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2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猪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胃肠道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和脱水,该病为影响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B类动物疫病。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在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检测方法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关的实验室诊断检测技术,这些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病理诊断、病毒的分离鉴定、电镜检测、血清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等。本文对猪传染性胃肠炎主要的诊断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病在临床的快速诊断及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的肠道传染病,该病以排水样稀粪、呕吐、脱水及哺乳仔猪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给生猪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猪流行性腹泻于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暴发并流行至今,该病不仅发生范围广、强度大、致死率高,且常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及德尔塔冠状病毒等传染病混合感染,临床诊断并不能对该病确诊,必须运用一些实验室方法才能准确诊断该病。通过对猪流行性腹泻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法(IF),RT-PCR诊断技术、多重PCR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LAMP)等几种实验室检测技术进行综述,以期对该病的诊断及确诊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和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夏,贵州省某动物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4只均出现流涎、喘气、消瘦、被毛脱落、全身无力等症状,其中2只发病1 d后死亡。该黑叶猴没有接种过任何疫苗。为弄清病因,于是送检发病死亡黑叶猴1只及发病猴血液2份到我校物动物医院进行确诊。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黑叶猴为支原体感染、链球菌及结核分支杆菌混合感染引起死亡。现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黑叶猴发病前身体消瘦,被毛脱落、粗乱,发病  相似文献   
14.
为了查清某猪场猪只出现睾丸肿大、发亮、萎缩等现象的原因,试验采用RT-PCR扩增、细胞接种试验、动物接种试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送检的精液和睾丸样品进行诊断研究。结果表明:RT-PCR扩增能检出乙型脑炎病毒(JEV)特异性核酸阳性条带;用该毒株接种单层BHK-21细胞,可使细胞发生病变,但不致死乳鼠;与SA14-14-2疫苗株相比,在该毒株E基因序列上279位(蛋氨酸→赖氨酸)和447位(天冬氨酸→甘氨酸)氨基酸发生突变,氨基酸位点的突变致使毒株毒力增强,从而导致该猪场公猪出现睾丸肿大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猪乙型脑炎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笔者对某规模化猪场发病猪进行临床症状观察,虎红平板试验、RT-PCR检测、细胞接种、序列比对及动物试验的方法。确诊病死猪为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并对发病猪场提出防控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6.
利用已建立的猪呼吸和繁殖障碍类病毒性疫病多重PCR检测方法对2017年以来贵州9个不同地区采集的150份病料进行检测,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检测为阳性的病料采用细胞接毒培养技术、病毒的形态结构观察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分离鉴定PRRSV,并对其ORF5和Nsp2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分别接种Marc-145细胞并连传5代,获得5株PRRSV,分别命名为GZ-Fq、GZ-Bj、GZ-Kl、GZ-Hz和GZ-Zy;病毒粒子在电镜下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约30~80nm;5株毒株与近年来国内各地流行的高致病性PRRSV(HP-PRRSV)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6.2%~100%和97.1%~98.6%,其中,ORF5基因的第13位氨基酸均为精氨酸(R),第137位氨基酸均为丝氨酸(S),Nsp2基因的氨基酸均存在第481位和532-560位氨基酸2处不连续的缺失位点;其ORF5基因及Nsp2基因均与2008年之后流行的HP-PRRSV亲缘关系较近。研究表明,贵州省PRRSV发生了变异,与近年来国内各个地区的HP-PRRSV序列的变异位点一致,属于美洲型PRRSV的变异株。  相似文献   
17.
为了查明贵州省某猪场从湖北引进的部分后备母猪发病及死亡原因,根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观察、细菌的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PCR/RT-PCR鉴定及小鼠致病性试验及接种Marc-145细胞等方法进行诊断。结果表明:分离的放线杆菌对磺胺甲基异唑和头孢曲松敏感,对小鼠有致病性,PRRSV-G1株的测序结果与近几年来国内各个地区流行的12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毒株同源性较高,为99.0%~99.5%,其NSP2基因均缺失了30个氨基酸,与2012年湖北分离的YC1202株(JX144928)属于同一遗传进化分支;将病料处理后接种Marc-145细胞后能产生细胞病变,最后确诊该猪场患病死亡猪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毒及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某动物园怀孕矮马跛行进行诊治,试验根据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检查情况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该患马患有行痹证与蹄冠肿胀,采用中药方剂"独活寄生汤"内服、外部清理消毒及青霉素肌肉注射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经过治疗之后,该矮马的行痹证和蹄冠肿胀症状皆已消失。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可用于马属动物行痹症和蹄冠肿胀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弄清贵州省某猪场仔猪腹泻病原,试验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及构建系统进化树、药敏试验等方法对病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贵州省某猪场腹泻仔猪病例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命名为GF株,该菌株与NCBI上大肠杆菌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9.5%~99.9%,与大肠杆菌菌株84(登录号为MF399285.1)在同一遗传进化分支上;分离的大肠杆菌GF株对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对头孢曲松中度敏感,对其他药物低度敏感或不敏感。  相似文献   
20.
为了查明贵阳市某猪场仔猪严重腹泻、呕吐、脱水、食欲下降致仔猪死亡的原因,试验采用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细菌的分离培养及PCR/RT-PCR等检测。结果表明:送检病死仔猪为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双重感染。说明该猪场猪发病是由PEDV和PDCoV双重感染所致,应采取相应的治疗及预防措施,防止该病的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