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6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前,猪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制约养殖业生产的主要问题,尤以肺部病变在病原菌参与下对动物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为主。使用疫苗能够建立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但抗体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建立之前,一旦病原体侵入,机体将陷  相似文献   
102.
鸡肝中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回收率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和恩诺沙星等4种药物在鸡肝中的残留量进行阳性添加和回收率测定试验.结果线性良好,检测灵敏度为10μg·kg-1,4种药物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诺氟沙星78.75%,13.73%;环丙沙星74.72%,12.02%;洛美沙星76.77%,15.89%;恩诺沙星72.79%,11.10%.  相似文献   
103.
杀菌性/通透性增加(BPI)蛋白是哺乳动物中性粒细胞中存在的一种碱性蛋白,它能与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结合,增加外膜对抗菌药的通透性,具有中和内毒素和杀灭细菌的生物学作用,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治疗方面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文章主要从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学角度出发,对 BPI 蛋白的生物学杀菌活性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4.
为探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中大肠杆菌Ⅲ型分泌系统(Escherichi-a coli TypeⅢsecretion system2,ETT2)转录因子EivF的功能,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检测野生株(AE81)、缺失株(AE81△eivF)和回复株(...  相似文献   
105.
从microRNA(miRNA)水平探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phoP/Q基因缺失对雏鸡脾脏功能表达的影响,为APEC的防制提供参考资料。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其phoP/Q基因的缺失株分别攻毒14日龄雏鸡,采集其脾脏组织为材料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miRNA表达谱,选择差异倍数大于8的miRNA进行Real-time PCR,对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以及GO、KEGG富集分析。测序结果获得10个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1个miRNA表达量下调,9个miRNA表达量上调,Real-time PCR结果表明,miRNA变化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GO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能量代谢、免疫系统、细胞生长与凋亡、糖合成与代谢等生物学过程。KEGG分析结果显示预测靶基因参与MAPK信号通路、糖代谢通路、Wnt信号通路等重要通路。本试验分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phoP/Q基因缺失后感染雏鸡脾脏miRNA的表达差异,从miRNA水平探讨了phoP/Q基因缺失对APEC致病性的影响,为APEC的防治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6.
为探究clpV基因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APEC)感染雏鸡气管黏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将APEC野生株(DE17)及其基因缺失株(DE17ΔclpV)感染7日龄雏鸡气管,12、24 h后收集雏鸡气管黏膜细胞进行转录组学测序,筛选野生株和缺失株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感染12 h后,共筛选到108个差异表达基因(36个上调,72个下调);在感染24 h后,共筛选到59个差异表达基因(34个上调,25个下调)。GO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内信号转导、RNA聚合酶Ⅱ的转录正调控等生物学过程;蛋白质结合、ATP合成、DNA结合等分子功能类;生物膜及膜的组成成分、细胞质等细胞组分功能;KEGG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紧密连接通路、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通路、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内吞通路、Wnt信号通路等。结论为clpV基因缺失后,会使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量下调,对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通路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7.
四环素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TCs)是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类广谱抗生素,在化学结构上都属于多环并四苯羧基酰胺母核的衍生物。四环素类可分为天然品和半合成品两大类,天然品由不同链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取获得,有四环素(Tetracycline)、土霉素(Oxytetra-cycline)、金霉素(Chlortetracyline)和去甲金霉素。半合成品有多西环素(Doxycycline)、美他环素(Metacy-cline)和米诺环素(Minocycline)等。在畜禽生产中,四环素类药物被广泛作为药物添加剂,用于防治肠道感染、促生长和提高奶牛产奶量,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和养蜂中预防和治疗多种感染性疾…  相似文献   
108.
以专业主干课程建设为核心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专业目标对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出发,以动物病理学这一动物医学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为核心,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创建特色教材体系,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验教学的协调统一,增强学生实验技能,重视综合素质培养,切实加强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通过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建立起一套与培养目标一致、结构严谨协调、实践性强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9.
为探讨含血停搏液不同灌注对心肌保护效应,将28只低温体外循环犬随机分为4组:冷晶组(对照组,n=7),低温体外循环冷晶停搏液间断灌注;冷血组(n=7),低温体外循环10℃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温血组(n=7),低温体外循环冷晶停搏液诱导,开放前温血灌注;冷温血组(n=7),低温体外循环20℃冷血多次间断灌注与开放前温血联合灌注。从氧自由基损伤机制入手,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期不同时点抽取冠状静脉血样,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显示,冷温血联合灌注组在主动脉开放15min至60min各时点,血清MDA含量增加,SOD、GSH-Px活性下降,与冷晶组、冷血组和温血组对应时点比较,增加和下降幅度均较小,差异显著(P<0.05或P<0.01),提示20℃冷血与37℃温血停搏液联合灌注能获得最佳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为建立能够稳定表达禽β-防御素9(AvBD9)的DF-1细胞系,并检测其表达产物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方法】将AvBD9基因克隆至慢病毒载体pLOV-eGFP中,将重组质粒与psPAX2和pMD2.G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成含AvBD9基因的重组慢病毒,并将其感染DF-1细胞,通过嘌呤霉素筛选和纯化,获得稳定表达AvBD9蛋白的DF-1细胞系。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AvBD9基因在DF-1中的转录和表达;将细胞培养上清液与耐药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检测其抗菌效果,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对菌体的损伤情况。【结果】筛选出了稳定表达AvBD9的DF-1细胞系,且AvBD9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细胞培养上清使耐药大肠杆菌的存活率低于55%,电镜观察显示菌体皱缩,损伤严重。【结论】成功建立能够稳定表达AvBD9的DF-1细胞系,为抗生素替代品的生产制备提供了借鉴思路,为进一步开展AvBD9的抗菌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