牧对牧地碳、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管理者、畜产品生产者及广大群众非常关心放牧对草地土地资源品质及其承受性能的影响。在美国怀俄明州夏廷县附近的高平原草原研究站的草地,以三种放牧管理制下进行了11年的试验研究,以重度放牧率(67只牛、天/hm2),轻度放牧率(22.只牛、天/hm2)和围栏封育加以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重度放牧率中等管理水平,使草地每年产草量不足正常草地产草量的50%。该草地放牧研究开始之前,其放牧历史还不到40年,土壤中有机C、N反应的是0—91cm土壤层取样测定评估的,放牧和不放牧的天然草地相比,0—30cm土壤层中的C、N含量,放牧地大于不放牧地。在所有的放牧处理中,草地0—30cm土层中的N含量大体都近似。在0—30cm土层活植物根系,占其总根系的四分之三强,这一土壤层的C、N活性强度最高。在过去的11年中,放牧方式和放牧率在多种草类混生的高草草原施加的影响,并没危害草地土壤有机C、N含量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放牧的确能改善整个草地的土壤品质。以往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侧重牧草产量和载畜量管理等方面的多,而注重放牧对草地土壤中C、N含量及其活性强度影响的少。本文通过三种放牧强度(轻度、中度、重度),五种放牧方式  相似文献   
23.
24.
石蒙沂 《林业科学》2006,42(9):39-43
在黄河龙羊峡段左岸沙地采用沙蒿、柠条、沙棘、芨芨草4种植物,沙障整地、沟整地、穴整地和不整地4个整地类型,7.5、15、20 g·kg-1 3个吸水剂含量种子处理,进行复因子设计模拟飞播试验,秋后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模拟飞播的植物平均出苗量为2 811株·hm-2,其中沙棘6.6%、柠条0.1%、沙蒿91.2%、芨芨草1.2%,表明沙蒿种子最适宜本区飞播,芨芨草可做搭配品种,沙棘、柠条应直播造林;2)随吸水剂含量增加,单位面积出苗量也随之增加;3)人工整地为飞播种子的萌发创造了条件,但是大面积整地也提高了飞播成本,沙蒿、芨芨草都是千粒质量极低的耐旱植物种,采用超低量飞播是非常经济的.  相似文献   
25.
选择多雨年份突击造林,对造林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柽柳是(Tamarixchinensis)荒漠化治理中的先锋植物之一,既耐生理干旱,也耐大气干旱,具有极强的抗干旱能力,在沙地栽植后立即平茬复壮,可提高成活率,沙丘背风坡和丘间地是柽柳生长最好的地段,在降水250mm的共和盆地半干旱沙地均可栽植柽柳,几年后可形成柽柳群丛,恢复植被,达到控制流沙,固定沙丘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