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9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引入美国种质对我国玉米育种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17  
石雷 《玉米科学》2007,15(2):001-004
我国育种者从美国商业杂交种中分离了许多二环系,逐渐形成了PA(Reid)和PB(non-Reid)两大种质群,并利用这些二环系改良国内种质,取得了明显成效。PA种质是目前我国玉米育种利用的主要A类种质,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我国玉米育种的杂种优势模式。而PB种质在引入抗病、耐逆基因的同时,倾向于破坏我国玉米杂种优势模式的稳定性和集中性,瓦解了我国的玉米杂种优势模式,同时也造成对热带种质的盲目利用,使得玉米育种的技术路线和杂种优势模式变得复杂化。目前直接对商业杂交种的分离选系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育种思路与杂种优势模式的混乱。正确利用国外商业杂交种选育二环系和改良种质,对于制定今后玉米育种的技术路线和指导产品创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2.
云南栽培玛咖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云南栽培的玛咖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文献报道的秘鲁产玛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云南栽培玛咖含有16.7×104mg·kg-1的蛋白质、21.5×104·mg·kg-1粗纤维、9.30%氨基酸、多种无机元素、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脂肪含量低;所含营养成分的种类与秘鲁产玛咖类似,其中对人体有益的蛋白质、粗纤维、钙、铁、锌、VC等成分的含量较高,表明云南栽培玛咖的营养丰富,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3.
本试验旨在研究嗜酸乳杆菌对不同羽毛损伤程度太行鸡生产性能、啄羽行为和血浆中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因素1为羽毛损伤程度(正常、损伤),因素2为嗜酸乳杆菌添加水平(0、0.1%、0.2%、0.3%)。先选取羽毛正常和羽毛损伤的42周龄太行鸡各240只,再分别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基础饲粮组)、0.1%、0.2%、0.3%嗜酸乳杆菌的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显示:1)与基础饲粮组相比,添加0.1%、0.2%、0.3%嗜酸乳杆菌均显著降低了啄羽次数(P <0.05),显著降低了血浆中皮质酮(CORT)水平(P<0.05),显著降低了盲肠菌群中脱硫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添加0.2%、0.3%嗜酸乳杆菌均显著提高了平均蛋重(P<0.05),显著提高了盲肠菌群中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盲肠菌群中巨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提高了血浆中5-HT水平,并显著降低了血浆中5-羟吲哚乙酸(5-HIAA)/5-HT比值(P<...  相似文献   
104.
栗茶间作模式下茶树根系的基础特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安徽枞阳县周潭镇大山村中国森林生态网络大山试验示范区的栗茶间作茶园和单作茶园茶树根系的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栗茶间作促进了茶树根系的生长。间作茶园茶树根系的干重、吸收根比例、比根长和根系生理活性明显大于单作茶树根系;间作茶园茶树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比单作茶树根系更深、更均匀;间作茶园内茶树和栗树根系在土壤空间中各自具有相对不同的生态位。栗茶间作具有较好的生态学基础,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茶园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05.
竹材碳足迹内涵及其对产业发展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植物是陆地上唯一能够从大气中固碳的自然生态系统,其减缓气候变化、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能力远未被认识和充分发挥。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之一,固碳潜力巨大,一次种植可永续利用。竹子从光合作用、生长发育、采伐收获、产品制造、友好利用直至分解释放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是碳汇或碳封存的全过程,即竹材碳足迹。通常研究的竹林碳汇只涉及竹林生长阶段,忽略产品使用阶段,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开展竹材碳足迹的全过程系统监测和研究,完善竹林碳汇的内涵,正确认识碳循环规律,是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碳汇研究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竹材碳足迹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实施之下,促进竹林定期采伐、全量收获、健康生长,促进竹产品量产利用,增加产品碳封存时间、提高产品寿命,促进资源高效利用、脱贫增收致富、延缓碳排放,调控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合理有序、协同发展,意义更加重大。竹材碳足迹理念的实施对系统认识竹林碳汇、指导竹林健康生长、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推进竹业全产业链发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索光照刺激时间对蛋种鸡各阶段性发育、蛋壳质量和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192只14周龄白来航种母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4个处理光照刺激时间分别为16(PS16)、18(PS18)、20(PS20)和22周龄(PS22).加光处理时,光强由10lx增加至80lx,光照节律由8h光照∶16h黑暗调至14h光照∶10h黑暗为止.在27,43和51周龄时,各处理屠宰4只鸡测定性发育指标.在20、27、43和51周龄收集试验蛋测定蛋壳质量.43周龄输精试验,测定繁殖性能.【结果】20周龄末,PS20的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高于PS16(P=0.02、P=0.04).27周龄末,PS16的平均蛋质量有低于其他各组的趋势(P=0.09).51周龄末,各处理蛋壳厚度和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P0.05);PS18的卵巢指数有高于其他3组的趋势(P=0.09);PS16和PS18的饲养日产蛋数高于PS22(P=0.03).各组受精率无显著差异(P0.05),PS16的入孵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均低于其他各组(P=0.02、P=0.04).【结论】蛋种鸡16周龄光照刺激可能会增加总产蛋数,但是早期种蛋蛋壳质量,降低孵化能力,可以采用18周龄加光刺激的光照制度,以提高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07.
黄淮海玉米育种方向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某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暑期在田间试验高密度育种,种到10 000株/667 m2,目的是给它一个逆境,然后研究空秆率。他在黄淮海地区考察企业和研究机构,发现一些育种人员正在实践高密度抗逆育种,但仍有许多企业没有施行。一些科技人员坚定地实施高密度选系,认为我国科技人员在2002年以后明确提出和坚持的高密度抗逆育种策略,使许多人开阔了育种思路和方向,明确了技术路线。该研究生从这些  相似文献   
108.
β-受体激动剂非法用于畜牧业生产中会通过食物链在人体组织中吸收并蓄积,极大地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综述了国内外β-受体激动剂速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9.
京星黄鸡103肉鸡配套系是目前唯一含有北京油鸡血缘的黄羽肉鸡培育品种(配套系)。本研究选取京星黄鸡103肉鸡商品代和纯种北京油鸡各120只(公母各半),比较培育品种和纯种在屠体性能、肉品质和肌肉主要营养成分上的差异。试验鸡同批次孵化出雏,饲养管理条件和饲料营养水平均一致。分别于90和120日龄选取接近各组平均体重的鸡各20只屠宰,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京星黄鸡103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北京油鸡纯种(P<0.05),其中90日龄平均体重达1.48 kg,120日龄达1.88 kg,分别比纯种的高24.4%和24.5%;90日龄胸肌重和腿肌重比北京油鸡纯种分别提高24.5%和19.2%,120日龄的分别提高了30.7%和28.9%,但两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90日龄京星黄鸡103胸肌肌内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北京油鸡(P<0.05);胸肌脂肪酸中以硬脂酸和棕榈酸等饱和脂肪酸和花生四烯酸、亚油酸和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京星黄鸡103商品代肉鸡与北京油鸡纯种相比生长速度较快,90日龄达中速型黄羽肉鸡标准,胴体载肉量提升,且基本保持了北京油鸡纯种的肌内脂肪含量高等优良肉品质特性。  相似文献   
110.
干扰普遍存在于自然界,是森林群落动态发展的红色动力.本文从森林干扰的概念、干扰类型、干扰状况以及干扰促进森林更新等方面对森林干扰做了系统的阐述,同时指出预防自然干扰和合理支配为干扰,是次生林经营、植被恢复和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